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宋鴻兵:自身利益面前,自由市場、自由貿易算個屁
2009/03/27 16:17:08瀏覽486|回應0|推薦0
新聞來源: 金融街博客 於March 26, 2009 20:57:35 敬請注意: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觀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雲淡水暖/當年加入WTO的時候,一個最主要的話語,就是「融入國際化市場」,為什麼要融入呢,因為「自由」,按照通常的理解,設立WTO框架的目的,就是實現「自由貿易」的宗旨,給咱們的印象就是,加入WTO之前,美國國會每年都要審議一次中美貿易問題,然後在審議中提出諸如「人權」呀、「民主」呀、「自由」呀、嘰裡咕嚕呀…,又著急跟美國做生意,怎麼辦?WTO提供了一個令人嚮往的框架,在這個框架內,「追求」國家對進出口貿易不加干預和限制,允許商品在國內外自由輸出和輸入。通過自由貿易鼓勵競爭,讓價格機制自動調節供求,以充分利用資源,這樣一個「最高理想」。

中國為什麼要參加WTO呢,賢達和專家們說了,因為「比較優勢」,「比較優勢」理論認為,自由貿易可以促進國際分工,使各國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通過對外貿易而相互獲得各自的比較利益。據說,在自由貿易體系下,可以有效的配置資源,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產品成本…。

那麼,中國的「比較優勢」是什麼呢,恐怕一是有一個龐大的市場,比如,中國0.5‰的家庭擁有社會60% 以上的金融資產,就這幫人的絕對數量而言,數以千萬計,比起中國13億人口,微乎其微,而對於發達國家的商人、特別是高檔奢侈品商人,這幫人的數目,抵得上歐洲一個小國的人口,所以,中國成了世界上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市場;二是中國有數以億計的廉價勞動力,像服裝加工業、低端製造業這樣的需要大量人工勞動的行業,中國的「比較優勢」太明顯了,光是農村出來打工的廉價勞動力的數目,差不多等於美國人口的一半了。

美國的「比較優勢」就不用說了,「高科技」、「知識產權」…,比如美國的波音公司與歐洲的空客公司瓜分了世界的大飛機市場,中國人要坐飛機,中國自己不能生產大飛機,就要服從美國的「比較優勢」,美國人要穿牛仔褲,美國製衣業的人工工資太貴,就利用了中國的「比較優勢」。雙方的資源這麼一「有效配置」,中國生產一億條牛仔褲,換得美國的一架大飛機。還有,美國的一家著名戶外運動品公司,因為知識產權的「比較優勢」,一件戶外運動衣,賣 1千多美金,只付給中國生產廠7美金。

WTO 的好處,據說還有「產業演進」,依照西方發達國家的道路,遵循「勞動密集型產業----資金密集型產業----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這樣一條道路,「總有一天」會「發達」的。但是,現實告訴人們,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美國的「比較優勢」令其過上了「借債度日」,瀟灑不已的好日子,美國2億人口,消耗了世界原油產品的50%,如果有一個人口比其多數倍的國家,從WTO這條「光明大道」走來,也過上那種高水平消耗資源的日子,「資源配置」衝突了怎麼辦?草民想,美國人不傻,美國人可能私下偷著樂,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兒,通過一個什麼「自由貿易」體系,就培育出一個「資源配置」巨頭來跟美國爭食,門兒都沒有。所以,WTO也不例外,規則的控制者是美國及其西方盟友,而這些少數者,成了WTO規則事實上的「主人」,而美國正好是WTO中執牛耳的國家。要加入 WTO,先要看美國的眼色。

