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最強增加直播人數系統- 灌抖音在線觀看人數包月 TikTok在線灌觀看人數包月
2023/01/03 14:26:11瀏覽25|回應0|推薦0

從新聞廣播到體育競賽,從商業銷售到非營利組織,到各領域名人 - 每個人都在線上播放直播視頻。抖音跟臉書直播是此類方式曝光的的首選方法,因為它們讓品牌商可以直接跟粉絲溝通。

而在經營品牌的初期,必須要建構屬於自己的基本觀眾,因為這麼多直播主心中知道,少了穩定的基礎觀眾群體,這個直播將不吸引人駐足觀看。

我們給你購買Facebook直播人數的重點提示:

幫自己的直播買粉絲觀看人數是許多成功直播頻道初期的策略,頁面上跳動的觀看數據,可以讓直播主炒熱氣氛,當你在講解產品時,對於初期踏入直播領域的商家,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行銷策略;而直播老手更能透過這樣的操作,強化網友的信任度。

你要知道直播沒人氣可能會使當次直播草率收場,提升直播線上人數令直播主持人充滿熱情,無論是自然流量或購買人數,都比較有繼續成長的可能性!

在您的手機上打開Facebook App幾個步驟您的直播就開啟了,高人氣粉絲專頁有足夠粉絲上限觀看,新加入的直播主很能沒有粉絲群觀看直播影片,我們不建議超高人氣的直播主購買直播人數,因為你們的線上人數已經夠多,受眾夠精準,但對於開始經營的直播臺,沒人氣等於難以成長,能在每次直播衝高直播人數,吸引觀眾觀看影片有更多可能性。

下單前需知:若有任何問題,請先詢問LINE客服

刷直播人數的3大特色

#1 可包月,可即時提供直播流量的自助平臺
專屬系統供應每月大量直播臺大量直播人數支援,想用就用!24小時系統支援,享受整個月天天開直播天天有人數的好服務。

我們給您灌的直播人數成本低且固定,讓您剩下的預算可以做更多活動、宣傳、促銷,進行針對消費者的各類行銷活動,為長久的忠實粉絲奠定堅實基礎。。

#2 直播人氣奠定人氣
上網看直播,一個直播有5000人,另一個直播只有5人,您會選擇看哪個直播?當你啟動系統後,開臺後人數就會逐步提高,人數達到數量後開始穩定停留,人數不爆衝、不會急速掉落,這樣的穩定人氣幫直播主持人無後顧之憂進行直播。

#3 購買直播人數有風險嗎?
但您不必擔心直播臺有被關閉帳號等的風險,因為這單純是導入流量,不對臉書或是抖音帳號本身造成傷害。若遇到Facebook或是臉書更動它們直播系統程式,可能發生短暫時間直播人數服務無法正常運作,我們都會協助更新演算法,不讓您的權益受損。

多次使用:即時付款,直播人數自動逐步上線,不會有延誤,您愛什麼時候直播都可以。

穩定提升:進一步改進的人數上升速度,正常狀態下人數不爆衝、不急速掉落。

超快啟動:當下買當下用,及時派上用場。

LLIVE455CEFE5VE

 

Instagram買觀看人數,提供直播人數購買灌水網路行銷服務

 

開直播提高人氣的方法:  衝Facebook觀看人數包月

1、要想更多的粉絲進入直播間觀看直播,首先要設計好直播間的封面和標題。

用戶選擇進入直播間,第一眼就是要看封面和標題,是不是能夠吸引他。大家在設置封面和標題時可,以使用主播個人寫真、道具,也可以是主播和直播間產品合影,利用誇張的肢體語言等,充分利用使用者的好奇心理。

2、平時要儘量參與官方活動,增加曝光率。 買Facebook在線直播人數包月

保證帳號視頻或者直播的頻率次數,增加活躍度,讓用戶知道你一直都在。也可以借助官方推助流量補補和海淘流量增加直播線上人數。

直播前,在朋友圈或者qq群進行宣傳,讓朋友觀看直播,幫自己增加人氣。 灌YouTube直播人數包月

3、用戶進入直播間後,要想辦法留住他們。 蝦皮Shopee衝直播人數包月

直播內容尤為重要。現在早已經過了靠顏值和尬聊的直播內容就可以吸引觀眾的時期,主播們要儘量有針對性地去設計一些優質的直播內容。

平時要多看那些成功的播主直播,吸取經驗,多積累可利用的直播話題,慢慢的,使用者就會主動參與進來,直播人氣自然會得到提升。

4、巧用引流工具。 灌抖音在線直播人數包月

引流工具就是我們常說的補單,很多人對補單不以為意,認為為了面子去增加不存在的直播人數沒必要,實際上如今補單平臺那麼多,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效應叫羊群效應。很多人進直播間,目的都是圍觀紮堆。 抖音在線灌觀看人數

所以當你的直播間人數增多時,很容易引起跟風效應,吸引更多的人來直播間觀看。這裡我建議大家可以先使用一下免費的工具。

5、多站在粉絲角度思考。 抖音在線直播人數灌水

與粉絲相處不能限於自己的看法,多數時間站在粉絲的角度去思考。

不少的主播嘴上說著把粉絲當作“家人”看待,能做到的少之又少,一開播就要禮物,聊天不回,點歌不唱,這樣做終究是曇花一現,都不是長遠的做法。灌蝦皮Shopee觀看人數

