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穿越「棕櫚科植物」
2024/05/15 22:14:39瀏覽274|回應0|推薦22
       平日常見的棕櫚科植物,雖說是非常眼熟,但卻也是極易被混淆的一種
常綠喬木。由於各式各樣地被栽植在公園、校園、道路旁側以及戶外庭園,
於是乎便自然形成日常城市叢林中美化環境的觀賞樹木。它們生長的環境,
多半位於熱帶及亞熱帶高溫多雨地區,是能耐旱、抗風又耐鹽的樹種,因
而也儼然是許多熱帶島嶼上的典型植物。葉的外觀優美,風起時,搖曳生
姿,充滿了南國風情。

      提及棕櫚科植物,通常涵蓋著椰子、海棗以及棕櫚三大類。它們樹幹的
生長型態有單生和叢生二種,但以單生直立型居多數,僅有少數是叢生型,
例如:叢立孔雀椰子、黃椰子即是。

      如何區分看起來相似的棕櫚科植物呢?若想辨別它們,可以先從葉子的
形狀開始,一般而言,椰子類及海棗類都是羽狀複葉,而棕櫚類及蒲葵則
是蒲扇形葉,或者說掌狀葉。

      另外,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椰子及棕櫚類的葉柄基部沒有刺;但蒲葵有
鋸齒狀刺,海棗類則是有黃綠色針刺,而且葉基不形成鞘狀。

      最後,不少棕櫚科植物,葉片掉落後,會殘留葉柄基部於樹幹上。所以,
經由觀看葉痕形狀後,再予以分辨,比如像是輪狀、粗鱗狀、脊骨狀或長
突翹形。

「大王椰子」單生直立型,原產於中美洲。
筆直的樹幹
    可高達約20公尺,灰白色 
表面平滑,環狀樹紋不明顯。
    羽狀複葉,小葉裂片披針形,前端2裂,全緣革質;葉鞘
    綠色,環抱頂端。



叢立孔雀椰子」基部極易萌生分櫱而群生小株,故
   多呈叢生狀
株高約7-12公尺,莖幹上節環明顯,有別
   於單生型孔雀椰子。



球形核果,成熟時暗紅,外由許多針狀晶體包圍;種子球形,
   紅色,成熟後為黑褐色。果實內汁液有毒,觸碰會引起皮膚搔癢。



▼葉形狀似魚尾,邊緣不規則撕裂狀,別名短穗魚尾葵。



「海棗」,別名「椰棗」高約25-30公尺,直立型,基部常有根蘗
    吸芽叢生。羽狀複葉,
中央小葉長35-45公分,直伸生出,前端尖
    銳,有中肋,鑷合狀。
葉柄基部的棕蓑少且葉變形為針刺,黃赤
    色,堅韌。



總葉柄赤黃色,兩面凸起,兩緣有刺;下方枯萎葉片,掉落後,葉柄
   基部殘留密被於樹幹上。



「羅比親王海棗」常綠喬木,樹幹細長單生直立,成熟植株略彎曲,
    葉掉落後樹幹上會殘留脊骨狀葉痕。



羽狀複葉,葉柄基部有黃綠色針刺,枯葉凋謝後,基部
   仍和莖相連,故常可見植株下方有枯萎的葉片。



葉柄基部有黃綠色針刺。

▼樹幹表面密被葉柄基部殘留的脊骨狀葉痕。



「龍鱗櫚」單生直立圓柱狀,高9-18公尺或更高;掌狀葉圓形或半圓形,
    葉肋明顯,葉
裂片前端深 2 裂,兩面同為綠色或黃綠色。


 
▼ 葉柄基部痕跡,成2叉狀密著被覆樹幹上。












( 興趣嗜好自然園藝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5c5c6a1&aid=180615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