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銀辦理就學貸款卅年,申貸總額累計至今年將突破一千億元;許多家長感嘆「大學教育高中化、學費貴族化」,供應孩子讀大學愈來愈吃力。高學費時代來臨,一到開學,許多家庭為籌措學費焦頭爛額,動輒數萬元的大學學費,讓讀書似乎變成「奢侈」的事。出自單親家庭的桃園縣呂姓三兄弟,父親早年過世,三兄弟從念高中起,就靠銀行助學貸款繳學費,就讀交大的老大說,「一想到還沒出社會就積欠三、四十萬元貸款,壓力很大」。別的同學享受大學生活,他全天候打工,在系辦做文書和跑公文,在警衛部門負責收停車費,而且只要打工同學需要代班,他就去;假日再到外面做臨時工。「這樣拚命打工,只希望少向銀行借一點錢,減輕以後還款的壓力!」類似呂家兄弟為學費所苦的家庭,全台不知凡幾。台銀統計,近年來就學貸款申貸踴躍,每學期申貸金額在八十到一百億元之間,到九月廿九日截止申貸日期,申貸總額將突破一千億元大關。台銀人員感嘆,以往大家都覺得辦就學貸款不是光彩的事,除非是沒辦法,否則能不借就不借,要借也是低調到不行;但現在社會觀念改變,借錢繳學費已不再羞於啟齒。台銀人員表示,這些弱勢家庭的家長,為了生活四處奔波,有時忙到連陪小孩到銀行對保都沒空。他們曾遇到一名同學在申辦接近尾聲時跑來,表示父親是卡車司機,在銀行營業時間根本沒空來,懇求銀行幫幫忙。分行經理決定特別為這位同學延長時間,一直等到晚上快八時,學生的父親匆匆趕到完成申貸。不過,也有許多家長,不願孩子畢業就背債,咬牙苦撐。台南市義消隊員楊淑銘因日本腦炎成為植物人,太太方春菊兼了三份工作,白天在簡餐店工作,晚上六時至九時到瓦斯行接電話,周六、日還到假日花市上整天班,每天晚上做手工藝品到深夜。教育部調查,大專學生休學、退學主因,經濟困難居第三,約占四分之一;教育部要求各校落實「公私立大專院校共同助學措施方案」,不要再有人因繳不起學費而休學。不過,這項方案經費全賴學校自籌,部分院校埋怨「教育部請客,學校買單」,並排擠到其他獎助學金。:2006/09/13
記者:記者賴昭穎、曾增勳、蔡宗明連線報導
》「後悔 讓他們念這麼多書」 記者陳嘉恩/台北報導 /教育在台灣愈來愈像奢侈品。大學陸續開學,大批學生趕著申請就學貸款,基層勞動家長協會理事長郭清圳的三名子女,從私立高中職一路念到二專、大學,一共欠下將近一百五十萬元就學貸款,他感嘆「後悔讓孩子念這麼多書」。郭清圳曾是失業勞工,現在靠打零工維生。他說,當初希望子女翻身,鼓勵孩子多讀書。大兒子畢業後,為了償還五十萬就學貸款,簽下五年志願役,去當職業軍人;小女兒目前就讀私立科大三年級,上周才又申請了這學期的學雜費和住宿費貸款七萬多元。 郭清圳說,兒女借錢讀完大學,競爭力卻沒有比較強。他很後悔當初鼓勵孩子念這麼多書,應該讓子女先進入社會,「多學人情世故,可能還較有用」。就學貸款幫助很多清寒家庭子女就學,但貸款卻讓人「念得越多,欠得越多」。光是大學四年,公立就要貸個二、三十萬元,私校生更會超過五十萬元。 郭清圳批評,就學貸款根本是「粉飾太平」,貸款看似幫助就學,畢業即失業,根本「讓弱勢族群再受傷害」。