走出做人的十大敗局    一、不要拿自己去跟別人比較而貶低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奇跡。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必拿自己的優點與別人的缺點作比較,也不必經常自嘆某某處總不如人,因為沒有誰可以號稱完美。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拿自己和別人相比。和高人相比使我們自卑;和俗人相比使我們下流;和庸人相比使我們驕滿。外來的比較是我們動蕩不能自在的來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了自己心靈原有的氤氳馨香。    二、不要將別人認為重要的東西當做自己的人生目標。    生活中有一種人,很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完全以別人的評價為行事準則。別人說好,他就按人家的想法和意思去做;別人說不好,他就會后悔、恐慌、自責、情緒低落、偃旗息鼓。他時時為別人的看法擔心、害怕、煩惱、痛苦,經常掩飾自己,迎合他人,不知道自己是誰。挪威大劇作家易卜生有句名言說:“人的第一天職是什么?答案很簡單:做自己。”是的,做人首先要做自己。要認清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這樣,才真正算是自己的主人。    三、不要對最熟悉的事物熟視無睹。    什么是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可能就是你最容易忽略的-親人、朋友、愛情、時間、工作、身體、信譽……這一切才會成就現在的你,沒有了這一切,你只是一具孤家寡人,寸步難行。如果你忽略了與你最有緣的事物,那么就等于將財富從身邊推開。只有利用好你身邊的一切資源,才可能在生活和事業的道路上順風順水,更上一層樓。    四、不要沉迷于過去或未來而讓生命從指縫溜走。    腳踏實地、懂得充分利用現在的人,決不會對將來的未知生活抱太多的幻想,也不會對往日的失敗或輝煌過多地追悔留戀,他們清楚同,只有珍視今天的生活,才不會使生命變得空虛,變得了無生趣。不要因為明日的海市蜃樓而踐踏今日腳下的玫瑰,使得本可以建功立業的時機,悄悄遠去。    五、不要在自己還可以付出的時候選擇放棄。    凡事都不會在決定放棄努力之前真正結束。如果你有99%想要成功的欲望,卻有1%想要放棄的念頭,這樣只能與成功無緣。拿破侖。希爾說,在放棄所控制的地方,是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的。輕言放棄是意志的地牢,它讓意志跑進里面躲藏起來,并企圖在里面隱居。只有打破思維的禁區,勇于突破和發展,才能帶來果實累累、展顏微笑一刻。    六、不要害怕承認自己不完美。    世界并不完美,人生當有不足。留些遺憾,反倒可使人清醒,催人奮進。有句話叫沒有皺紋的祖母最可怕,沒有遺憾的過去無法繼續鏈接人生。對于每個人來講,不完美是客觀存在的,無須怨天尤人。在羨幕別人的同時,不妨想想,怎樣才能走出誤區。或善良美化;或用知識充實;或用一技之長發展……生命的可貴之處,就在于看到自己的不足這處之后,能夠坦然地“自我接受“。    七、不要害怕冒險或遭遇危險。    生命運動從本質上說就是一次探險,如果不是主動地迎接風險的挑戰,便是被動地等待風險的降臨。有限度的承擔風險,無非帶來兩種結果:成功或失敗。如果你獲得成功,你可以提升至新領域,顯然這是一種成長;就算你失敗了,你也很快可以清楚為什么做錯了,學會以后該避免怎么做,這也是一種成長。(人生感悟  www.lz13.cn)不僅如此,鼓勵嘗試風險的社會環境,還有助于培養個人不滿足于現狀,勇于進取的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個人對時機變動的敏銳感。一個敢冒風險的人,才有機會贏得得大的成功。    八、不要讓自己失去愛的滋潤。    人與人之間是個愛的花園,你若懶惰,它便會荒蕪;你若勤于播種、灌溉,它才會向你散發愛的芬芳。如果缺少了愛,世界的天空會變得灰蒙,空氣的溫度會降到零點,生活的心情缺乏快樂。有情人之愛,是誘人的花朵。人間的博愛,是壯美的花園宮殿。    九、不要輕易扔掉夢想。    沒有夢想就沒有希望,沒有了希望就沒有了生命意義。緊緊抓住夢想,因為夢想若是死亡,生命就像折斷翅膀的鳥兒,再也不能飛翔。緊緊抓住夢想,因為夢想一旦消亡,生活就像荒蕪的田野,雪覆冰封,萬物不再求生。夢想誰都有,但有的人的夢想能夠實現,有的人的夢想永遠都只是夢想。這里有能力和環境條件的因素,但還有一點容易讓人忽視的原因,那就是:有些人的夢想很有力量,有些人的夢想卻很脆弱。夢想的強弱,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強弱。    十、不要讓生活過得太匆忙。    人生不是賽跑,而是旅行,每一步都有值得駐足欣賞的風景。宋朝詩人黃庭堅說過:“人生正自無閑暇,忙里偷閑得幾回?”這就告訴人們人生是忙碌的,所以要學會忙里偷閑。忙里假閑即符合張馳之道,也符合自然規律。自然界都有忙閑的規律,春夏生機勃發,萬物生長,到處燕舞蝶飛;秋冬收斂蕭索,萬物沉寂,處于休眠狀態。人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杰出人士大都懂得休閑,懂得在休閑中尋找生活中的情趣。分頁:123

