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南方聖經帶劣等白人的紅脖子基督徒
2020/11/16 11:01:14瀏覽1252|回應0|推薦0

美國南方聖經帶劣等白人的紅脖子基督徒

長期以來,在美國,除了與膚色相關,廣為詬病的種族歧視外,即便是白人群體內部,根據祖先來源、聚居地域、宗教、職業和受教育水平,也存在著一條根深蒂固的「鄙視鏈」。而處於這條美國白人鄙視鏈最底層的,就是本文的主角——「紅脖子」群體。

當今的美國,不同區域間的人們認知,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東岸人和西岸人相互鄙視,北方人瞧不起南方人,南方人指責北方人「虛偽」,中部居民被所有人可憐。

其中,美國東北部是美利堅民族的發源地,集中著最早的新移民,有諸多舉世聞名的常青藤大學和世界經濟中心紐約、政治中心華盛頓。在美國東北人眼中,西岸就是偏遠之地,而且治安差、同性戀氾濫。即便擁有高科技產業和著名影視基地,也不過就是個沒啥底蘊的新貴暴發戶而已。那裡的人們成長在大麻的煙霧中,不是稍微懂點IT的科技混混,就是吃青春飯的過氣明星。

而以加州為主的西海岸美國人卻總認為,東岸人屬於那種稍有點文化和地位,就特別「作」的神經質群體。他們雖然勤奮,但嫉妒心強,好鬥易怒,生活節奏太快,整天繃著個慘白的大臉緊張兮兮,讓人感覺非常「喪」。更要要命的是,東岸陰冷灰暗的天氣太折磨人,跟西邊的陽光、沙灘,小麥膚色、充滿活力的俊男靚女完全沒得比。

那麼,美國中部呢,因為處於荒僻之地,經濟文化發展相對落後,所以總被東西海岸的精英們一致可憐。

更有廣大的南方地區,那裡生活的人們往往被刻板的描述為——頭頂蒼天,腳踩大地,眼裡除了小麥、甜橙就是大豆玉米,最多騎騎馬,玩玩槍,衣著邋遢土氣、說話口齒不清(有吞音),篤信基督教、思想保守封閉,並不太不理會外部的世界有多精彩。

根據他們的職業和外貌特徵,這些主要務農的南方美國人,被統統叫成了「紅脖子」。

因為他們露天勞作時,總會戴著帽子,所以沒曬到整個臉,但曬紅了脖子。

在美國,無論是現當代還是歷史上,「紅脖子」一直屬於一個帶有明顯歧視色彩的詞彙,被用作東西兩岸大都市圈裡的白人大資小資們對南部和中西部「白人鄉巴佬」的一種「蔑稱」。

簡單說就是,美國的「優等」白人,素來有瞧不起「劣等」白人的「傳統」。


從歷史上看,早前殖民地時代的北美大陸,南部的白人定居者和新英格蘭地區的白人社會就已經存在著鮮明的差異了。

雖然在咱們眼中,他們都是典型的白人樣貌,但要追溯來歷,卻是代表著兩路不同階級和價值觀的群體。

像東北部的新英格蘭,特別是馬薩諸塞州,都屬於典型的「五月花號」清教徒聚集區。在這裡落腳的白人,即使大多數出身也不算高,但至少是受到過一定教育,有教養的市民階層,他們幾乎都是拖家帶口的移民,清教徒那種勤儉奮鬥的精神被看作為社會的主流,總體的貧富差距和社會分化相對緩和。

「五月花號」帶來的英國清教徒定居者

相反,在南方的弗吉尼亞、密西西比等地區,社會呈現兩級分化——除了少數大農場主外,就是英國政府的「流放犯」和大量的白人「賣身奴」。尤其是那些「白人奴隸」,他們屬於真正的「赤貧階級」,連來新大陸的船票都出不起,只能把自己的個人自由出賣若干年,讓主人出旅費來實現移民。

所以,早在近代美國的初始階段,南北方之間的社會模式、人口構成、經濟基礎和財富分配就帶著明顯差異。儘管之後的二百多年,陸續經歷了南北戰爭、民權運動等巨變,南北方白人在文化方面的迥異風格,依舊在美國社會中留有深刻的印記。


到了20世紀初,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開始流行。

其實,對於「種族優劣和競爭說」,除了納粹德國,當年的整個西方世界幾乎都深信不疑。這種觀點認為,即便是源於較為優質的白人種族,但因為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同樣有可能被「適者生存」的規律所淘汰。

根據這個所謂的「原理」,東岸的「美國精英人士」們,看著那些世代貧困、生活墮落的「白人同胞」,得出了一個「退化家族」的結論——再優秀的種族也會出現敗類。這些南方白人雖然多數源自盎格魯薩克遜種族,但在各種主客觀環境的影響下,其家族基因已經開始退化。他們中的許多,屬於社會中的「渣滓」,卻一直在不停地繁衍,進而成為了美國白人社會的巨大負擔。