當年的所謂「入世談判」,即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極為艱巨,其實就是卡在美國身上,歷經13 年之久。美國認為中國應按照「市場經濟國家」開放這個領域、開放那個領域,咱們爭辯說自己是發展中國家,要延緩這個領域、延緩那個領域。當年的談判代表龍永圖先生回憶中美雙方「終極」的討價還價的時候說:「當美國人拋出前三個問題時,總理都只有一個回答:『我同意』。『我著急了,這不是要全盤放棄嘛!我不斷給朱總理遞條子,寫著『國務院沒有授權』,沒想到朱總理一拍桌子說:『龍永圖,你不要再遞條子了。』我當時真沒面子。『想不到,當美方拋出第四個問題時,朱總理說:『後面四個問題你們讓步吧,如果你們讓步我們就簽字』』。」(人民網)但是,好像在美國人、歐洲人看來,WTO的規則對他們有利的,他們就強調,比如不斷對中國生產的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的商品提起仲裁,中國已經輸了幾個仲裁了。而中國的汽車市場上幾乎都是國外品牌,包括美國三大品牌,中國的食用油市場已經被外資控制,中國的金融業不斷被外資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中國的一些知名的偽「民族品牌」(在境外註冊的在境內賺錢的)企業,不斷被外資鯨吞兼併,中國的兩個具有世界級規模的金礦,被外資完全控制。這些,好像WTO沒給中國起到多大的保護作用。就這樣,美國、歐洲發達國家,還不肯承認中國是「完全市場經濟國家」,這回,咱們又倒過來爭取「完全市場經濟國家」地位了,為什麼呢,該開放的,都開放了,西方們還不依不饒地說「不夠」,不爭取不行。

金融風暴沒來之前,WTO在美歐手中就像是一卷「雙面膠」,中國的「比較優勢」大的領域,比如中國的製鞋業、製革業、製衣業、小五金業、加工業、家具業…,美歐們就要用「反傾銷」規則粘過來,讓你動彈不得;美歐們「比較優勢」大的領域,如金融業、糧食流通業、高端製造業…,美歐們就用「市場開放」規則粘過來,還是讓你動彈不得。甚至在中國準備收購美國一家瀕臨破產的石油公司的時候,WTO「雙面膠」不用了,赤裸裸地用政治規則了,說「國家安全」了。

金融風暴來了,始作俑者是美國金融業,幫凶是整個西方發達世界的金融界,這還不算,最令人驚訝的是,WTO的規則掌控者們開始動手拆WTO這座塗滿「公正」、「自由」、「優化配置」華彩的牌坊的支柱了。

中新社報導: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姚堅今日(2月16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說,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加深影響,有的國家在刺激經濟的方案中提出了優先購買本國產品的條款,我們對此深感憂慮。姚堅介紹,受國際金融危機加深影響,一些國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措施,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濫用WTO規則允許的貿易救濟措施,主要是指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即「兩反兩保」);二是使用傳統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如有的國家提高了進口關稅,採取禁止或者限制進口、技術性貿易壁壘等。

商務部發言人的語言很克制,只是說「一些國家」,哪個「一些國家」呢,就是WTO架構中的強勢群體,美歐們,因為「一些國家」內部政治、經濟的需要,就要掃除一切「障礙」了,哪怕是WTO這座給美歐們帶來無數好處的牌坊,也不在話下了。

最為轟動的,無疑是眾議院日前在經濟振興方案中添加條款,要求獲得振興款的公共工程,只能使用美國製的鋼鐵。就是所謂「買美國貨」條款,這一條,立馬引起歐洲、加拿大等「同一條戰壕的哥們兒」的強烈反應,美國人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把條款稍微修改了一下,叫做:「本條款落實法律時,必須符合美國在國際協議下所負義務」。而且,這一修正涉及的範圍極為有限,歐盟、加拿大、日本以及其它和美國政府簽有互惠採購或貿易協議的夥伴,可依此但書,參與並受惠於美國的振興方案。與美國沒有這類協議的如「金磚四國」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則分不到一杯羹。

WTO迷們不知道有沒有被美國政客的這一記耳光抽明白:在自身利益面前,自由市場、自由貿易算個屁。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Z2008&aid=278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