被“三分鐘熱度”纏身的你,真的還有救嗎?  01  我們興許都經歷過這樣一種時刻,在某些莫名因素的激發下,內心突然涌出的一股強烈想要改變的沖動。  在某一瞬間,你熱情高漲,你情緒高漲,恨不能立刻就將自己半生熱情投入其間。  同學會上,一個昔日并未太過張揚的同學,如今怎么也無法掩蓋他連連自謙的背后舉手投足的自信,和你無論如何也難以想象的如今的成績斐然。  那種強烈的刺痛感淹沒了你,回家后的你馬不停蹄的開展了一系列針對自己的訓練計劃,那種快速予以反攻的姿態,恨不能立刻有那么個大力神丸,可以讓你一夜之間功力倍增,快速趕超。  你激情滿滿,你心里充滿了昂揚的斗志,就連看著你那死不悔改,在屋里到處拉遍”黃金”的小狗豆豆,也像看見了未來的自己一樣,充滿了無限的柔情和憐愛。  然而這種暴風雨似的心血來潮卻總未給你的后續帶來更多添油加火的推動,更多時候它則像一個直上云霄的煙火,盛大而火熱的燃燒后,煙火殆盡般四處散落。  仿佛所有的熱情都在那一刻燃燒殆盡。  你茍延殘喘、你無力應對,那些近似能量耗損的虛無感讓你連連嘆氣,再無半點撫弄之意。  周日的英語班、健身房,某某大師的提智課......在一段時日的頻繁出現后,好似就那么安靜自然的從你生活的關鍵詞里消失了。  你的頭腦里充滿了對這些鼓動你奮起直追的偶爾聲音的無奈詮釋:“一天的繁忙工作真的好累啊”、“周末了真好,可以睡個回籠覺啦”、“那些大神我怎么可能超越呢?”.......  其實有那么一瞬間,你心里是有過一絲的悔意的,在某個片刻里,你甚至細致的回憶起了自己當初那股強烈的沖動是如何興起的?為什么,它又會這樣銷聲匿跡的淡漠退場?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你捫心自問一番,終于想要探究個所以然。  02  其實,不得不說,“堅持”這件事,也是有些門道的。  大凡我們觀察過那些所謂的“成功者”,其實大多數未必智力卓越,才華出眾,而是,他們本身就在這條路上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我們總說,成功的路上不會太擁擠,這句話是對的,因為堅持的人不多,這句話也是對的。  可是,今日我們掠過“懶惰”這個話題來從事物發展規律上,談談人之本性,為何不能如愿堅持的原因。  這不是為了給你的“不堅持”找理由,而是,以一種我們可以熟知規律的心態,來為自己的所有行為擁有一個更全面而直觀的認識。  庫布樂羅斯改變曲線  這條被稱為““庫布樂羅斯改變曲線”的曲線,原先是用來觀察經濟的發展周期的,但是它也基本說明了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  這就好像站在地球外觀看我們的世界,從更高海拔的視角,我們更能清晰一目了然的看清楚我們所走的每一步路,此刻停在哪,下一步會怎樣,不走,又會是怎樣一個結果。  從你起初的熱情高漲到動力十足的俯身前沖,一直處在高昂的前進狀態中,這時候的你,馬達突突的響,成績也跟著一直蹭蹭蹭地往上沖,你干勁十足,兩眼放光,你似乎看見了不遠的將來,自己直抵龍巢凱旋而歸的“英雄”模樣。  然而現實總是如此慘烈的宣告著它對你揚武揚威的肆虐,像一陣疾風驟雨之后,一切都逐漸歸入了平淡。當初的熱情會快速的呈現直線下滑之態,直至將你拽入無限痛苦的深淵。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大多數人,在往往一段時日(大部分是在一個月左右)的努力后,就草率的給出了一個“自己真不是這塊料”的論斷,并隨之將那些曾經苦心經營的心血棄之不顧,塵封在了歲月的風塵之中的原因。  即便在股票市場,也遵循著這樣一個波動的趨勢性發展規律周期。諸如上升趨勢、下降趨勢,常常是以一個組合的形式才能完成一個周期的波動。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跟漲殺跌的人總是吃虧,因為他們并不是以一個完整的趨勢來作為判斷依據,而是腦海里所營造的一種沉迷卻不清晰,無法揣摩的幻象。  那樣子,就好像我們堂堂正正的站在地球上卻很難感知我們其實是站在一個碩大的圓球上,而是眼前所見的一馬平川。  現實的經濟里從來沒有直線,只有波(動)。  同樣,在我們開足馬力一路狂奔的熱血現實中,也從來都不是一路直達。  那些陷落之時的無助、反反復復的糾結和自我懷疑、無法望清的未來,哪一刻不是在啃噬著你千瘡百孔的心,然而一旦我們拉長時間和空間,以一個遙遠的距離來回望我們的整個行進路線時,就會驚奇的發現一個極其重要的真相:  你從未都不曾孤單過,你也從來未有你想象中的那般凄慘絕倫。  因為那些極少數的“成功者們”只是在這樣一個陷落谷底的“黑暗期”時,在那段最難熬的時光里,把握住了這么一個真實的認知規律。  