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室內設計師》海峽兩岸室內設計創意人才合作論壇
2012/04/19 15:05:01瀏覽1361|回應0|推薦1
室內設計師》海峽兩岸室內設計創意人才合作論壇


主持人:各位朋友,上海跟臺北一樣,基本上叫大家在9點 到一個地方開會 實在太早了,我知道今天肯定大家都會有遲到的現象,我們每個人都原諒自己,這個活動在開始之前,我要請活動主辦方上海裝飾協會曹會長跟我們講幾句話,其實 是這樣的,這個活動是繼昨天上海國內室內設計節在浦東喜馬拉雅酒店開幕之後的第一場,這次我們找來了專程來上海參加活動的臺灣設計師團體,他們有20幾位,我想可能大家一會兒看他們的VCR可 以瞭解一下。我也特別找了幾個當地的所謂成功的佼佼者,在裝飾企業上做的比較成功的一些領導人跟他們重要的幹部一起來這邊參加,今天主要探討的問題是,包 括兩岸在內人才交流合作的問題,今天有一批人是最近才想到要往大陸來的,我記得在臺灣跟這些朋友接觸的時候我說你們來得太晚了,但是我想只要有開始永遠不 嫌晚,今天我們在這裏討論問題,這牽涉到人才引進,以及未來中國人才輸出的問題,今天我們大家可以把焦點集中在這些上面。在會議活動開始之前,先請曹會 長,上海室內裝飾協會的會長給我們講幾句話,請大家用掌聲歡迎。

曹榮昌會長:尊敬的臺灣大中華空間設計裝飾協會的貴賓們,尊敬的上海 到會的著名設計師、企業家們,首先我代表上海國際室內設計組委會和上海室內裝飾行業協會,對今天召開的海峽兩岸室內設計人才合作論壇表示熱烈的祝賀,我今 天的發言是代表了我們的團體,我們今天到會的還有我們王爭副會長,王先生叫我做個致辭,我想不要做官方致辭了,你們在座都是非常有文化的人,我可能在班門 弄斧談一點想法,因為我們這個理念來自於上海設計之都的命名,今年我們的主題是設計引領產業,創意創造生活,是這樣幾個字,昨天我們跟HDD一起辦20萬平米的展會,我們的理解,我們是設計跟產業的關係,帶動產業,運營產業,影響產業,今天早上我8點 鐘就到了跟一位同志討論一個問題,我在思考明年我們是什麼主題,我想到了一個主題,或者說由於廣大設計師給我一個啟示給了我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就是設計產 業化,如何把設計產業做大,這個符合整個國家的要求,符合上海特定的發展方向。首先是我們自己室內設計產業的產業化,這個從無到有,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一 支非常龐大的隊伍,就拿我們協會來講培訓了4000名室內設計師,在這些年發展我們借鑒了香港和 臺 灣,特別是臺灣。還有建築設計,這是世界的共同行業。我們的工作空間,工作的主題這個範圍是非常廣袤的,大有作為。這個是我在學習和思考的一個問題,也希 望廣大設計師把你們畛域之見能夠告訴我們,特別是一些大師們。另外我們考慮的是創意創造生活,現在我們空間設計師實際上跟人民的生活,無論是工作環境、生 活環境,關聯太密切了,現在中國已經開始走向小康社會了,口袋裏的錢包都鼓起來了,現在生活品質很高,我們前20年 走過的路跟臺灣借鑒了很多東西,形成了一支龐大的設計師群體,人類生活依靠著我們。再小一點從企業發展角度來講,是太需要人才了,剛才講的這幾個概念都離 不開人才兩個字,這是我們今天舉辦論壇的核心價值,這次大中華代表團到上海來,我相信為臺灣跟上海的交流又添上很濃重的色彩。感謝黃小石在臺灣海峽兩岸起 的推波助瀾引領作用,第三感謝他花了很大的心血主辦了今天的論壇,再次謝謝各位。

主持人:謝謝曹會長的安慰跟鼓勵,剛剛曹會長也拋出了幾個議題,也許 我們在一會兒討論的時候也可以仔細探討一下。今天的時間非常寶貴,在開始之前我想要把今天的幾位貴賓介紹一下,否則我們一談完以後大家都不知道誰是跟我們 一起同座的,所以我來說一下。今天最遠來的是來自義大利設計師,Sergio Tarantino先生。現在歐美有很多名師想要進中國的市場,他們進中國市場的途徑之一就是找到我們當代設計,我們會跟他做推薦的,那Sergio Tarantino的 作品非常好,他從建築到室內都做,我記得有一段時間有人要找他,找他找不到原來他在泰國,今天我也沒想到他會來,但是他出現了,非常歡迎他。接下來我把這 一次我們臺灣團的這些設計師我說一下。朱志鋒、謝宗益、全洪義、莊效澄、杜曉峰、柯政豪、戴銘泉、黃玲芳、蕭朝明、高祥閎、吳宗憲、何益賢、謝淑芬、王稚 雲、張紫嫺,她是這一次的帶團者,也是臺灣新成立的一個團體,叫大中華空間設計裝飾的理事長。

