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假如西醫沒有體檢,會有疾病嗎?
2023/04/10 09:47:22瀏覽3330|回應3|推薦4


假如西醫沒有體檢,會有疾病嗎?

一位鄰居大爺,53歲的時候被檢測出血壓高,低壓95高壓160,醫生建議必須服用降壓藥,否則血壓高是非常危險的後果就是冠心病心衰或者心血管疾病。這位大爺聽了嚇壞了,血壓高了,趕緊聽醫生的話,吃降壓藥,吃了三年。再去體檢,發現尿酸超級高,出現了痛風,胃也被檢測出胃炎,冠狀動脈也出現一定的堵塞。

鄰居大爺很納悶,醫生你告訴我我血壓高要吃降壓藥,不吃的話就有冠心病,為什麼我吃了也出現了動脈粥樣化還有痛風。醫生也很納悶,高血壓往後發展肯定都是心血管類的疾病,這個我們也無法控制,降壓藥屬於屬於西藥,西藥對肝腎功能都有一定的影響,這個都是正常的!

鄰居大爺更納悶了,那我的高血壓現在也沒好,白白吃了三年降壓藥,現在又多出來三個病!醫生說,這些都是體檢檢測出來的,我們只負責診斷開藥,但是病情的發展並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

鄰居大爺問,那高血壓能治好嗎?

醫生:治不好,只能通過降壓藥控制!

鄰居大爺:治不好為什麼要控制?

醫生:不控制的話後果可能就是心血管疾病或者發展至心衰等!很危險!

鄰居大爺:控制了就不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心衰嗎?那我控制了,為什麼還是出了這些毛病!

醫生:都是這樣的,高血壓最後發展都是這樣!

鄰居大爺無奈的走了!

假如沒有體檢,就沒有血壓高與不高這種說法!那醫學會超另外一個方向發展嗎?

體檢行為如同網魚

北京的一位名中醫任啟松老師曾說過:

對疾病的恐懼,會誘導每個人都想要定期體檢不幸的是,所有的人都很享受這種“誘導”,進而心甘情願地成為“指標或資料不正常的人”,亦可稱為“非健康人”。

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一位同學,去年體檢的結果是骨質疏鬆,醫生告訴她,她的骨頭疏鬆的程度相當於70歲的老太婆,不小心摔倒的話,就是粉身碎骨了。

這還得了,儘管我同學才40歲,但被醫生嚇得雙腿發軟,似乎已聽見了自己骨頭馬上就要裂開的聲音。

醫生給開一種名為Fosamax的治骨質疏鬆的藥,要她服三年,並要定期檢查。

同學堅持吃藥三個月以後,得了嚴重的胃病,每天晚上要吃大量的零食,否則就胃痛,更可怕的是,晚上要用很高的枕頭睡覺,否則胃裡的酸水就往嘴裡湧。

同學上網一查,發現Fosamax這種藥對胃有很強的副作用。藥不敢再吃了,又擔心骨質疏鬆影響將來的健康,便天天走路曬太陽。

第二年複檢,骨質疏鬆的指標正常了。

給她開藥的醫生很得意,還以為他開的藥治好了我同學的骨質疏鬆。我同學生氣地告訴他,自己只吃3個月的藥,現在已患了嚴重的胃病,那位醫生若無其事地說,那我現在幫你治胃病。

同學這次聰明了,問Prevacid胃藥有什麼副作用,醫生說沒有。同學不相信,一定要弄明白胃藥對身體的傷。那醫生最後無奈地說:“要說副作用的話,此藥會引起骨質疏鬆。”

我同學聽後幾乎暈倒。這個故事絕對比趙本山演的小品“賣拐”精彩。

如果我同學不多長個心眼,再服那位醫生開的胃藥,這輩子還有解套之日嗎?

西醫是"研究疾病"(而不是研究健康)的醫學,所以西醫想方設法要在我們身上找疾病,體檢就是最好的手段。

德國從1989年10月開始有了全民健康檢查,兩年後,健保醫生提出自傲的資料:受檢者中,只有43%檢查結果沒病;其餘57%從而落入醫學大網。因此隨著檢查項目的增加,患病風險群的比例自然也跟著提高。

杜塞爾多夫的烏偉海爾醫生預言:“可以預見,再過幾年,除了沒參加健康體檢的人以外,幾乎沒有人是健康的。”