他們只是選擇了從那些自憐自哀浪費時間的情緒中勇敢的跳了出來,選擇了繼續精修磨煉的一條路,無論是知識、視野、還是能力的精進,都會讓這段黑沉沉的暗夜中有了黎明來臨時一躍而出的動力。  03  很多時候讓我們感到痛苦無助的卻往往不是沒有來自周圍人的支持和鼓勵,而是來自于方法上的一籌莫展。  比如你通過不斷的自我激勵,情緒也穩定啦,不再那么疑神疑鬼啦,可是問題來了,之后你該怎樣一如往初的進行下去呢?或者是,你該有什么樣的應對方法來緩解這種“三分鐘熱度”帶來的自我價值貶損感呢?  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曾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了一個關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于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  也就是說,人們會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任務會表現出一種主觀上的推論和判斷。  與我們很容易挫敗就面臨打擊的自尊不同,它更多的是來源于對自我能力的篤定和信任。  所以,它通常關心的不是某人擁有什么樣的能力,而是作為個體的我,能夠拿這個能力,來做什么。  人們除了要在主觀上對自己進行大量的“我能行”的心理暗示、和思維方式上的轉變外,還需要一系列的,從自己的各種行動中,失敗或成功中,進行反反復復的經驗累積。  通過長期對現實客觀情況、各個相關影響因素的深度考察后,帶來一種心知肚明的自信,和對自我能力能否駕馭的度量。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重心會很容易的就轉移到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上,并會為此以自我的認知、知識面和視野的度量為主軸來開展自己華麗麗的”英雄之旅”。  從這個點上來說,你所行走的每一步,都不會被無端的浪費掉。  與之相反的是,你應該清楚的明晰那些從你勇敢踏出的步伐中所收獲到的寶貴經驗,它會讓你在今后的每一步中都充滿了對實際情形更為確幸的了解,和你應該在何處有所精進的一目了然。  像打籃球一樣,每每用盡了力氣,可是依然沒進,球“不聽使喚”的落下來,你大大方方的拂了拂塵土,再輕輕的扭頭反思一下,是手腕力度不夠呢,還是身體站得不夠穩。  下一次,依然沒進,沒事,手腕掌控的不錯嘛,再下一次,身體好似越來越穩當......  一次又一次,你越來越接近自己想要的模樣。  04  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小小的目標中,你的能力會得到快速的精進和提升,而這,也會跟著不斷強化你對事物的認知。  因為當你每每獲得一個成功經驗時,你的大腦都會有一個“獎賞機制”對你進行獎賞。  心理學是這樣解釋的:當人作出某一決策后,如果被證實正確,并產生了好的正向結果,大腦會向負責決策的區域,發送“獎賞”信號,這會促進,人的認知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環,這被稱作“獎賞效應”。  人性天生追求快樂,逃避痛苦,而人類之所以進化出這個獎賞機制,就是為了擁有源源不斷的繼續下去的動力,好讓我們真的可以在“快樂”中更好的繁衍下去。  饑餓中的乞丐偶然間得以品嘗一塊KFC的原味雞塊,那種縈繞唇齒之間無限的美味,自會令他念念不忘,深覺天公不薄、人世幸福。  所以,常在這種“三分鐘熱度”的困擾中仿徨無助的你,不妨嘗試在看清楚這世界真實的運行規律后,在回歸對自我能力的度量與精進的計劃后,在每一次制定的小目標完成之后,給辛勤努力的自己送上一份甜甜的大禮。  可以是早就心心念念的一件新衣服,也可以是一頓可以大快朵頤的饕餮美食。  怎樣獎勵,全憑你自己喜好啦。  物質獎勵自己刺激大腦大腦發生“獎賞”信號  通過這樣一個獎賞過程,周而復始,讓你的所有努力步入一種良性循環的軌道。  而這,會極大的提升你繼續前進的毅力,仿若在通往遙遠的燈塔彼岸時,每踏上一個層級的階梯數,心寧而雙目放光,篤定而溢滿了自信,你知曉自己與之的所有距離,只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時間問題。  我們的“三分鐘熱度”,不僅僅有緣由,還有救命招。 為什么我們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 進入大學,沒有了激情,做什么都是三分鐘熱度,怎么辦? 做事總三分鐘熱度的我,卻愛了你這么久分頁:123