接下來我要把這一次我們請到的一些當地的諸侯,他們都是裝飾企業做的很成功的,我特別把他們請過來。第一個是臺灣設計師來到上海發展的最成功的史南橋,他在 我們上海的設計界已經變成一個傳奇人物了,他光靠設計一年的營收就可以接近一兩個 億,只做純設計,不做施工,非常了不起。奧邦的董事長方繼買;還有稼禾設計的董事長束尊;上海進念室內設計公司的董事長黃振;我要特別介紹一下特地從蘇州 趕來的江蘇旭日裝飾集團董事長孫有富;還有一位是來自蘇州的朗譽別墅設計研究院的院長張惠平;其實他一看就很像設計師,他也在蘇州的一些大學任課。

接 下來我要特別介紹幾個,我們做設計平面做的非常成功的一位大師,曼 老師;還有一位是贊助了我們上海國際室內設計節的贊助商,是來自嘉興海格世博會的(王榕)總經理。還有一位是多年的老朋友(王大偉)設計師。這個活動經常 都是一些朋友。我就介紹到這邊,為什麼我要特別介紹,因為短短的時間之內我們不見得有時間能夠有時間充分討論我們的議題,最起碼我們先認識朋友,所以我點 名點一下。接下來就進入今天的議程,請幾個貴賓請他們到台上座下來,跟我們台下大家可以互相來做交流。文定生活廣場是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區,這邊營運總監肖 總跟我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們今天提供這個場地作為上海國內室內設計節的分會場,我們用了人家的場所,等一下又吃他的東西,我們要先請他講個話。

肖浩升: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嘉賓上午好,首先我謹代表文定生活運營管理中心對各位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2012第 三屆上海國際室內設計節選擇在文定生活選擇作為分會場,今天上午我們又迎來海峽兩岸設計界精英共同探討兩岸設計創意人才合作,這是我們文定生活的容幸,我 要感謝經信委上海室內裝飾協會對我們工作的信任和支援,我們今後也會爭取多舉辦這樣有意義的活動,為國內創意產業的發展做出我們的貢獻,也歡迎各位嘉賓有 機會多到文定來走走,多到文定來作客。

文定生活家居創意廣場是以上海家居創業設計、家居創業產業為主題的創業園區,成立以來一直吸引國內著名設計企業入住,目前已有60多 家企業,我們和國際設計界的朋友有著良好的互動,和臺灣設計界的朋友也非常有緣分,我們會定期和黃小石先生舉辦各種論壇活動,大陸臺灣很多知名設計朋友都 是我們論壇的嘉賓,我們園區也吸引了不少臺灣知名設計師入住,王麗慧女士、朱亭嚴先生都在我們文定生活開辦設計公司,並且取得了非常好的經營業績,被臺灣 稱為豪宅王的知名設計師(杜派森)先生也在這裏找到了他理想的設計辦公場所,在這裏我也借這個機會邀請在座各位嘉賓朋友入住文定生活,我們會提供優惠的價 格優質的服務給大家,最後我祝願大家工作順利、生活幸福,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大家用掌聲感謝我們肖總。下麵請張理事長也再講幾句話。


張理事長:各位大家好,先跟大家問個好,很開心我們這次臺灣有20幾 位設計師一同來到這兒,上海對我們來講並不算陌生,這個大城市是很好的平臺,集所有精華於上海,我們很有幸在這個時間點上來到這裏,雖然感覺上好像有點 晚,但是在我們心裏我們很明白一件事情,來得晚不如來得巧,來的巧不如來的剛剛好,在這個時間點上,我覺得我們來到這兒反倒是我們帶了我們臺灣所有精華經 驗,我們來到這邊希望跟大家有很好的分享。來到這邊有三天了,在這三天當中我們看到了上海所有發展,我來到上海是第四次了,我深深覺得這兒的變化真的很 快,一眨眼的工夫就變了,很開心我們在這個時間點上我們來了,也希望跟當地的朋友有多多交流有多多對接的機會,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給我們寶貴意見,謝謝大 家。


主 持人:各位朋友,我們今天的座談馬上開始,先請幾位來進行座談,跟 我們台下的一起來互動,先請張理事長坐上來。再來是史南橋先生。方繼買董事長。束尊董事長。黃振董事長。還有來自蘇州的兩位,孫董事長跟張惠平院長。我簡 單的先說一下大綱,第一個是海峽兩岸室內設計行業的差異何在。還有裝飾企業對臺灣設計人才的評價與合作的經驗談。還有臺灣室內設計人才前往長三角發展應該 採取什麼方式為妥,比如說創業還是應聘還是個案合作?這個有很多的方式都可以考慮。還有就是在目前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大陸裝飾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為 何?大家先講一段,接下來再看看聽眾有什麼意見,可以再互動一下。