拚命兼差 一天工作13小時【記者吳淑玲/台南縣報導】「不想讓孩子畢業就背債!」油漆工陳仙勅這幾個月日夜加班,一天工作十三小時,只為了多賺五百元;月領五萬多元的陳姓公務員,繳不起孩子的學費,掙扎許久,決定變賣金飾。 住台南縣的陳仙勅育有四名女兒,還要扶養去世大哥留下來的姪女。長女及姪女讀私立高職,兩人一學期的註冊、住宿、膳食費加起來,就要七萬多元。另三名子女念公立高中及國中,註冊費、輔導費也要三萬多元。每到開學,就要為籌措超過十萬元的學費傷腦筋。雖然子女的教育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但陳仙勅堅持不辦助學貸款,因為他不想孩子將來一出社會,就背一身債。 為賺學費,做油漆工的他,上個月起天天加班,每天工作十三小時,扣除吃飯、睡覺時間,幾乎就是不停的做。 沒有油漆工作時,他到鄉公所申請做除草臨時工,還幫忙照顧三門墓園。太太則在市場擺攤賣皮蛋。
四子女還沒畢業 就欠百萬 記者王紀青/高雄縣報導/每逢開學,原本在高雄開海產店的李姓男子就愁眉不展。很早就離婚的他,四個孩子念大學,開學超過十五萬元學費,壓得全家瀰漫著低氣壓。「老爸對不起你們,沒能力幫你們付學雜費」。李家四姊弟都辦助學貸款,但求學的生活費,四人須打工自理;還沒畢業,他們已欠下近一百多萬元。 國小畢業的李姓男子說,自己沒讀什麼書,是大老粗一個,發誓要讓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彌補自己的遺憾。卻事與願違,因為景氣不佳,經商失敗,做餐飲生意也倒閉,現在只能打打零工。念政大的長女小玫說,生活費幾乎都靠自己賺取,儘量減輕老爸負擔。四姊弟在困境中成長,反而更清楚自己唯有努力才能出人頭地,他們有信心還掉所有債務。
上學期食宿費 拖到昨晚繳【記者蔡宗明/台南市報導】住在台南市東區小東里的戴姓模板工,昨晚一下工,就騎機車趕到台南縣善化,幫長女送上學期積欠的學校食宿費,「女兒說再不繳錢,沒面子讀!」 戴姓男子的母親七十四歲,原在市場賣菜幫他,三年前摔傷,一家六口生活重擔全落在戴姓男子肩上。「唉,看到兒子生病還沒好,就急著做工,為著四個囝仔要讀書,我真怕伊早晚會倒下!」戴老太太說,上月常下雨,兒子幾乎都沒工作;前幾天發燒好幾天,身體還沒恢復,就急著上工。最近開學,看著兒子為小孩的學雜費歎氣。她說,「兒子常說還要再省些,怎麼省?小孩已經常沒吃早餐就上學了,家裡吃稀飯配豆腐乳,冰箱打開只有冰開水」,但念書是孩子未來的希望,「再怎麼苦,也要讓孩子們讀書。」
公務員也發愁 只好賣金條記者莊亞築/雲林縣報導/
高學費,不只窮人家繳不出學費,即使雙薪家庭也被壓得喘不過氣。「以前念書只要幾百、幾千元,現在光是學費,三個孩子就要十萬多元」。雲林縣陳姓公務員長子剛考上私立大學,「兒子上大學應該替他高興,但是五萬多的學費讓我煩惱了一個月」。
他說,太太雖然也上班,雙薪家庭月入七萬多,今年卻也面臨繳不出學雜費的窘境。他表示,不景氣,親友總是羨慕他有鐵飯碗,讓他更羞於向親友開口,他細數每月開銷,薪水扣掉生活費、房貸、給父母的費用、子女補習費,「每塊錢幾乎都分配得剛剛好」。
他說,家裡準備的金條原計畫三個小孩一人一塊,做為將來結婚禮物;「大環境這麼差,現在辛苦點,總好過讓孩子辦助學貸款,一畢業就負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