巴金:沉落  “勿抗惡。”  這是他常常用來勸我的話。他自然有名有姓,而且提起他的姓名許多人都知道。不過我以為只寫一個“他”字也就夠了。我并不崇拜名流,為什么一定要人知道他的大名嗎?  “你一個人不承認又有什么用?要來的事情終歸要來的。來了的事情你更沒有辦法叫它不來。日本把東北拿走也是如此。我們還是好好地利用時間來做點自己的事情吧。”  他常常坐在沙發上,安閑地撫弄他的小胡子,慢吞吞地這樣勸我。  他說的“自己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他卻從不曾對我說明。我問他,他也只是支吾地回答。不過有一次他曾表示他現在所做的就是“自己的事情”,就只有這一次。  我是一個愚蠢的青年。即使我自己不承認,至少他已經有了這種看法。因為他有兩三次惋惜地對我說過,他有一個很得意的姓顏的弟子,比得上孔子的顏回,可惜很年輕就死去了。此后再沒有一個能夠完全承受他的學問的人。還有一個方云先,正準備去應庚款留英考試,但是究竟差了一點兒。至于我呢,我當然差得太遠。  話雖是這么說,然而他對我還不錯,他依舊時常用種種的大道理來勸我,對我談許多話,告訴我許多事情。  他的朋友不算少,但是很少有人到他家去。我大概是去得最勤的一個了。也常有一些青年到他家去領教,不過去了一次以后就不見再去。我不知道這是什么緣故。我也曾想過幾次,我自己也是青年,為什么我卻常常去他家呢?其實這里面一定有原因,也許因為他對我好,也許因為我太好奇。  他有一位漂亮的太太,比他年輕。這是第二個了。而且這也是不足為奇的。許多有地位的學者教授都有年輕的太太。他的情形同他們的一樣,他和太太間的感情不算好,也不算壞。我不曾看見他們吵過架,但是我總覺得他們夫婦間缺乏一種真摯的熱情,彼此很客氣,但是也很冷淡。雖然他當初追求他這位女學生的時候也曾激動過好一陣子,但是現在一切都平靜了。他做了她的丈夫。法律上的手續一點也沒有欠缺。他依舊是一位很有地位的學者和教授。 太太喜歡跳舞,他有一個時候也喜歡跳舞,但是現在他不常去那些高等華人的跳舞廳了。太太依舊常到那個地方去。他不和她同去的時候有一位朋友陪伴她,那是有名的歷史教授,官費留美生,說起來也還是他的學生,曾經聽過他的課。  “勿抗惡,一切存在的東西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滿洲國’也是這樣。所謂惡有時也是不可避免的,過了那個時候它就會自己消滅了。你要抗惡,只是浪費你的時間。你應該做點實在的事情,老是空口嚷著反抗,全沒有用,而且這不是你的本分。你們年輕人太輕浮了。真是沒有辦法。”  我雖然比較能夠忍耐,但是也禁不住要生氣了;我就不客氣地反問他:“先生,你又干了什么實在的事情呢?你就不算浪費時間!”  他倒一點不生氣,半得意半嘲笑地回答道:“我?我做的事情多著呢!我在讀書。我整天整夜地讀書,思索!比你們都用功!”  我相信他的話。他有著這所王府一般的住宅,而且有一間極華麗、極舒適的書齋,當然可以整天關在那里面。他的藏書的確不少,一個玻璃櫥一個玻璃櫥地裝著,陳列在寬大的客廳和寬大的書齋里。而且每一本書的裝幀都是很考究的。里面英文、日文的書不少,中文書也很多。  “我勸你還是多多讀書吧。這是很要緊的。一個人少讀書是不行的。中國現在需要的就是埋頭讀書的人,它用不著那般空喊著打倒這打倒那的青年。我讀了這么多的書,還覺得不夠。你們年輕人不讀書怎么行!要收復東北,也得靠讀書。”他帶了點驕傲地對我這樣說教。  說到讀書上來,我只好閉口了。他讀過那么多的書,而我所讀過的連他的藏書的十分之一也不到,其實恐怕還只有百分之一!聽了他的這番讀書救國的大道理,我不覺帶了欽佩的眼光看他,我很奇怪他這個瘦小的身體怎么裝得下那么多的書。  “要寬容,要尊重別人。沒有絕對的惡。在我們中國,各種人都該尊重,他們的努力都是有用的。每個人都該守本分地埋頭做自己的事情。所以你應該好好地用功讀書,不要管別的事情。你準備畢業后去應庚款考試留學英美吧?”  我聽了他的教誨,告別回來。走進公寓里,剛剛打開自己的房門,看見那個窄小低濕的房間,我忽然想起了Boxer Indemnity Student英文:義和團賠款學生。這個稱呼(我聽見一個英國人輕蔑地這樣叫過),不知怎樣總覺得渾身不舒服。他竟然拿這個當做我的理想!我對他的話漸漸地起了反感。我看我的小書架,架上只有三十多本破書,而且有幾本還是從圖書館借來的。我怎么能夠同他相比呢?我沒有他那種環境。  “環境算什么?苦學能夠戰勝一切,學問的宮殿不分貧富都可以進去。”他常常這樣鼓勵我。  他的話說得倒漂亮。所有他說過的話都是很漂亮的。他從不去想離事實究竟遠或者近。我走出他家的大門,就有點疑惑他的話;我走進自己的房間,我對他的尊敬就動搖了。  有幾次我真正下了決心說:關起門讀書吧。但是我的房門和他的書齋不同,我雖然關起門,心還是照舊地跑到外面世界去。我闔上書本思索,我的思想卻走得更遠,而且更大膽,我差不多把他的全部道理都推翻了。我連學問的宮殿的大門也不想伸手去挨一下。  說句老實話,我對他的尊敬一天一天不停地減少。我有好幾天,不,一個多月,不到他那里去了。于是他寄來一封信。  他的信也有一種獨特的格式,不僅格式,而且連字句、思想都像是從幾百年前的舊書里抄下來的。他寫了許多漂亮的話,無非問我這許久為什么不到他家里去。  