我對英國作家赫胥黎的“醫學已進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這句名言感同身受。

中醫是研究健康的醫學

當我明白西醫的宗旨就是變著法兒找我們的“病”,變著法兒掏我們口袋裡的錢,變著法兒讓我們長期依賴他們的藥物這些伎倆後,我怕而遠之,我開始接觸我們的中醫文化。

發現傳統的中醫恰恰與西醫相反, 是勸我們少吃藥、多鍛鍊,儘量調動我們人體自身的修復功能,少花冤枉錢。原來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醫博大精深。

隨著我對中醫的瞭解,我發現中醫才是研究健康的醫學。中醫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整體觀念。所謂整體觀念,就是不孤立地看待局部的病變,總是從人體的內部聯絡、人體與外界的聯絡中去認識它。

在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療規律的時候,中醫不用分解的、打開來看的方法,而是把人體看作是一個整體進行仔細的觀察、詳細的記錄,從大量的臨床現像中總結規律,推導人體的內部聯絡,這也就是"黑箱理論"方法。

"黑箱理論"方法放在日常生活中,就如同買西瓜。

不懂西瓜的我,每次只能買切開的、看見瓜瓤是紅的才敢買,但這也不能保證買回去的西瓜是甜的。可是我有位朋友,只要把西瓜抱到耳朵邊拍一拍,彈一彈,再看看瓜蒂,就能斷定瓜的質量,幾乎從未失手。

挑瓜如同中醫摸脈,靠的都是經驗。不會挑瓜的我,就像西醫治病,要眼見為實,要確認瓜的內部組織是否OK,否則堅決不買。 (就差細胞分析和化驗了)

很多時候,西醫在治療完我們的一種病後,又會製造出另一種病來

22歲的外甥招工時體檢出肺結核,當地醫院免費提供治療。然而3個月後,醫生要求他服護肝藥,又過兩個月後,再要求他服護腎的藥。先不說每月四五百元的護肝護腎藥要自費,可怕的是經過半年的治療後,外甥渾身無力,上樓喘氣,失眠納差,臉色泛黃。這哪是一個年輕小夥子所應有的健康狀態呀!一點精氣神都沒有。

肺結核還未治好,肝功能和腎功能又在遭受破壞,這種治療與殺雞取卵有什麼區別?肺結核的指標是符合標準了,但那是在犧牲肝腎功能的基礎上獲得的。

所以西醫治病,中醫治人。中醫在辨證施治時,不會侷限在“症”上,而是通過“四診”後宏觀地分析和研究“證”,再做出判斷,然後是“綜合治理”。

自己的健康自己主宰

大家都知道,體檢出來的資料和指標只代表我們體檢時那一瞬間的身體狀況,它是死的,是靜止的。但生命是動態的,氣血是動態的,人每時每刻都受“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的影響,一週前的體檢結果不能說明一週後的身體狀況。

“人不可能兩次同時踏進同一條河流。” 那麼,人的健康狀況又何不是因時因地改變的呢! ?

我有一親戚,70多歲,年年的體檢指標都正常,比四十多歲的人還正常,卻在幾個月前倒在路上,腦溢血,至今躺在醫院昏迷不醒。還有更多的人上半年體檢還是好好的,下半年卻查出腫瘤,且一確診就是晚期。

有多少幸運者能如西醫宣揚的那樣“早檢查, 早治療, 早康復”?

又有多少人不是“早檢查-早治療=早痛苦-早死亡”的?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去接受這些指標給我們的種種的負面資訊和心理暗示?

綜上所述...

我們為什麼不相信人體自身的修復功能和自癒能力

https://freewechat.com/a/MzU4ODAxMTUxOQ==/2247486162/2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i127&aid=178861211

 回應文章

一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26 04:36
你的身體有自癒的能力你知道嗎?

每個人身體裡都住著一位“神醫”,可卻一直在被你毒害!

據德國健康期刊《生機》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人體自身有能力治癒60%至70%的不適和疾病。

科學家目前已經解開了機體自愈的一些秘密。當人有不適或生病時,身體可以從自身的“藥田”中找到30至40種“內藥”來對症治療。

這種治療過程是由激素、免疫細胞和抗體等因素綜合發揮作用的。


一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15 01:47

為什麼西醫的研究重點是“疾病”而不是“健康與預防”? 他們制定“定期健康檢查”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首先你要挖掘“偽醫療系統”的由來是什麼,它是為了服務他們的主人而建立的; “為一般公眾服務”的理念從未進入或告訴過醫學院的學生,“$$$$”是擠破頭也要拼進醫學院的主要動機。

你認為他們中有誰有“為群眾服務為上”的至高理想嗎?呃..例外可能是百萬分之一的醫學生, 無論是藥廠還是醫院,錢權錢,才是高競爭力的源泉<--最可悲的是,這已經是西方醫學界的共識/常識了。