史 南橋:我前天從臺灣回來,我臺北還有客戶,大家請原諒我的聲音,今 天早上起來嗓子啞了。我認為兩岸之間在室內設計的差異最重要在於市場大小的差異,確實在臺灣來講是多了一些豪宅,臺灣能做的最大的設計企業是做辦公室的, 做私人的住宅太多,做私人住宅沒有辦法把企業做大。大陸這邊市場足夠大,所以在中國大陸行業叫做企業,在臺灣來講行業很少是叫企業的,都是工作室。中國大 陸的市場大,應付市場的時候你必須得準備更多的人手,更多層面上的照顧,因為更多人手發展出來了你的管理,很多情況下你發展起來以後你會開了展廳,發展到 傢俱等其他方面去。在中國大陸這邊所謂的企業的形態我認為不是單一的一種,因為像這邊發展最大都已經上市了,是帶著工程一起做的,因為有這樣的市場必須跟 著企業化運作,甚至更需要在資本市場上取得資金做更大程度的發展,所以這邊確實是企業性質的一種形式在運作,但反過來講我的情況又不一樣,我是完全不做施 工的,在臺灣我都做施工,人家說臺灣做施工為什麼到這邊不做施工?這個跟我最初來的面對的情況有關係,在臺灣我們每個設計師底下都有自己成熟的工班,彼此 之間的信任彼此之間的配合,到足夠熟練的程度,可以把一個施工接下來,他能夠很好瞭解你的意圖,以達到更好的結果。大陸這邊我沒有掌握好,臺灣有很好的工 匠,有很好施工精密度的標準,我們培養出來這樣一些工班你就能把這個接下來完成。到這邊我所有承包工程的情況最後都是拿設計費賠工程款,因為做出來的結果 都不能接受,然後拆掉再重做,因為施工的情況跟臺灣不一樣。在初期的情況我們定下自己公司內部的標準,我們絕不承接施工,包括在上海我自己家都做了一年才 做完。當你承包了工程以後就變成工頭了,因為業主會跑到這邊跟你講這個牆面不平,你既然承包了你就得面對,你跟業主到工地的現場那感覺是很痛苦的,那時候 你不是設計師,你已經變成領班了,你要面臨各種的狀況。很多業主問我這樣的問題,我都這樣回答他。我們臺灣工人的工資大概是這邊工人的10倍,不少業主跟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我跟他們報了價以後都打了退堂鼓,都沒有成。這邊工資也在逐步提高,從早期的50塊一天,200塊一天,到現在也許到300塊人民幣一天了,當這個離標準接近的時候就可以了。如果調臺灣工班來的話效率是這邊的兩倍,這邊的價錢也許是臺灣的1/3, 這樣其實已經拉近非常多了,這邊工班在我這麼多年看下來,所有國際五星級大酒店全部是用這邊的工班,這邊工班相對來講也有非常多的進步,這邊工班進步統統 不在我們設計公司手上,他們是加入更大的工程隊裏面,假如要比較簡單的說兩岸行業的差異,臺灣我想絕大部分是以設計施工,但是是工作室的形式,臺灣設計的 也有,施工很多設計師也有成功的。在這邊企業,更大的股票上市的公司有幾百個設計團隊,可能有上千個他去做整個工地管理的,這種規模是臺灣比不了的。如果 說講怎樣競爭,怎麼跟幾百個人的團隊競爭?我當時來就有這樣的懷疑,當時我競標一個建築設計的案例,後來我們得標了。你面對一個巨大團隊的時候你能不能打 敗他們就看你是不是用了所有的精力,要努力付出更大的精力才可以取勝。我覺得在哪邊都這樣,你既然從事行業就不要怕辛苦,你必須要把心力和心血投入下去, 這樣才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這是我的個人看法,謝謝。


主持人:謝謝史南橋先生,從他的這一段話大家可以了解說他為什麼只做 純設計不帶施工,其實我知道他周圍很多朋友都勸他說,你業務這麼好應該要做施工,這樣賺起來的錢才多,但是聽他講,他原來是有這樣的原因。從他身上也可以 看到我們臺灣設計師的工作態度,非常投入非常認真,現在雖然量很大,基本上他每一個項目都是很關心,這是值得我們欽佩的。下面找束尊,他旗下有我們臺灣設 計師大將,他的執行總監就是臺灣的,他跟臺灣設計界也保持非常密切的干係,他的執行總監目前杜先生原來就是在臺灣的(杜文正)事務所工作的,接下來請他談 談。

