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典名句》解鈴還是繫鈴人
2008/12/02 23:54:04瀏覽130|回應0|推薦0

《經典名句》解鈴還是繫鈴人 
 
  2008/9/5 | 作者:羅秀美
 
  解鈴還是繫鈴人,比喻所有問題與困難,還是得由始作俑者去解決。

典出明代瞿汝稷《指月錄》裡,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禪師在寺院修持時的故事。話說其人個性豪邁,卻無甚作為,旁人皆覺其平凡無奇,但法眼禪師卻特別器重他。有天,法眼禪師問道:「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人無法回答,剛好法燈禪師到,法眼禪師問以同樣問題,法燈禪師回道:「繫者解得。」答案如斯簡單,眾人卻百思不得其解,其關鍵在於眾人震懾於「虎」之威猛形象,直覺認為無人可解鈴。其實此問題並非要眾人解決實存面上的難題,而是思維問題。此問題的重心在提醒人們「直指人心(核心)」的重要性,只有心思澄澈之人,方有洞燭機鋒的可能。

此後,逐漸衍化為「解鈴還是繫鈴人」這一成語,《紅樓夢》第九十回裡即有:「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繫鈴人。」前一回寫道黛玉因聽說寶玉另外訂親而大病一場。這回又說道黛玉聽丫鬟雪雁等人竊竊私語,由「親上作親」的話,判斷寶玉所定下的親應是自己,乃豁然病癒。

黛玉因得愛而生、失愛而病,乃至死亡,可見其情愛之貞定力量來自外緣,非由於自己的洞見。因此迭生心病,能解其病症的,終究只有寶玉之愛這一味藥方,何其孤絕?黛玉之走向死亡,有跡可尋;而真正能拯救她自己的人,其實正是她「自己」。

是以,解鈴還是繫鈴人的深層含義,往往還在於此——真正能解救自己的苦痛與難題的人,並非他人,一切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學會放下與放心,方為解藥。
 
 
來自人間福報
++++++++++++++++++++++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2008b11c27&aid=243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