如果你是一個“打從心底幫助病人”的醫生,那你不僅稀有而且珍貴,說不定也是個怪物(不在乎錢的醫生?! 詫異)。

一丁(Uni127) 於 2023-04-15 01:47 回覆:

“偽西方科學醫療系統(打壓人體自然療癒系統)”, 為了服務他們的主人而建立的的由來: 

洛克菲勒家族通過建立和資助醫療協會接管了西方醫學,這是有據可查的歷史。

這些協會壓制傳統的自然醫學,轉而支持石油和化學醫學。

由於西方醫學在結構上長期以來都由「外科醫生將軍」領導的軍事組織,因此很容易通過控制其指揮結構來增設這一系統 - 這就是世衛組織、各種醫學協會和各種「外科醫生」等。

任何對指揮結構持異議的醫生都會被吊銷醫療「執照」,並失去獲得豐厚薪金。


一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10 10:44

中醫名家李辛:所有的病,都是這樣才來的(內附療愈的秘訣)

健康就是“平常”,還有“中和”

整個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就像是一個巨大的交響樂,跟天地這個大的交響樂一起走,走得平常中和,這是健康的標準。

生病了,其實就是被老天踢出去了。所以,病在古代叫做“失常”,病因叫“失節”,或者“失勢”。

一丁(Uni127) 於 2023-04-10 10:59 回覆:

那什麼叫健康呢?健康就是“常”。健康不是說你面色紅潤,精神飽滿什麼的,不是這些東西,也不是肌力多少,心跳多少……

“常”是什麼東西?與自己、與社會、與這個大千世界處在相對和諧的關係中,能跟著自然的節奏玩,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天氣熱,別人都出汗,你也能出出汗;別人走兩個小時不累,你也能走得動。但如果別人都怕冷,你還覺得熱;別人都困了,你半夜三點還睡不著覺,其實已經開始跟不上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健康的,這已經病得不輕了。

中醫眼中的病有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神”病。

神散,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這是一種。
敏感,容易被外界引動,動心、動情、動欲,自控力差,這是第二種。
平常生活中,睡不好,易驚醒,怕吵,怕黑,怕鬼,這是神弱。
神病嚴重了,形神分離,心口不一,表裡衝突,你跟自己不在一起了,言不由衷,甚至喜怒哀樂發不出來,或者發之太過。

比如說,現在很多綜藝節目都屬於“太過”,目的就是渲染、挑動情感爆發,製造痴迷粉絲,容易亂神。

還有“不及”。你該高興的時候卻要壓抑一下,習慣了,就真的高興不起來了。

太過,不及,都是失常。“當其時而無其氣”,也是失常。該高興的時候突然哭了。原本是傷心的,卻強迫自己堅強,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這是反常。

什麼是健康?健康就是“平常”,還有“中和”。所以,學了中醫就知道,“祝您天天平常”是最大的祝福。


以前老師教給我一個看病的訣竅:一個病,西醫不知道是什麼,中醫也看不出是什麼原因,你也不知道怎麼治的時候,怎麼辦?調常。

每次病人來複診的時候,要問他的生活狀態,吃喝拉撒睡,這才是中醫看病的基本指標。

吃得好嗎?睡得好嗎?動得好嗎?拉得好嗎?出汗正常嗎?尤其是慢性病,把他的這些基礎指標調到正常了,就意味著生機恢復,氣機趨常,這個時候,人體本身的生命力,就能把這個病給化解掉。任何病都是這樣。

現在有一個很大的誤區:有病就要根治,不停地治,一直治下去。

因此,病人甚至整個家庭會忘記正常的生活,沒有運動,沒有娛樂,沒有戀愛,什麼都沒有,只剩下緊張、焦慮地跟病魔做鬥爭。

這是什麼?失常。

你的鞦韆正在被人為擾亂,甚至停擺!這種情況,即使你有資源,能找到全世界最好的醫生,也是沒用的。

一個人要康復,必須進入真實有序的正常生活中,與萬物共沉浮、互交感的狀態裡,才能把病慢慢化掉。

所以關於養生和調理,真正重要的是儘可能地去找讓自己安心和舒服的狀態。

健康人也是這樣,要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方,與合適的人、合適的方式,做合適的事,這個就是養生。佛法裡叫“正行”、“正業”。

一切病先是“神”病

中醫認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後是氣病,再到血病,最後才到什麼呢?形病。

疾病先從生命無形的部分,即從精神、資訊的層面開始出問題;第二個階段,到氣的部分,能量格局和運行規律發生紊亂;第三個階段,到有形的疾病層面。

很多人的病,其源頭是某種很大的煩惱,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們無法解決的困惑。很多時候,病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去面對、澄清、解決。

