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05 23:00:32瀏覽295|回應0|推薦1 | |
原是數學家與數理邏輯學家的懷海德,後來成為自然哲學家。 我喜歡他對自然哲學的詠歎,有一次,他看到落日晚霞之美而深受感動,他說:「自有人類以來,不知道有多少落日時光,忽然有一天,看著天邊的晚霞,『呀!』了一聲,人類的文明自此開始。」 人類的文明是從何時開始,在什麼狀況下開始,這是很複雜繁瑣的問題,懷海德用了最簡單的方法:人類文明是始於對自然美好的感懷與詠歎! 這是從人類的角度出發,如果從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野蠻與文明的分野,是在於有某些特別的時刻,對自然的美好有深深的感懷與崇仰的詠歎,然後就進入了文明。 一個對自然的美好毫無感受的人,他絕不可能邁入文明的世界。 懷海德的說法,是不是讓我們感到很熟悉呢? 釋迦牟尼坐在高大華美的菩提樹下,張開眼睛看見明亮的晨星,他說:「奇哉!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奇怪呀!我們的心如此清淨明慧,與如來一樣;世界也是如此美好坦蕩,為什麼我們看不見呢? 寒山子有一首詩: 眾星羅列夜明珠, 巖點孤燈月未沈。 圓滿光華不磨瑩, 掛在青天是我心。 掛在青天的明月是我的心,閃爍在天邊的晨星是我的心,流過天涯的晚霞又何嘗不是我的心呢? 我的心與佛陀的心,寒山子的心、懷海德的心並沒有分別,只看我是否能在那些忘我而圓滿的時刻,天人合一、心心相印! 甚至連心識時而迷亂、時而清明的大畫家梵谷,對弟弟西奧談到自己畫星星與晚霞的心境時,也說: 「通過一顆星來表達希望, 通過一個落日的彩霞來表現心靈的渴望!」 他在作畫時是那麼深情而飽滿,百年後,他看的星星與晚霞還能令我們感極與詠歎。 在一粒沙子裡看見宇宙, 在一朵野花中看見天堂。 威廉‧布萊克這兩句詩已經成為世界名句,連小孩子也會吟誦。 這兩句出自「天真的預言」,詩裡還有許多精采的句子: 把永恆放進一個鐘頭, 把無限握在你的手掌。 籠子裡關著一隻知更鳥, 會引起天上神聖的惱怒。 一隻百靈鳥傷了翅膀, 小天使為它停止歌唱。 在世俗的生活,宇宙、天堂、永恆、無限、神聖、天使……,都是那麼遙遠的,可是當一個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隻百靈鳥,也就進入了生之秘意。 比威廉‧布萊克早一千多年的 一念心清淨 處處蓮花開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