束尊:拿著黃小石的提綱,我順著提綱聊,行業的差異我不知道。第二 條,大陸裝飾企業對臺灣人才的評價,我不知道其他企業怎麼評價的,和臺灣設計師合作有十年的經驗了,合作這十年來除了現有團隊裏面的同事,也合作很多的, 認真做設計,把設計當事業,愛這個行業的設計師普遍還是很認真的。但是還有一些不好的,現在大陸開放比較多,這幾年臺灣設計師在中國的口碑有些往下走,有 些原來不是做設計的,對設計一知半解的,是在臺灣做工程的,他就來做設計師。我覺得來中國發展的設計師剛剛黃小石先生來講是晚一點,其實我覺得一點都不 晚,人家有大把的機會,隨著生活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業主要求會越高,現在進大陸正是時候,一點都不晚,因為需求都在提升。臺灣設計人才前往長三角發展應該採 取何種方式為妥?我覺得創業才進來的設計師應該想一想,最好找一些大陸有經驗的人合作,合作團隊裏面好的設計師往往對商業環境判斷是非常不準確的,很多臺 灣設計是在中國做的很多提案都是快簽單了,兩三年下來大家受傷很嚴重,可能業主只是想要一個提案。創業需謹慎,要找一個有經驗的合作。第二就是應聘,在我 們公司平臺上我們有一個合作的經驗,叫公司內創業,就是應聘的概念,我們很多年前就設定設計師合作制,大家上班是彈性的,鬆散型的管理。大家在某一個階段 選擇可信度比較高的公司,經營企業內部應聘這樣的工作,至少在第一個年頭第二個年頭更好一點,至少先熟悉一下大陸的情況,需要一個磨合。至於個案合作,這 個蠻多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個案合作,個案合作如果只是做生意沒問題。宏觀調控政策影響下,大陸裝飾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是怎樣?以後的住宅部分會越來越少, 這個應該是未來的。但是這五到十年來這個行業還是有很長足的發展,歡迎各位臺灣設計師能夠到上海來發展,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


主持人:感謝束董的這一段話,給了我們寶貴的建議。接下來要請方董來談一下,你對這個問題有沒有思考。


方繼買:我今天講一講大陸目前裝飾行業的現狀,市場的一些情況,可能對大家有一些啟發,大家知道大陸裝飾市場可能非常龐大,大到什麼程度呢?我們今年室內裝飾大概突破2萬多億人民幣,我們行業裏面第一名上市公司營業額去年是101個億,而且是以50%的速度在增長,這種速度是非常快的,這種行業基本上發展到20年左右,臺灣我去了很多次,應該這20年左右臺灣基本上是處於相對比較停滯的發展,臺北20年前和現在的臺北應該基本上是接近一致的,可是我們看到大陸的這20年, 上海的浦東從一個農村變為現代化都市,裏面建築和室內裝飾這塊都有蓬勃的發展。剛才幾位大家都說了,我們現在進入大陸都不晚,實際上大家進來已經很晚了, 像我們史先生他進來的時候就非常好,所以我覺得史南橋先生不光設計做的好,眼光也是非常好,如果我們現在還不進來的話可能更晚了,這就更沒機會了,所以我 覺得我們做設計的臺灣的朋友,如果你想好了,我相信你儘快還是要進入大陸這個市場,這個市場是非常龐大非常誘人的市場。


我們市場有很多特點,我們有一些純做設計的,有一些設計和工程都做 的,現在很多都是設計和工程都做,這樣體量比較大,但是慢慢的趨勢我相信可能越來越往設計公司和工程分離的方向走,這種趨勢已經逐步的往這邊發展,因為畢 竟管理設計師和管理施工隊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公司也是碰到過很多問題,我們管理工程隊是非常嚴格的,組織非常嚴密,分工非常細的。管理設計師我們是有 很多創意,他有沒有上班,有沒有加班,我們都不知道,我們在設計這塊獨立的傾向會越來越明顯,上海是非常大的國際性都市,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而且本地的 運營成本也越來越高,上海都市適合全世界各地優秀的設計師到上海這邊來,以上海作為一個平臺,往二三線城市發展業務,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都市,完全可以從 生活上面,從教育、醫療,以及各個層面都適合國際化人才來進入,在這裏面安營紮寨,做二三線城市的生意。剛才大家談到宏觀調控的事情,大陸的經濟跟臺灣可 能不太一樣,我們經濟高峰的時候是非常高,熱的不行了,降降溫潑潑水涼一下,過一段又會燒起來,這兩年宏觀調控對住宅影響很大,但是對二三線城市影響還不 是很大,我們在做上海公司基本上都有一種思路,以上海作為一種平臺往二三線城市發展業務,總體來說目前大陸更多機會在於國際化的一些優秀專業人才到上海 來,通過上海這個平臺去學習、工作、交流,做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的機會,這個地產的機會非常驚人,我們去跟很多二三線城市,甚至是四線城市交流,他們請了 很多規劃大師都是非常優秀的,請的建築和室內都非常棒,這一點是大陸跟臺灣有區別的地方。大陸市場決策層是非常敢想敢幹的,三線四線城市一旦確定要拆掉, 那就是大手筆的,把這幾十公頃的地方全部拆掉重新規劃重新做,這裏面商機無限,在座設計師朋友,如果你真的夠水準有能力,你願意做挑戰,那麼你趕快進來, 你進來總歸是有難度有挑戰,你找黃先生,他都知道,他推薦的公司不會差到哪去,也可以問問史南橋先生,更多的瞭解大陸市場。我們可能路徑不一樣,但是從哪 里來是一樣的哪里去也一樣,希望大家相互交流切磋,希望大家加入我們的團隊,為我們國設計發展做出貢獻。謝謝大家。