為什麼儒、釋、道這麼重視“慚愧”、“反省”、“懺悔”,先得覺察到自己錯了,才有“知非即離”的可能。

心念一轉,神氣也就轉了,生命列車的方向也轉了。當一個人的身體有大病的時候,已經是生命列車的方向錯很久了。

但有一點一定要記得,信念隨時有機會轉回,信念一轉,神氣隨時有機會修正。

很多人對自己的生活、內心狀態、身心感受無知無覺,卻指望通過吃一把綠豆、幾根蟲草就能改變很多。

這個對簡單輕靈的小雞、小鳥還行,我們這麼大、身心這麼複雜的人,要靠它來改變,不那麼容易。

除非你是非常幹淨的肉體、非常清淨的心靈,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否則,一把綠豆是調不動你的,一包湯藥也不太容易做到。

《黃帝內經》裡有一段對話: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

黃帝問岐伯,當一個人形體破敗了,氣血也耗乾了,治療就很難見效,這是為什麼啊?

“岐伯曰:神不使也。”

病人的神氣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醫生也沒有辦法調動了。

黃帝接著問:什麼是神不使呢?
岐伯回答:“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馳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癒也。”

這段話大家慢慢思考,為什麼現在病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好治,可以從這裡找原因。

一切的源頭,在於無形的思想、精神,

然後才有了能量,

然後才化生為物質。

所有的病,都是這麼來的。

真正的養生是去感受自己

當一個人用“自己”感受生活的時候,是從他的內心出發,原點是自己,沒有錯位。現代人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什麼呢?

我們去求一個東西、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總是有很多遠大的發展計畫,一直思考,想得很遙遠。或者關注一個明星,唸唸不忘。不停地看這個看那個,或者不停地講話,不停地做事。

我們以外物為原點,那就會失去對當下的自己和周圍的感受。這個狀態在中醫叫什麼呢?是“形神分離”。

打坐安靜的狀態是什麼呢?是《黃帝內經》說的“形與神俱”,或者“身心合一”。

現在講營養,要吃得好,早上一個蛋,晚上一頓肉,對不對呢?小時候我們都燒過爐子,爐火的大小決定了你應該往裡面加多大的柴火,道理很簡單吧?

那麼,為什麼我們在吃的問題上就不明白這些道理呢?

你的爐火明明很小很弱了,已經沒有什麼消化力了,煙道也都堵住了,大便不通,汗也不出,也沒運動,你還吃牛排,還喝牛奶,只會增加肥料和堵塞,把爐火壓滅。

這些道理不需要通過學習醫學知識就能明白,都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常識,要在生活當中去體會。

體會吃什麼東西有什麼不同的感覺,有知有覺地去生活,吃了某個東西你感到不舒服,哪怕吃到第十次你才發現,也是有知有覺的開始。

合適自己才是最好的,不是去外面尋找一個外在的統一標準。

所以,在生活中要養成用心的習慣,去感受自己、觀察自己,然後至少知道:

一、吃了什麼東西舒服,什麼東西不舒服;

二、跟誰在一起舒服,跟誰在一起不舒服;

三、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會比較安心,或者反之,會睡不著、糾結和難過。

生活中時時刻刻留意觀察自己,就可以時時刻刻調整自己,這是真正的養生。

9 Simple Ways to Find Inner Peace and Live Authentically - Bit of Clarity

調柔身心

《黃帝內經》對養生和養神還有一個更高的要求——“恬淡虛無”,接近道家、佛家成就者的狀態。“恬”是安靜、安然的意思,帶著放鬆的、微微的甜美。

而電視劇裡常見的大喜大悲是相對偏執、失中、失守的狀態,不是一個平常的中和狀態。

這個“恬”如果換成“甜”,即“甘”的意思,中藥有一個原則叫做“甘以緩之”,意思是所有的藥,只要是甜的,比如甘草,就能讓人的精神、身體的運轉,包括人看待問題的方式及態度柔和、緩和起來。

現在很多病,源自缺乏“緩”。

比如:神經衰弱、焦慮症、躁鬱綜合徵等,都是這個時代常見的,其實是大家陷入了一種太快、太急的精神心理生活狀態。

太急了,神就飄在外面,氣機也浮動不定,既緊且亂,生理功能也就跟著失調了。

“淡”是什麼意思呢?“不那麼在意,無可無不可,都可以。”於是就有了很大的空間,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而不是有所期待,執著於目標,也沒有想要控制局面。

