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中時與班導(姚老師)談 連城訣讀後感想
2010/04/10 19:44:31瀏覽3157|回應0|推薦10
姚老師是個好老師,他改變了我很多





我記得,在我小學五年級時,曾看過一次金庸小說,當時是看”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鹿鼎記”(未看到結局)。

那時年少識淺,內容懂得不甚多,就連劇情也憶不起多少,但上了國中之後對寫小說這事起了興趣,欲知寫作之精要,忽爾想起金庸先生的大作”神鵰俠侶”。那是我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份量自是不同於其他,但畢竟也過了幾年,如今回想起也只是斷斷續續,竟連不起一個完整的故事,心下惋惜,不久便前往圖書館本館尋之,欲待詳讀,著實令人興奮不已、熱血沸騰。

當時便借了這麼個幾本:

◎ 神鵰俠侶(一)~(四)<全集>
◎ 雪山飛狐(內還有”鴛鴦刀”和”白馬嘯西風”兩篇短篇)
◎ 連城訣

其中恰好就有老師您排首位的”連城訣”。
老師果然眼光獨道,不拘泥於區區武俠理想,仍傾心於洞悉世間貪婪的”眾生相”,堅持”人性本惡”的原則,在金庸先生眾多作品中,獨具慧眼地選了個這麼個特別的”連城訣”......

「麻油拌韭菜,個人心裡愛」,這部”連城訣”給讀者的感覺多是褒貶不一、毀譽參半;愛的極愛,惡的極惡。

有位研究”金學”(金庸小說的學問)的「陳墨」先生,曾在他的一本評論金庸小說的”人論金庸”中寫道:「狄雲不是俠,他是一顆大苦瓜。」

狄雲這鄉下小子生平沒做過什麼大嫉大惡的壞事,卻無故受辱,右手五指被削、平白受牢獄之災、琵琶骨被穿,成了廢人、而狄雲身陷囹圄、最需要愛人的關懷和諒解時,師妹戚芳竟嫁做人婦、在牢中又被不明真偽的丁典欺侮、出獄之後仍不斷逃亡,差點為血刀僧所殺,後來又因穿了血刀僧的衣裳,被誤為淫僧,給水笙硬生生的打斷一條腿、又在冰天雪地中受困半年等等。

所受苦楚,何只一端?

雖然金庸在連城訣一書的後記中曾提到過,其實狄雲得的遭遇是取自於金庸小時候家裡的長工「和生」的故事(未婚妻被搶,無故受牢獄之災),但相較之下,似乎還是狄雲的遭遇較為可憐。

而在一般的武俠小說中,像狄雲這般從頭苦到尾的男主角並不多見,他甚至沒有做過什麼什麼”俠行義舉”

「所以狄雲不是俠,他是一個大苦瓜」

若要推算起來,狄雲算是金庸筆下男主角中的” 佛俠”

陳墨先生在”人論金庸”一書中,就將金庸筆下男主角分為五種

◎ 儒俠:書劍恩仇錄【陳家洛】、碧血劍【袁承志】、射鵰英雄傳【郭靖】(故事多半「安邦定國」)

◎ 道俠:神鵰俠侶【楊過】、雪山飛狐、飛狐外傳【胡斐】(故事多半「實現自我」)

◎ 佛俠:俠客行【石破天(本叫”狗雜種”)】、連城訣【狄雲】、天龍八部【喬峰(蕭峰)、段譽、虛竹】、倚天屠龍記【張無忌】(故事多半「世態醜惡、人慾橫流」)

◎ 浪子:笑傲江湖【令狐沖】(政治鬥爭)

◎ 小人:鹿鼎記【韋小寶】(歷史文化)

PS.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在這本”人論金庸”中被分為佛俠(天性善良),而在另一本”形象金庸”中,又被分為道俠(主要是老子的無為,神鵰俠侶楊過則是莊子的實現自我)

佛俠的故事通常是以主角本身(心地善良、單純無慾)來看這險惡的世界,以主角的角度遇見各種「佛家三毒-貪、癡、嗔」的”眾生相”

連城訣主要就是寫人的”貪”慾,為奪財寶,不惜與師兄弟勾心鬥角、骨肉相殘、師徒變相,皆是人慾橫流的寫實畫面,尤其在最後那段眾人搶奪金銀財寶的情況,更是叫人可悲可嘆。

或許真正的毒並不是塗在財寶上的毒
人心的貪慾和醜態才是世上最惡毒的毒

最後眾人皆為財死,唯獨本就對財寶毫無興趣的狄雲活了下來,看透世事的狄雲,就帶著小空心菜(戚芳之女),回到那個受困半年多的山谷,終生與世隔絕......

連城訣是部相當精采的小說,金庸先生成功的將人心醜惡的一面描寫出來

萬震山的眾弟子為搶戚芳陷害狄雲,多令人討厭

丁典因知道財寶的大秘密而受盡了多少折磨,多令人氣憤

師兄弟為搶連城訣的秘密,不惜勾心鬥角、聯合弒師,多令人不齒

凌小姐的棺木一打開,棺材板上用指甲刻的字,多麼怵目驚心

眾人為搶財寶而展現的種種醜態,甚至為財而死,多麼令人可悲可嘆



以上是學生個人淺見,若有機會,很希望和老師多聊聊、分享心得,若能因此學習,實叫學生受益匪淺、受用無窮。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1b2c3d4553&aid=393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