主 持人:謝謝黃董事長,他應該是對臺灣設計師持非常正面的鼓勵,歡迎 大家趕快來。黃董事長的公司裏面我最起碼知道他好像引進了臺灣的一種人才,看風水的,有一次我到上海電視臺,有一次有對談的,是做風水的,他的名片一掏出 來奧邦設計。看起來風水也是我們相關行業之一,可能會跟著設計一起發展。接下來請上海進念的黃振董事長講幾句話。


黃振:還是圍繞大家感興趣的問題談一下,一個大家都非常奇怪,剛才我 們史南橋老師也講了,為什麼上海和臺灣不一樣,為什麼是企業式的不是工作室式的,這跟體制有關係,原來我們這個行業所有企業都是國有的,隨著改革開放以 後,其實我們施工也好設計也好,剛剛才允許辦私人的企業,原來的所有的資格管理全部由國家企業來做的,所以現在一些民營企業還有雷同像國有企業這種發展趨 勢,這可能是企業初級階段的一種形態,不像我們臺灣地區可能所有的都是民營的所有都是個人的,所以在體制上有根本不同,我是這樣理解。還有一個是關於臺灣 設計師是不是這個時候還應該到我們上海和大陸來發展的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上該經過了快速發展的10年,每年大概在3000萬平方左右的新建住宅,按100平方的話每年近30萬 套。接下來我們上海提出了一個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十二五”規劃後五年大概也有五十萬套,這個是政府投入,所以總量來說我認為是非常大的,而且這個數量史 無前例,我覺得再也不可能世界上哪一座城市在這麼短時間內有這麼快速的發展。以後再有這樣的快速發展也是不允許的,不管從資源的角度,還是從科學發展的角 度,都是不允許的。那麼是不是我們設計師沒有發展空間了?我不這樣認為,我們上海還有45億的存量房,是住宅這些,按810年重新裝修一次的話,新的一波創新裝修高峰馬上就到了,而且原來第一次裝修的時候往往留下的很多作品和施工都是非常爛的或者是有問題的,那兒現在需要的第二次裝修和第三次裝修需要好的作品好的設計師好的施工團隊、工藝、工班,真的有本事的你要做作品的時候到了,如果像10年前那一波掙錢的那就要考慮了,因為公司已經這麼多了,我們上海是吸納全世界設計師的一個平臺。希望我說的話能給大家提供見解。

主持人:黃董事長的看法我非常認同,我想室內設計跟建築最大的不同,室內設計的週期相當短,即使是裝修好的房子經過了7年到10年可能都要裝修,比如說你這個家庭裏的一個兒童房,剛開始的時候是沒上小學的孩子,環境不一樣,到了初中成長期對房間的要求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他改造的週期肯定是710年, 這個應該是不會衰退的一個行業,不像建築,有些建築事務所在桌子上畫了兩年的圖沒有一件是被蓋起來的,這個是完全不一樣的,我還是對室內設計行業的前景看 的很好。接下來請上海一塊老招牌,上海榮欣裝潢,現在我們請他的陳董事長講一下。大家都知道金螳螂,他以前是做酒店工程裝修為主的,這塊現在衰退了,但是 他每年營業額倍增,因為他切入了一塊跟地產商合作的精裝修的市場,這塊市場細分了以後真的是很大。上次我們也請教過陳總類似的問題,可能今天的問題不一 樣,請陳總發表一點意見。