所求所想的少一點,有為的習性輕一點。佛法常說“自淨其意”,儒家講“思無邪”,道家說“為道日損”,都在講要簡單一些,樸素一些。

對身體差的人,我有個建議:不要學得太多太雜。

現在不少人身心疲憊,但學習熱情很高,什麼中醫、國學、身心靈樣樣都不放過。無論是什麼念頭,都是意,意最好不要動得太多。當身體弱的時候,神氣是不容易收住的。

從中醫養生,從道家、佛家來說,修心都是第一位的,因為那個時候你的身體像電子天平一樣敏感,一個想法湧動就會有很大的變化。

南懷瑾老師的書裡常常提到,打坐坐到比較細微的時候,你的一個念頭,身體都會有變化,都會有感覺,那個時候自然就不敢亂動念了。亂想亂看就會不舒服。

足三里穴位位置图_按摩足三里穴的作用与好处_经络穴位网手机版



精微感知力——虛己的功夫

人類的認知有兩套模式:

一是元神,另一個是識神(現代會用心或腦來指代)。

識神是邏輯思維、經驗判斷,偏於社會化,是由長期的後天教育、環境暗示、媒體引導,從外部世界載入而入,為“我”所用的認知模式。

“元神”是指本能和直覺,中國文化裡常常提到的“心法”“悟性”,比如書畫、古琴、中醫、武術的高階,能夠達到“出神入化,物我一體”,都是在直覺和本能的層面講的。

《易經》裡有一句話: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中國古代的聖賢認為,對於天地萬物、宇宙人生的真正認識,非思維所得,非有為可近,乃是當心靈處於寂然不動的狀態,與天地宇宙相交感的時候,自然而通達一切。

通過傳統的訓練方法,靜坐、站樁、太極……讓我們慢慢學會不再過度依賴於五官和邏輯思維,用心直接就能體會當下的真實。

我記得大學碰到某些課實在沒意思,又不能離開,就坐在那裡玩:放鬆下來,把手指輕輕放在足三里,放幾十分鐘,看看會發生什麼,這就是玩的心態。

“玩”,是傳統文化裡很重要的一個字,不少東西是在放鬆的狀態裡無意中體會到的,太用力思考,太有目標,往往會錯過。

手指放在那裡,剛開始沒感覺,穴位下面凹凹癟癟的,這就是“虛”;放一會之後,就開始“突、突、突”地跳,“經氣已至”,氣血開始感應了;過一會兒它自己就會慢慢地開始起伏、開闔。

它會不斷蓄勢,有時候,會覺得下面有力在向上頂,而到一定時候它會沿著胃經,順著小腿接通下去,通到腳脖子那兒,下不去了,為什麼呢?那裡是關節,這些地方不是太容易流通,而且容易存邪氣,所以要打通關節。

再放一會兒,它繼續蓄勢,“嘭”,通到腳底了。原來身體裡的寒氣啊,熱氣啊,“呼、呼、呼”地出來了。等你的感知力越來越細微後,直接能夠知道。

我在大學畢業之後,每個週末就幫媽媽做艾灸,當時還幫一個老師灸。有一天晚上,印象很深,在他後背艾灸膀胱經穴位,做到某個點,感覺穴位裡就像有噴泉一樣往上湧,像是把懸空的艾條頂起來的感覺。

這種感覺,說明是實,“實則開”。人體內部有多餘的能量,自然會向外擴散。虛是什麼感覺?艾灸懸在穴位上有被吸進去的感覺。

針也是這樣,學針灸,可以常常空出一個小時,待在房間裡給自己扎一針。紮上之後,靜心體會一下是什麼感覺?以前說的像扔一塊石頭在池塘裡,一層層的漣漪散播出去,自己身體哪裡堵塞、哪裡通利就慢慢知道了。

當你虛靜放鬆,沒有那麼多念頭、思想、情感、慾望、計畫和各種煩心事湧動圍繞時,自己的心就像一面相對幹淨的鏡子。

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在那裡,等著你來發現。

你每天面對這個世界,每天都體會到一點新的,體會到像童話裡的那些畫面:太陽爺爺今天是很開心的,花兒向我微笑,有只蜜蜂飛過,好像有什麼事情要告訴我。

靜心體會自身己心,感受天地四季變化,花鳥魚蟲浮沉,意氣神體互感,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答案在這裡。

李辛: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心身醫學碩士;師從國家級名老中醫宋祚民先生;

著有《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2013年,瑞士),《兒童健康講記:一個中醫眼中的兒童健康、心理與教育》立品圖書 201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