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0107_外匯交易策略80條_A「網路收集供新手參考」
2013/01/07 12:00:49瀏覽533|回應0|推薦0

外匯交易策略80條「網路收集供新手參考」

 

策略1:

 剛入門時,努力從每個交易時段捕捉20點,然後停住,關掉它,做更多研究。當你真正擅長了再求更多。在你變成外匯行業的大師前,設定20點目標並堅持。我強調行業一詞,它不是遊戲,關係到你辛苦掙來的錢。

 

策略2:

 花主要時間在15分鐘圖上。

 

策略3:

 在開始某個交易時段前,先看1小時圖,得出時段過渡時的趨勢,以及新時段開始時可能會怎麼走。

 

策略4:

 只有你絕對需要知道15分鐘圖後面發生什麼時,才看5分鐘圖,尤其當K線拉長或剛穿越樞軸點,換句話說,是否5分鐘圖上發生逆轉而15分鐘圖上尚未反映出來?

 

策略5:

 不要停留在5分鐘圖上,因為它有太多雜音,會把你折磨至死。

 

策略6:

 15分鐘圖上的均線法則:即便均線在1小時圖上是上行,如果在15分鐘圖上是下行,這就暗示逆轉正要到來,但尚未發生。同時你不想錯失15分鐘圖上反映的正在發生的事情。

 

策略7:

 如果均線在15分鐘圖上下行,但價格卻欲上行,價格遲早會下行,比如被樞軸點彈回,或被另外三種工具(柱圖,均線背離或趨勢線分析)捕捉到的節點所逆轉。均線上行而價格欲下行的情況同理。

 

策略8:

 只使用均線的背離,而不用均線做買賣信號,它是延遲指標,對外匯來講太慢。

 

策略9:

 15分鐘圖上的均線背離比1小時圖上更重要。背離是指均線與價格波動方向相反。

 

策略10:

 始終用20-30點止損保護資金。精神止損也可,但必須有嚴格的紀律。做10次你可能錯3次,三次的損失應該保持在20-30點以內,你的獲利應該遠大於小的損失。不要害怕損失,專業棒球手也會10次失手6次,獅子追殺成功率僅20%,職業撲克選手失敗率50%,你的機會比他們要好,人生沒有100%確定的事情。

 

策略11:

當你貼近樞軸點或某個重要形態(如雙頂或趨勢線突破)下單時,把止損放在讓你行動的事件另一邊,但不要太近,因為價格往往突破後反抽。如果你使用20-30點止損,但33點能安全渡過反抽,那就用33點。規則是20-30點,但要符合情理。

 

策略12:

 止損的目的是保險,不適用於獲利,當然你可以用移動止損法來保護贏利。

 

策略13:

交易外匯僅需四種工具:柱圖,均線背離,樞軸點和趨勢線分析。做技術派,避開基本面,消息已融入價格,你不須每分每秒去看消息。讀柱圖包括找出雙頂(底)甚至三頂(底)。

 

策略14:

困難的部分到了:我說過對下個交易時段高與低的預測可以是M1/M3M2/M4,但交易是灰色而不是黒白的,實際的高和低可以是M1,M2,M3M4的任意組合,可以是M1/M4,M2/M3或任何其他五個樞軸點的組合。M1/M3M2/M4僅僅是參考,而不是水泥澆注的。

 價格是第一指標,它決定著高與低將會是什麼。另外你應該將此預測與另外三種工具結合使用。換句話說,如果價格從上一時段進入當前時段時是下行,從M3開始繼續下行,那麼M3很可能就是新時段的高,即便系統可能指示M4是高。

 所以樞軸點要與另外三種工具結合使用。我見過實例,價格下行,新時段開盤直接穿越M3,同時形成雙頂,這裏有三個指示價格肯定要下行。我相信此時均線也一定是下行的,這又多一條線索說明新時段的高已經出現。

 

策略15:

 開始時從四個主要對(EUR/USD, USD/JPY, GBP/USD, USD/CHF)中選一對,研究它的韻律並成為專家。我建議歐元。當你做的很好時再交易其他三對。在學習階段你可能手忙腳亂,只做一個,不要在四對中跳來跳去。

 

策略16:

 做交易記錄,包括好的壞的交易,分析哪里對了哪里錯了,並發誓不再重複錯誤。養成好習慣,做專業交易員,這不是可以拖著槍亂放的地方。

 

策略17:

 重要一點:如果價格開盤就在新時段預測幅度的頂端(R2或更高),換言之,處在賣區(高於中央樞軸點的區域),且有其他指標指示價格過高(如特定K線,均線背離或趨勢線突破),那麼價格有可能已經是新時段的高了。同理,如果價格開盤于新時段預測幅度的底部(S2或更低),或者說處於買區(中央樞軸點以下區域),且有其他指標建議價格過低,則價格可能就是新時段的低了。

 

策略18:

 如果沒什麼可做就不要做,不要衝動或僅僅是想做而做,那會帶來很多麻煩。僅當四種工具有非常明確信號時才做。

 

策略19:

選擇交易商要選這一行中點差最低的。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658058&aid=720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