陳國宏:我來晚了,不好意思,沒有聽到前面幾位高手的發言,真的很遺憾。我很願意跟大家交流兩岸的合作感悟。也許今天我能講一些真正來自心靈深處的話語。


大家知道10年我在王老師黃老師的帶領下,在我們史老師的推薦下我搞了一個40套 的實景樣板房,其中港臺設計師,尤其是臺灣設計師佔領了主旋律,通過這次合作以後使我對設計的理念有了一個飛躍的提高,我在中裝協當副會長,跟港臺設計師 做比較之後我們真正發現國內的設計師原創的太少,抄襲的太多了,總得來講根基不夠深,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尤其是我們臺灣的設計師,他們的設計首先來自於生 活。比如說我看到的裏面有很多,他們的設計你看到是非常漂亮的背景,同時他們每個細位的部件都是有道理的,比如黃老師的房牆上的花紋是一個燈光,背景雕塑 的空間是一個造型,首先是有一個擺設的地方,包括牆角的邊上可以創造一個空間,同時裏面又可以放花紋,包括木門的隔斷是非常好看,都是有功能性的。我後來 拿我們的設計師專門做過一次比較,看了我們的房子,比如我們有些設計師牆上做的很花,我跟他講你除了好看還是好看,沒有作用,而且你這個好看沒有出處沒有 來源,你為什麼這樣做?說不出道理來。相比之下我們臺灣設計師做的比較好,比如史南橋做了我們裏面最厲害的一套,有些人做得不怎麼樣的時候我會帶他去看 看。很多設計理念都非常大氣,總的感覺他們更專業功底更好一點,包括史老師的弟弟,60平米的房 子 做成了四房兩廳兩衛,由此我想到了什麼問題,我們這個組織架構是有問題的,我們現在設計師是單打獨鬥,你整天在工地,整天在接待業務買材料,你根本沒有時 間探討和學習思考,相比之下這些大師們他們的組織架構比較合理,我看很多大師是用在思考上,下面資料有資料的人,圖紙有圖紙的人,所以他們能把這個做的更 大。我認為臺灣設計師跟港臺的設計師在大陸的春天才剛剛到來,接下來的市場80%將可能走向工業化和產品化這個是我們佔有的,但是20%的 高端這塊市場我們不是他們的對手,這些年非常遺憾,我們大陸尤其是上海做了那麼多高端建築和室內設計,真正是我們自己設計的不多。整個來講,我覺得我們原 來是偏重於施工,我們是不太重視於設計。今天從創意人才角度來講,其實我覺得我們內地的人要擺正心態,我們要放下架子,我們在組織結構上在定位上,如果要 想真正能夠和時代與時俱進我們還要做很多反思。我就談這些。我們黃老師那裏有非常經典的作品,一套是棕色的,用的是西方元素。一套是青花瓷巴羅克,把中式 的元素和西方的,中國的青花瓷和西方的巴羅克結合在一起,都做的非常棒,非常好。


主持人:我要非常感謝陳董,他給我們臺灣設計師很大的機會,在2010年的時候辦了一個成品屋的設計大展,這個展覽是2010年 第一屆上海國際室內設計節的重頭戲,是最重要的一個亮點,那麼這個東西當時都是陳總他提供所有的經費,所以真的是非常大的手筆,所以我在這邊要特別感謝 他。我們先聽大陸的朋友怎麼看我們臺灣,接下來要請從蘇州趕過來的兩位,第一位是孫董事長,我覺得很奇怪,中國裝飾企業的兩強,像工裝做的最出名的是金螳 螂,是在蘇州,家裝做的很強的很出名的是旭日,也在蘇州,蘇州可能對於裝飾企業的發展是不是有什麼秘密,但是我想要請孫總他現身說法一下。


孫 有富:我不是從事設計的,我腦子裏全部思考的是人性、組織和經濟, 如果讓我來談,有可能我的視角跟大家不一樣,我是從一個完全外行的人談這個行業。如果從外行人談這個行業首先有一點,我們設計這個行業,我們在一百年兩百 年之前更多是為富人服務的,那時候在三四百年歐洲的大家從解決溫飽然後到了小康,大家就有一些追求,這時候我們就為這些人提供服務,但是你發現歐洲三四百 年藝術應用史在中國是不能用的,在這個時候中國近一二十年從極其貧困發展到今天才用了二十多年,這是不可想像的,我們的設計不一定為要為富人服務,而是為 大眾服務。我們國內這幾年經濟增長很快,20年比得上歐洲的400年, 但是我們設計人才成長不是那麼快,目前設計師傅提供的服務能力跟經濟的發展、人對生活需求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我們的設計想法跟做法跟臺灣、歐洲都是不同 的。我認為設計師對這個行業的理解要有個很重要差異化的理解,就是產業化的思維,專門做設計,把設計做的很好,這樣只能滿足整個需求的3%,更多道路一定是把你的藝術跟產業更好做充分的嫁接,藝術跟產業形成利益共同體,這樣才會更快速適應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人們對生活需求的發展。我相信以後大部分設計師,或者50%60%的 設計師更似乎走這個成長路徑。還有一個是真正差異化專業化的思維,設計師搞設計的為什麼要分呢,站在你的角度上講是沒有必要的,但是你要影響這個社會,能 夠更好的供需社會大眾,你必須要細分,把做這個跟整個設計和產業到相關配套嫁接非常完美的時候,那就會做的更好。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孫董事長,他主要是站在企業的規模,特別是產業化系統化的角度去做。我這邊透露一下他的秘密,他這個公司一個月就可以做完1000套的公寓,這個在臺灣是不可思議的,我去過他的公司參觀過,他有一支數量龐大的工程鐵軍,都穿著制服,好像是一支軍隊,我印象非常深刻。接下來請朗譽別墅設計研究院的院長張惠平,他本身就是一個學校的老師,他在這邊肯定也有他特別的領會,我們請他來說幾句。


