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論》改名不如興利
2007/12/20 12:51:24瀏覽850|回應0|推薦4
正名熱潮延燒至原住民部落,有民代倡議復興鄉恢復歷史舊名「角板山鄉」,立即引發正反兩面討論。站在原住民立場,正名可以增進對自己族群的認同,不過如考量全體復興鄉民的權益,改名實不如興利。

民國三十四年的復興鄉,以大溪郡角板山稱呼,直到四十三年始改為「復興鄉」。當年改名有其時空背景,如今各地興起正名運動,民代倡議改回角板山鄉,難免引發政治聯想。

改名不能兒戲,復興鄉如要回復為角板山鄉,連帶要變更的包括戶政、地籍、警政等政府機關及學校資料,甚至道路的路標、門牌都得重新製訂,行政作業繁冗複雜、所需經費龐大。

此外,復興鄉幅員遼闊,行政資源嚴重不足,無論是教育、衛生或公共工程,有太多軟硬體建設需要加強,而這些都不是改個鄉名就有成效。尤其更重要的是,正名對原住民不應只是表象,應該找回原住民族的精神與自信。

如果復興鄉回復為角板山鄉,可以榮耀原住民、鄉民生活可以獲得立即改善,沒有人會反對。相對地,改名如果只成就政治人物政績,無法除弊興利,帶動地方發展,則貿然推動改名,不僅沒有實質意義,也將淪為一場名字遊戲。

2007-12-20╱中國時報╱第C2版╱桃園新聞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bohomeweb&aid=146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