為了好奇,也許還為了別的緣故,我這下午便到他那里去了。他的聽差素來對我很客氣,不用通報就讓我大步走進去。  院子里開著各種草花。一個葡萄架搭在中間。我一個多月不來,這里的景象也改變了。在客廳的一角他的太太正在同歷史教授親密地談話。她打扮得很漂亮,大概新從外面回來或者正預備到外面去。  他們不曾注意到我,我連忙把腳縮了出來。我不去打擾他們。我知道那位歷史教授很崇拜她。據說歷史教授曾經寫了好幾首英文詩獻給她。有人甚至說過他們中間有著柏拉圖式戀愛的關系。這都是可能的,而且很自然的。歷史教授相貌漂亮,年紀輕,談吐又討人歡喜。這樣的人同她在一起是相配的。恐怕連做丈夫的他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吧。  我走進了他的書齋。他安適地坐在小沙發上,手里拿了一卷線裝書搖頭擺腦地低聲誦著。  “你來了!”他放下書含笑地招呼我。  “一個多月不見,你的學問一定大有長進。這些時候你一定讀了不少的書。”  我老實地告訴他,這一個多月里,我沒有從頭到尾地讀完過三本書。這使他非常吃驚了。  “那么你究竟干了些什么事情呢?你們年輕人這樣不知愛惜地浪費時間,真可惜!”  一個多月不見面,現在我得到他的信來看他,他劈頭就對我說這樣的話!我心里有點不高興,便嘲笑地反問道: “先生,你呢?”  “我么?我最近買了一部很好的明人小品。”他似乎并不覺得我的話有點不恭敬,他很得意地拿起那本書,指著它對我說。“這是一部很難得的書。明朝人的文章寫得真好,尤其是他們的生活態度。這部書你不可不看。”他把書遞給我。  我把書接到手翻了幾頁,是個袁什么的日記,我也不去管它,只是輕蔑地搖搖頭,把書還給他,不說一句話。  他瞪了我一眼,顯然他看出我的態度了。他不滿意我,但是他能夠寬容,能夠忍耐。他依舊溫和地、不過帶了點責備地對我說:“怎么,你們年輕人總是看不起這看不起那的,其實人家事事都比你們強。這樣的好書,你們很難有機會讀到。你不肯正眼看一下!這種態度不成!“  自然我的態度同明朝人的差得很遠,我自己也知道。我不能夠寬容,不能夠忍耐,我自己也知道。  他看見我不說話,以為我信服他的道理了,便又高興地說:“我還買到一個宋瓷花瓶,的確是宋瓷,可惜你不懂。”  他這次并不把花瓶給我看,因為他知道我不能認識它的價值。  “年輕人應該用功啊。我們祖宗留下的寶貝真多,做子孫的要是不能夠認識它們,這是多么可羞的事。所以我勸你多多地用功。學問是無止境的。年輕人除了用功讀書以外還有什么事情可干呢?”他很有把握地對我這樣說教,同時他威嚴地撫弄他的小胡子。  從前有幾次我對他這種話也曾用心地聽過,可是如今聽起來總覺得有點不順耳。特別在今天我不能夠忍耐。明朝什么宋朝什么已經把我的腦子弄昏了。我生氣起來:他為什么要把我找來這樣麻煩我呢?我開始明白那些青年到他家來一次就不再來的原因了。  “先生,你要知道我今年才二十三歲!”我忍不住這樣叫了。  “二十三歲正是用功的時候。青年時代的光陰是很可寶貴的。”他依舊諄諄地勸導我,他完全不了解我的心理。  “那么我還用得著管明朝人寫了什么書,宋朝瓷器有什么價值?那只是你們這種人干的事情!”這一次我很不恭敬地說了。  他明白了我的意思。他的臉色立刻變了,紅一塊白一塊;寬邊眼鏡下面的眼睛惡狠狠地望著我;他微微喘著氣,嘴一下張開,一下又閉著,好像有話要沖出口,但是又沒有能沖出來。 看見一個寬容論者生了氣,我倒暗暗地笑了。我起初打算就在這個時候走開,然而現在我倒想留在這里欣賞他的怒容。我知道一個勸人忍耐的人的怒容和明版書一樣,人很難有機會見到。  “你去吧。”他掙扎了一會兒,終于嘆了一口氣,對我揮手道。  我就坐在他的對面,并不移動身子。我甚至更冷靜地細看他的面容。  他的眼光漸漸地變溫和了。臉上的表情也由憤怒變到了懊惱。  “寬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我諷刺地自語道。我的眼睛仍然不放松他。  “不用再說了。你將來總會有懊悔的日子,你會明白我的話不錯。”  我哪里有耐心去聽他的話,我完全在想別的事情。我對他的尊敬這一次就完全消失了。  “你記住我的這些話,你將來會明白,我年輕時候也是你這個樣子,我現在才知道當初的錯。你將來也會后悔。你辜負了我的一番好意。”像在作最后的掙扎似的他還努力來開導我。 我記起來了。別人告訴過我他從前的確寫過文章,勸人不要相信存在的東西,勸人在惡的面前不要沉默,勸人把線裝書拋到廁所里去。……還有許許多多激烈的主張,而且那個時候他完全用另一種文體寫文章。別人的確對我說過些事情。但是我不能夠相信,我也不把它們放在心上,因為這跟他現在的一切差得太遠,太遠了。固然時間會使人改變,但是我不相信在十幾年里面一個人會變成另一個跟自己完全反對的人。然而這一切如今都被他自己的話證實了。這一下巨步究竟是怎樣跨過去的!這簡直是一個令人不能相信的奇跡!  我好像在猜謎般地望著他的臉。我想從它上面找出一點年輕時代的他的痕跡。一個圓圓的光頭,一副寬邊的大眼鏡,一嘴的小胡子,除了得意和滿足外就沒有表情的鴨蛋形的臉。這些只告訴我一件事情:一切存在的東西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這一次我覺得自己的身子突然伸長起來,比他高了許多。我從上面射下眼光去看他。我想,你自己也已經沒有存在的理由了。  “你為什么要這樣看我?你是在分析我?”他忽然注意到了我的眼光,從這眼光他知道了我的心理。他漸漸地現出了不安的樣子。  我點了點頭。  “你真奇怪。我從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年輕人。”他說。  “你沒有尊敬!你沒有信仰!”他加重語氣地繼續說。“你什么都看不起!什么都不承認!”  我不大明白他的意思,但是我已經看出來我的態度引起了他的煩惱,而且使他發現一些從未到過他的腦子里的事情了。  “你完全不像中國人,完全不像!”他略略搖著頭煩躁地說。  我看見他的得意與滿足給我趕走了,我看見他帶著從來不曾有過的煩惱的表情說話,我感到很大的興趣。  “你完全不知道中國的歷史,你完全不知道我們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貝。你的思想很奇怪,很奇怪。你不是同我們一樣的人。”他吃力地說著,一對眼睛在寬邊眼鏡下面痛苦地轉動,臉色由于興奮變紅了。他比平日有了更多的活氣。但是我卻注意到一個陰影慢慢地走上了他的眉尖,那本袁什么的書無力地落在地上,離痰盂很近,他卻不曾注意到。  “那么你愿意知道我現在的思想么?”我挑戰般的問他道。我相信他要是知道我這時的思想,他的驚奇和痛苦還會比現在的更大。  “不,不!”他猛省地對我揮手說,他甚至帶了哀求的眼光看我。他絕望地躺在沙發上面,顯得十分瘦小無力。  “這個人究竟還有點心肝。”我這樣想著,就站起來,不再麻煩他了。  我走到門口正遇見他的太太挽著歷史教授的膀子有說有笑地走出去,門前停著一輛汽車,兩個人進了里面就讓汽車開走了。  我站在門前,不覺又想到書齋里面的他,我自己也很奇怪,今天居然跟他談了這樣的一番話。  以后的好幾天里面我差不多完全忘記了他。但是報紙上刊出了他和他的太太的名字。他在一個大學里面演講莎士比亞的悲劇。過了兩天他又在另一個大學里演講公安、竟陵派小品文的價值。  關于他的太太的消息更多。譬如她在一個慈善的游藝會里演奏鋼琴,或者某要人在什么花園大宴外賓請她擔任招待,或者外國某著名文學家來游覽,她陪他參觀了什么古跡。  從這些消息我便想起這一對夫婦的生活來。這不能不說是很有趣味的事。但是我又想:他不是說過一切存在的東西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么!我何必去管他們的閑事。  我依舊把他的勸告拋在廁所里。我整天整夜地浪費時間,不守本分地去做那些非“自己的事情”。  一天上午我在英文報上讀到Boxer Indemnity Scholarship Student放洋的消息。晚上我走過一家戲園,無意間遇見了他和他的太太。他們正從汽車里出來。戲園門口掛著大塊的戲牌,上面寫著李香勻的《得意緣》,我知道他又在陪他的太太聽戲了。  他先喚我的名字。我只得站住了,跟他打招呼。  “你知道云先今天放洋么?云先平日很用功,所以有這個報酬。你將來也可以去試試看,”他溫和地對我說,很高興,因為方云先是他的一個得意學生,畢業以后還常同他來往。我在他那里見過方云先,是一個和他同一種類型的人。  我看見他溫和地對我說話,好像完全忘記了那一天的事情,我也打算客氣地同他敷衍一下。我招呼了他的太太。恰好這時候歷史教授來了,把她擁進了戲園。他卻站在門口等我的答話。 “你這幾天讀了些什么書?還是像從前那樣地浪費時間嗎?”他依舊溫和地問我。  我剛要開口,忽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把我抓住了,我分辨不出是憐憫還是憎厭。我完全失掉了控制自己的力量。我粗魯地回答道:“你知道中國人民還要擔負庚子賠款多少年?我這幾天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他的臉色馬上變了,他略一遲疑就轉身往里面走了。這句話大概很重地傷害了他。  事后我也不去找他。過了幾個月,有一天他寄來了一封信,這封短短的信跟他從前的信不同,里面似乎有他自己的感情,而且帶了點憂郁、傷感的調子。他希望我有時候去看看他,不要跟他疏遠。  一個多星期以后我走過他的住宅門前,便進去了。  這天他沒有課。他穿了件晨衣躺在書齋里小沙發上,手中拿了一本英文小書,無精打采地讀著。  “你來了,很好。”他的嘴唇上露出了疲倦的微笑,把書翻過來放在沙發靠手上。我一眼就看見那是英譯本的《契訶夫短篇集》。  他看見我的眼光落在書上,便解釋道:“這幾天我專門在讀契訶夫的小說。覺得很有意思。這的確是有價值的作品,你也可以找來讀讀。”  我坐下來,正要開口,一種莫名的憎恨突然把我抓住了。我帶了點惡意地向他挑戰說:“你喜歡契訶夫,你知道契訶夫小說里的人物很像你吧。”  他不自覺地點了點頭。但是他又猛省地搖著頭說:“不,不!”他用了驚疑的眼光看我,好像我揭發了他的什么不愉快的秘密。  “那么連你也不愿意做契訶夫小說里的人物嗎?”我這樣追逼地問道。  “你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他反問道。  “整天躲在房間里,談著幾百年前的事情怎樣怎樣,相信著一切存在的東西,愿意聽憑命運擺布,不肯去改變生活……這不是契訶夫小說里的人物嗎?”  他沒有話回答了。他的臉上現出了痛苦的表情。