張 惠平:我們室內設計師現在這種生存模式有兩類模式,大部分的設計師 可能會去走跟產業結合的路子,像史老師這樣工作室的模式也是不少的,這個行業市場很大,蛋糕很大,但是這個行業我從來不說他是一個很幸福的行業,真的很辛 苦,做設計的設計師哪個是不辛苦的我看是沒有的,我經常對我的孩子講,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接爸爸的班吧,真的很辛苦。這麼一個職業如果說一旦我們跟客戶感 情一溝通以後,那就纏住你了,他對你很信賴,什麼事情都纏著你,所以為什麼這種工作室的不適合去做施工?我想這個原因也是很重要的,施工這種模式適合於企 業家去做,像我們孫董他思維模式跟我溝通的時候我跟他也經常有碰撞,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是企業家,他是對施工有興趣,剛才我們陳董也說了很多,大家說的 現在顯現都非常明顯。我覺得既然盤子這麼大,大家都可以來做,臺灣設計師到大陸來做最好的工作模式是什麼呢?自己要有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是要本地化的,要 不然的話你會自己很累,也就是說你本地化有一個團隊來給你進行一些具體的消化,我們這些時間是在做這個案子策劃的挺多,那麼這樣的話你才可能把這個量做上 去,才不會這麼辛苦。另外一個,剛才陳總說,我們大陸一直沒有很好的原創,這個很冤枉,是因為大陸對設計師的成長來說不是太有利的,比方說現在很明顯,像 我們黃老師這個形象在我們大陸,設計費是由他可以說的,但是我們大陸的有很多設計師設計費是由別人說的,大陸的設計師大陸的設計團隊更需要像國際化的合 作,或者跟臺灣設計師的合作,臺灣設計師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呢?第一,他的工作態度和敬業態度,這個沒話說,有一個最重要的方面,他們對材料、設備配套的這 種經驗和管道比大陸設計師強得多,他們有資源,他們臺灣的市場開放得是比較早,所以相比之下,他們的設計師來處理這些問題很熟練,那麼相比之下大陸有些材 料有些設備的選擇上面設計師有的時候還不熟悉,所以我分析我就說,我們實際上現在設計師到大陸來做是不晚,因為城市化的進程按照國家的政策來說最起碼還有30年的歷史,那麼也就是說,城市化進程沒有完成之前室內設計師還是有飯吃的。謝謝。


主持人:謝謝張院長,他其實在朗譽當中他有一個合作的模式是很好的,推出所謂的1+1設計服務,1+1就是說他有一個臺灣設計師當顧問跟本土設計師做一個很好的結合,等於境內和境外的設計人才同時為客戶做服務,這種做法目前在朗譽已經開始實施,我們12號會有排一個行程到朗譽參觀的,到時候大家可以體會一下。最後請臺灣的張女士談一下,為什麼剛剛排到最後呢?希望她多聽聽我們大陸裝飾企業的看法,聽下來基本上還是覺得臺灣設計師來國內還是有春天的。接下來聽她講一下。


