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浙江一耄耋老人20餘年照料嬸嬸詮釋孝老愛親美德
2021/04/19 17:42:23瀏覽18|回應0|推薦0

中新網台州4月17日電(范宇斌章雪瑤)“老太太已經83歲了,老伴沒得早,20餘年來一直悉心照顧沒有血緣關係的嬸嬸,真是好心腸啊!”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花橋鎮金山村,今年83歲的陳花女多年來一直照顧著今年已98歲高齡的嬸嬸朱春鳳,她的這份“孝道”讓村民們誇讚不已。

20多年前,陳花女的丈夫和叔叔相繼離世後,她便似對待親生母親一般,無微不至地照顧膝下沒有子女的嬸嬸。每天為嬸嬸煮飯洗衣、端茶送水;嬸嬸摔傷骨折,她便將床榻搬至一旁貼心陪護……她用孝心詮釋了超越血緣的真情,不僅感動了老人和鄰里,也感染著身邊的子女和晚輩們。

陳花女與朱春鳳的生活日常章雪瑤攝

沒有血緣卻勝似親人

金山村村口往裡走沒幾步,就是陳花女家,簡樸的民房前,陳花女忙著做手工活,而在一旁的藤椅上,朱春鳳正扭頭注視著她。

據了解,陳花女的婆婆在她丈夫幼年時便已過世。20世紀40年代,她的公公也被抓走當壯丁,一去不返。而當時,陳花女的丈夫才不到10歲,是叔叔和嬸嬸將其拉扯長大。

“剛嫁到他們家的時候,我丈夫就像跟親生父母一樣與他們相處,所以這麼多年來我也一直把他們當作我的公婆。”陳花女說。

2000年,陳花女和朱春鳳相繼經歷喪夫之痛。“我還有兒子女兒,但是嬸嬸沒了老伴,就只剩她一個人了。”陳花女說,嬸嬸是台州臨海小芝人,70多年前嫁到本村以後,就與所有親屬失去了聯繫,多年來也一直沒有生育。“我們就是她最親的家人。”

從那以後,陳花女凡事都以嬸嬸為先,隔三差五踱步到隔壁看看——柴米油鹽缺不缺?房間、廁所干淨沒?被子、大衣是不是該換洗?

一年四季寒來暑往,在陳花女的悉心照顧下,嬸嬸雖然年事已高,但除了腿腳不太便利、耳朵不大靈光以外,身體仍然硬朗,整個人也是乾淨清爽的樣子。

陳花女照顧嬸嬸朱春鳳章雪瑤攝

一次意外後,更貼心的陪伴

回憶起多年來的相處和照料,兩年前夏天的那場意外,讓陳花女回想起來還有些後怕。

2019年7月的一個清晨,陳花女起床後便如往常一樣去隔壁看望嬸嬸,但是剛到門口卻發現,原本這個時間早已打開的前門此刻仍緊鎖著。

陳花女一陣心慌,忙來到窗前朝里呼喊,只聽到屋內隱約傳出嬸嬸微弱的應答聲。她連忙大聲叫醒還在睡覺的兒子和兒媳婦,兒子一腳踹開上了鎖的房門,大家接二連三地跑進屋內,只見老人側身趴在床邊的水泥地上不能動彈,一隻手捂著大腿疼痛呻吟。

大家猜測老人可能是年紀大了,起床時沒有站穩摔斷了腿。陳花女趕忙讓兒子撥通120,怕導致二次骨折,她也不敢隨意移動,便為嬸嬸拿來衣服蓋上,還靠在嬸嬸身旁連連安撫。

救護車將老人送到了三門縣人民醫院,經診斷確定是大腿骨折,手術後仍要住院觀察一段時間。看著病床上打著石膏的嬸嬸,陳花女滿是心疼地表示,“我要留下來照顧她!”

儘管陳花女平日里身體還算硬朗,但三門縣人民醫院離家有50多公里,異地陪護諸多不便不說,她還不識字,繳費、打飯等一些瑣碎事也夠她勞心勞神了。

子女們理解這份孝心,但是他們更心疼年邁的母親。於是紛紛勸慰陳花女回家,由兩個兒媳婦代替她留在醫院貼身照顧朱鳳春老人,一番承諾後,總算打消了陳花女留院陪護的念頭。朱春鳳住院的十多天裡,陳花女在家仍記掛著,時不時打電話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

出院後,陳花女又帶著床鋪被褥搬到了隔壁嬸嬸家,早晚洗漱擦身、白天聊天解悶、深夜接尿倒水。幾個月後,朱春鳳老人終於可以拄著拐杖自己行走了。村民們都說,多虧了陳花女夜以繼日耐心細緻地照顧。

耳濡目染間孝義傳家風

走進朱春鳳的家,屋裡被收拾的井井有條。“床旁邊的這個軟墊是我小兒子給她釘的,這樣不會貼著粗糙的牆,睡覺會舒服一點。”陳花女說。

陳花女有兩兒三女都住在金山村,從小他們就把朱春鳳當做自己的奶奶,母親多年來無微不至地照顧、孝敬老人,他們也都真切地看在眼裡。隔三差五,他們就會前來看望,叮囑老人家保重身體,日常趕集買個東西也會算上朱鳳春的一份,年輕人幫忙跑腿買藥等更是常事。

由於嬸侄二人年齡都很大了,平時的經濟來源就是政府的補貼和養老保險,孩子們也會給些錢。偶爾,陳花女還會做些輕巧的手工活,打發下時間,順便補貼家用。

“孩子們都成家立業了,我也有重孫女、重孫子了,他們都很孝順。”提起孩子們,陳花女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如今,年近百歲的朱春鳳雖滿臉溝壑,但有神的雙眼依舊透露著對生活的眷戀。在陳花女看來,多年來的照料與陪伴只不過是一份微小的心意。

在這點點滴滴的背後,無不體現著中華兒女孝老愛親傳統美德的生動實踐,盡閃光芒。

相關詞: 高雄水管不通, 小恆生指數, 如何辦理房貸, 龜鹿二仙膠,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bch123&aid=16167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