他把眼光埋下去,好像故意在躲避我的注意。過了半晌他才抬起頭,用一種無力的絕望的眼光看我,口里呻吟般地說:“你也許有理。我是完結了。我們這種人是完結了。”  撇開了宋瓷花瓶,撇開了袁什么的日記,撇開了公安、竟陵派的小品文,撇開了明朝文人的生活態度,撇開了他念念不忘的“庚子賠款”,他這一次終于說了真話,他自己承認他是完結了。一種嚴肅而帶悲痛的感覺抓住我。我仿佛就站在一副剛閉殮的棺材前面。  “我看不見,看不見,在這個書齋里我什么都看不見。啊……”他誠懇地小聲說,他說話很費力,好像在跟什么東西掙扎。他無力地舉起右手指著那些精美的書櫥說:“都是它們!我只看見這些!我只知道……我只看見過去,我的周圍都是過去。……都是死的,都說著死人的話,我也重復說著……”他說下去,聲音更像哀號,而且出乎我意料之外,我看見從他的眼角淌下了淚珠,淚珠在他的臉頰上爬著!他并不去揩它們!這是我看見他第一次流淚,我的心軟了。  “那么你不可以改變你的生活嗎?”我同情地問道。我想,他既然知道他的錯誤,當然比較容易地改正它。  “改變生活?你說得這么容易!”他痛苦地說。“我是生根在這種環境里面了。我是完結了。我只能夠生活在這種環境里面。一天,一天,我是愈陷愈深地沉下去了。沉下去,就不能夠——”  他忽然閉上嘴,仿佛一陣悲痛堵塞了他的咽喉。他開始微弱地喘息,眼睛里帶著絕望無助的表情。眼淚接連地沿著面頰流下來,爬進了他的時張時闔的嘴,給他吞下去了。  房間里是一陣沉寂。院子里也沒有一點聲音。這樣的沉寂真可怕。好像一切的運動已經停止,這個世界已陷入靜止的狀態,它的末日就快來了。  我坐在他的對面。他的喘息聲直往我的心上撲過來,仿佛這個世界里就只有他的喘息,一個絕望的人的無力的喘息,這是多么可怕!空氣變得非常沉重,一刻一刻地壓下來,逼近來,我開始感覺到呼吸困難了。我連自己的心跳也聽得見,這個房間就像一座古墓。我想他每天每天埋在這里面,聽著自己的心跳,讀著那些死了的腐儒的著作,怎么還能夠保持著活人的氣息呢?這時候我對他的將來不能夠再有絲毫的疑惑了。一個堅定的、命令般的聲音在我的腦子里響著:他是完結了,無可挽救地完結了。  他不能夠說話。我也不做聲,我知道話是沒有用的了。我很想走,但是我并不移動身子,我仿佛在等候一個慘痛的災禍的到來。  不到一會兒工夫,忽然空氣震動起來。汽車的喇叭打破了這種難堪的沉寂。我們在房里聽得清楚,汽車開到大門口就停止了。我知道他的太太回來了。但是他依舊無力地躺在沙發上,好像沒有聽見車聲一般。  于是兩個人的腳步聲和談話聲就在我的耳邊響起來。他的太太穿著1933年的新裝,滿面春風地走進房來,后面跟著那位有名的歷史教授。  他看見太太進來,他的臉色馬上就改變了,接著舉動也改變了。他帶著笑臉去應酬她。她是一個交際明星,對丈夫也會用交際手腕,不消幾句話她就把他弄得服服帖帖,而且有說有笑了。我沒有工夫看這種把戲,就趁這個機會告辭出來。  回到家里我想到他,仿佛看見他的面孔在我的眼前沉下去,沉下去——于是沉到深淵底看不見了。我只記住他的一句話:“我是完結了。”  我也不再去找他,因為在我的腦子里他已經不存在了。而且我相信以后除了他的死訊外,我不會再在報紙上或者別的地方看見他的消息。  然而使我非常驚奇的是,過了幾天報紙上就刊出他在某大學講演明朝文人生活態度的消息。接著又看見他寫了大捧袁什么的文章。兩個多月以后他標點的袁什么的著作出版的廣告又在報上登出了。又過了半年的光景,我就聽見人說他做了某某部的一個領干薪的委員。這某某部也許就是教育部,不過我沒有聽清楚。這樣看來他大概努力在往上浮,往上浮。但是實際上他卻越發沉下去,沉下去了。  他的太太的消息報紙上刊得更多。畫報上也常常印出她的照片,下面還附了一些按語。最后一個消息是她跟她的丈夫離婚,同那個有名的歷史教授結伴到美國游歷去了。這一年正是歷史教授在大學里的休假期,他要到哈佛大學去主講中國史學。  我知道這件事會(www.lz13.cn)給他一個很大的打擊。但是我也不去管他,我早把他當作另一個世界里的人了。  然而又一件使我驚奇的事情發生了。他的太太赴美后不到九個星期,他就寄了一張和某女士結婚的通知來;更奇怪的是不到一年報紙上就刊出了他的死訊。事情竟然變化得這么快!這么突然!  報紙上刊載了不少哀悼他的文章,好些刊物為他出了特輯,印著他的種種照片。從那些文章看來,似乎所有識字的人都是他的崇拜者,大家一致地說他的死是中國文化界的一個大損失。連那些不認識他的人也像寫哀啟一般地為他寫了傳記。  但是我,我雖然也為他的死嘆了一口氣,我卻不曾感到些微的損失。并且我倒為自己慶幸,那“勿抗惡”的聲音是跟著他永遠地死去了。  1934年秋在上海 巴金寫《家》時用的桌凳 巴金作品_巴金散文集 巴金:生命 巴金:自白之一分頁:123


衝抖音觀看人數
衝直播人數最快速- Instagram在線買觀看人數 衝Instagram在線直播人數包月最多人使用的刷直播人數系統- 灌YouTube在線觀看人數包月 TikTok在線買直播人數買直播人數最穩定- 衝YouTube在線觀看人數 抖音買直播人數
( 時事評論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46jxyy64134&aid=17802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