對此,當年的「退化家族」論支持者還列舉了大量的事實材料,以作證自己的結論。

比如,1850年,在全美國的人口普查中,五分之一的南方白人都是文盲,而同期北方白人文盲佔比還不到百分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軍隊的智商測試中,南方州的白人士兵的分數甚至都低於北方州的黑人士兵。

另外還有「庸俗」的審美,未婚先孕現象、酗酒、家暴等「惡習」,多發的「無限制私鬥」和兇殺案件等等。

在巨大優越感的驅使下,北方白人極力的描繪著部分紅脖子的「渣滓」本質,「義正言辭」的表示,如果不對這些「劣等白人」加以控制,以他們超強的繁殖能力,最後難免會喧賓奪主,把美利堅的白人族群給徹底毀掉。反之,如果以「人工干預」的形式,限制他們的生存和繁衍,還可以非常理想的消除貧困,減少福利規模,把有限的社會資源留給更具優勢的美國白人同胞們。

於是,從20世紀初開始,針對南方的「紅脖子」群體,在「優生學」的名義下,政府出手,對所謂的「劣等白人」進行了一場持續了半個世紀的「清洗」——凡是被鎖定為「退化家族」的白人,等待他/她的將是強制絕育手術。

1924年,弗吉尼亞州通過了第一個強制絕育法案,旨在根絕「退化家族」。

首位受害者叫Carrie Buck,是個18歲的白人鄉下女孩兒。她沒有任何犯罪行為,就因為自己和媽媽都有過未婚先孕的經歷。結果,母女兩人均被描述成了生活墮落、智力低下的女性。

當時,美國最高法院以八比一的優勢裁決,認同了弗吉尼亞州的立場,——「三代低能已經足夠了」,一邊倒的支持對她進行強制絕育。

Carrie Buck母女

之後的1930年代,是「退化家族」被大批絕育的高潮。受經濟危機影響,大批的「紅脖子」農場主破產、農業雇工失業,生活陷入貧困、精神狀態頹廢。很快,一些性格衝動、有酗酒惡習或者暴力傾向的南方窮人們,還有那些抽樣「智力檢測」結果低於平均水平的,都非常容易被認定為「退化家族」,施以強制絕育。

這其中,還包括了大量有過婚外生子經歷的女性,她們無論屬於什麼種族,都很容易成為強制絕育的目標。

直到1974年,弗吉尼亞的絕育法案才最終宣告廢止。這半個世紀的歲月裡,大約有6.5萬美國人被政府進行了強制絕育,他們中的大部分,都來自南方「紅脖子」群體。


至今,雖然「紅脖子」一詞的侮辱色彩已經緩和了不少,但嘲諷的意味仍然濃郁。

甚至,美國前總統小布什總被嘲笑「智商低」,部分原因就跟他老家是著名的「紅脖子洲」德克薩斯有關。

現在的美國人,對「紅脖子」(redneck)的態度有點像黑人對於「nigger」——群體內部自己說自己可以,但外人拿起來用,就屬於一種冒犯和歧視。

實際上,目前來看,即便一些紅脖子農場主們的收入相當可觀,但大部分「紅脖子」群體生活仍不富裕,抗風險能力差,受教育水平也普遍偏低——據2017年的一次調查數據,他們平均認識的英語單詞不超過5600個,基本和咱們大學四級水平差不多,而同期的紐約上班族的平均詞彙量則是「紅脖子」的兩倍。

他們的聚居地,宗教氣氛濃郁,因而又被稱為「聖經帶」。21世紀的紅脖子們身為基督徒,跟一兩個世紀前的老祖宗們一樣,多數人還堅信著「一切只需服從上帝的旨意,上帝自有其合理的安排」。

所以,此次疫情中,我們也可以明顯看到,美國較為發達的城市圈,對口罩和各種防疫、隔離措施接受度較高;而到了「聖經帶」,各種「反智」言論和行為,往往讓人大跌眼鏡,都不敢相信,這竟然發生在21世紀的美國。

此外,紅脖子文化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能動手就不吵吵」,喜好用槍支維護自己的「榮譽」。

聖經和槍支屬於「紅脖子」們的兩大「標配」

他們的聚集區域開放程度低,非常反感異質文化,認為美國關起門來會過是最好的,更盛產宗教保守派人士和白人至上種族主義群體。比如,號稱要燒死和驅逐境內所有黑人的3K黨,就活躍於此。

當代美國「紅脖子」對移民較為排斥,還總是在抱怨,一旦有色人種人口比例的持續增長威脅到白人的絕對人口優勢,美國將難以繼續「朝著基督教文明的方向」前行。

說到這兒,大家肯定也看出來了,為什麼」紅脖子「居住的「聖經帶」往往屬於特朗普的「鐵桿票倉」,更能比較客觀的解釋,為什麼特朗普政府的一些言行和操作,總帶著多多少少的「反智」的色彩——要充分迎合自己的「粉絲」,加固共和黨票倉的話,國家領導和政客們自然得往反智方面靠攏。

就這樣,作為美國東北大城市土生土長的紐約地產二代,原本生活在精英圈的特朗普,竟然一躍成為了著名的「紅脖子理論家」。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15322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