張 紫嫻:很開心我們這一趟我們終於來到大陸來到上海這樣全球化的都 市,更要謝謝黃老師,這一趟我們真是搭上車了,在這邊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大中華這個團體,說實話臺灣真的不大,但是市場比較大,我們在臺灣的設計師,以臺 北,是我們當地最大的城市,人口很密集,設計師也很密集,大家都想我們是互相競爭的,可是要跟大家報告一件事情,我們已經踏出了這樣的競爭了,雖然我們各 自有各自領域,各自有各自頭上一片天,我們今天是手拉手一塊出來的,我們是一個團隊,也是一家人。如果今天我們做的不夠好不夠精彩我們也不敢出門,出門不 是看看這邊有沒有大鍋飯可以吃,真的是要把我們的經驗拿出來跟大家分享,我們在臺灣有很多鍛煉,這樣的鍛煉讓我們知道怎麼發揮頭腦裏面的東西,不再是貼貼 弄弄而已。我想跟大家分享匠、師、家,這三個階段不太一樣,工匠他的工作是要把手工做好,把他的工夫做到位,那設計師他要負責的是頭腦裏面的東西怎麼樣找 到好的工匠,把它給完整呈現,這是很重要的重點。那今天我們這些設計師們來,我們也是希望能夠這樣子,在臺灣或許從早上7點 多鐘開始打扮自己,到出門到今天所有工作完成已經三更半夜了,累的趴到地上,真的是辛苦,這個辛苦背後是什麼?我們要徹徹底底每個階段都不放過,我們要把 頭腦裏面東西落實到工作層面上去,不要讓錯誤發生,這真的是很累。再談到藝術家好像跟設計師也有關係,因為我們就在發揮我們的藝術,我們跟藝術家最大的不 同是,藝術家的路很窄路,非常不好走,等到成名的時候,不一定自己能夠看到,看得到你的大部分都是別人,我們這群設計師們我們是現在,就在當下,我們要創 造就是當下,我們要創造就是自己看得到,別人也分享得到,使用得到享受得到的,這一趟過來,我希望跟在座各位跟全國人民有一個共用,就是我們頭腦怎麼來開 創,我們來這邊不是要建造,那樣太辛苦了,但是我們也要看一看。我常常跟設計師說,當客戶對你有要求的時候你就有成長了,同樣一棟建築物裏面,千百戶人家 格局大同小異,了不起四個格局五個格局,在這些既定的規範裏面,你怎麼樣讓我們的作品跟別人家不同,這就是創意了,這才是今天我們設計師真正有價值的部 分。企業家管理的可能有財務,可能有資源、人力,但是還有一塊叫做智慧,那智慧的部分要管理的不是人,而是在頭腦裏面的東西,今天在臺灣也一樣,實際上我 們自己的工作人員裏面有很多的設計人才,那這些人才你要管他,比登天還難,管不了他的,他在發呆的時候沒人知道他在幹嘛,只有他自己知道,要很現實把他拉 回來,要交卷了,明天就要談案子了,常常要臨出門了,包包拎起來那一刻他說我有一個想法,這樣要不要等?要的,常常好的想法就是出自於那個時候。這些人非 常難管理,管不了,可是他們頭腦裏面東西都是寶,我們也希望有伯樂發現我們,我們也好比是千里馬我們也是伯樂,這就是怎麼讓彼此我們真正能夠找到我們要 的,我們也希望我們是被欣賞被開發的,是被可以好好善待的。這個是設計師共同的心聲,人總是有基本的需求,今天吃飽穿暖之後就會想我還可以怎麼更好,我們 今天是朝怎麼更好這條路一起邁進。就講到這兒,謝謝大家。


主 持人:臺灣設計師如果談項目的時候,談一談有時候會談到哲學去了, 室內設計其實就是在談什麼呢?處理生活問題的一種智慧,這基本上是臺灣設計師經常思考的問題,張理事長她要強調的就是這一點,外國人為什麼會把中國變成一 個血汗的工廠,是因為他拿一個東西要你報價,然後他拿著報價到別家公司去問人家,就一直這樣問下去,最後弄得只賺了幾毛錢,真的是競爭壓力非常大。我們要 整合行業,讓各家的報價都大同小異,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們設計。最後一點小小的時間留給來自義大利的Mr. Sergio Tarantino,請他講一下。


Mr. Sergio Tarantino
: 非常感謝黃先生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跟大家有這樣一個交流,我在開始建築師生涯過程當中第一個專案是做一個影劇院的設計,做一些擺放方向性的概念。我所進入裝 飾行業也是通過影劇院這個時間以後進入的。在來到中國之後我也在我的一些裝飾設計中所運用到當時在影劇院裏面所經常擅長的燈光以及聲學,並將其運用到普通 住宅、商業項目以及娛樂項目之中。我是一個義大利人,工作在加拿大,學習在美國,一生都是在旅行,最終是有這樣一個機會來到中國。到中國是我最容幸的一個 機會,可以與這樣一個有著古老文明的文化有一個交碰,真的是非常容幸。在臺灣有很多中國古典的元素,現在這樣一個元素也在和我們中國大陸在進行一個碰撞, 我也希望有這樣的機會更加多的探索到這樣的文化。同時借此機會想感謝黃先生邀請我在這邊做一個簡短的發言,以及在同濟建築院的發言,以及發表了一些個人的 文章。謝謝。


主 持人:他是一個很認真的設計師,他的作品分散在很多的地方,包含東 南亞、泰國,很多地方都有,他很希望和我們國內大家來做合作,我相信將來也許大家有需要,可以跟他多多合作,因為他的設計的確是很不錯的,因為我曾經請他 演講過,非常仔細看了他的作品,做的非常好。因為我們今天下午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節目,國內設計流行趨勢的會議,我們大概會請六個國際的人士到喜馬拉雅酒 店做演講,這基本上是每一次上海國際室內設計節的重頭戲,我們會聽到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聲音。今天本來我們想要開放時間給大家交流,但是看來沒有時間了, 你們如果有什麼話想講,可以跟當代設計合作,我們會把今天的會談的整個過程報告出來,來不及講的就直接給我們說,我們這邊有準備簡單的自助餐,大家隨便 吃,吃完以後我們就趕到喜馬拉雅主會場去,謝謝大家。今天就到這裏。謝謝。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delinHoratio&aid=6353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