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10 09:47:22瀏覽3330|回應3|推薦4 | |
假如西醫沒有體檢,會有疾病嗎? 一位鄰居大爺,53歲的時候被檢測出血壓高,低壓95高壓160,醫生建議必須服用降壓藥,否則血壓高是非常危險的後果就是冠心病心衰或者心血管疾病。這位大爺聽了嚇壞了,血壓高了,趕緊聽醫生的話,吃降壓藥,吃了三年。再去體檢,發現尿酸超級高,出現了痛風,胃也被檢測出胃炎,冠狀動脈也出現一定的堵塞。 鄰居大爺很納悶,醫生你告訴我我血壓高要吃降壓藥,不吃的話就有冠心病,為什麼我吃了也出現了動脈粥樣化還有痛風。醫生也很納悶,高血壓往後發展肯定都是心血管類的疾病,這個我們也無法控制,降壓藥屬於屬於西藥,西藥對肝腎功能都有一定的影響,這個都是正常的! 鄰居大爺更納悶了,那我的高血壓現在也沒好,白白吃了三年降壓藥,現在又多出來三個病!醫生說,這些都是體檢檢測出來的,我們只負責診斷開藥,但是病情的發展並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 鄰居大爺問,那高血壓能治好嗎? 醫生:治不好,只能通過降壓藥控制! 鄰居大爺:治不好為什麼要控制? 醫生:不控制的話後果可能就是心血管疾病或者發展至心衰等!很危險! 鄰居大爺:控制了就不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心衰嗎?那我控制了,為什麼還是出了這些毛病! 醫生:都是這樣的,高血壓最後發展都是這樣! 鄰居大爺無奈的走了! 假如沒有體檢,就沒有血壓高與不高這種說法!那醫學會超另外一個方向發展嗎? 體檢行為如同網魚 北京的一位名中醫任啟松老師曾說過: 對疾病的恐懼,會誘導每個人都想要定期體檢。不幸的是,所有的人都很享受這種“誘導”,進而心甘情願地成為“指標或資料不正常的人”,亦可稱為“非健康人”。 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一位同學,去年體檢的結果是骨質疏鬆,醫生告訴她,她的骨頭疏鬆的程度相當於70歲的老太婆,不小心摔倒的話,就是粉身碎骨了。 這還得了,儘管我同學才40歲,但被醫生嚇得雙腿發軟,似乎已聽見了自己骨頭馬上就要裂開的聲音。 醫生給開一種名為Fosamax的治骨質疏鬆的藥,要她服三年,並要定期檢查。 同學堅持吃藥三個月以後,得了嚴重的胃病,每天晚上要吃大量的零食,否則就胃痛,更可怕的是,晚上要用很高的枕頭睡覺,否則胃裡的酸水就往嘴裡湧。 同學上網一查,發現Fosamax這種藥對胃有很強的副作用。藥不敢再吃了,又擔心骨質疏鬆影響將來的健康,便天天走路曬太陽。 第二年複檢,骨質疏鬆的指標正常了。 給她開藥的醫生很得意,還以為他開的藥治好了我同學的骨質疏鬆。我同學生氣地告訴他,自己只吃3個月的藥,現在已患了嚴重的胃病,那位醫生若無其事地說,那我現在幫你治胃病。 同學這次聰明了,問Prevacid胃藥有什麼副作用,醫生說沒有。同學不相信,一定要弄明白胃藥對身體的傷。那醫生最後無奈地說:“要說副作用的話,此藥會引起骨質疏鬆。” 我同學聽後幾乎暈倒。這個故事絕對比趙本山演的小品“賣拐”精彩。 如果我同學不多長個心眼,再服那位醫生開的胃藥,這輩子還有解套之日嗎? 西醫是"研究疾病"(而不是研究健康)的醫學,所以西醫想方設法要在我們身上找疾病,體檢就是最好的手段。 德國從1989年10月開始有了全民健康檢查,兩年後,健保醫生提出自傲的資料:受檢者中,只有43%檢查結果沒病;其餘57%從而落入醫學大網。因此隨著檢查項目的增加,患病風險群的比例自然也跟著提高。 杜塞爾多夫的烏偉海爾醫生預言:“可以預見,再過幾年,除了沒參加健康體檢的人以外,幾乎沒有人是健康的。” 我對英國作家赫胥黎的“醫學已進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這句名言感同身受。 中醫是研究健康的醫學 當我明白西醫的宗旨就是變著法兒找我們的“病”,變著法兒掏我們口袋裡的錢,變著法兒讓我們長期依賴他們的藥物這些伎倆後,我怕而遠之,我開始接觸我們的中醫文化。 發現傳統的中醫恰恰與西醫相反, 是勸我們少吃藥、多鍛鍊,儘量調動我們人體自身的修復功能,少花冤枉錢。原來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醫博大精深。 隨著我對中醫的瞭解,我發現中醫才是研究健康的醫學。中醫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整體觀念。所謂整體觀念,就是不孤立地看待局部的病變,總是從人體的內部聯絡、人體與外界的聯絡中去認識它。 在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療規律的時候,中醫不用分解的、打開來看的方法,而是把人體看作是一個整體進行仔細的觀察、詳細的記錄,從大量的臨床現像中總結規律,推導人體的內部聯絡,這也就是"黑箱理論"方法。 "黑箱理論"方法放在日常生活中,就如同買西瓜。 不懂西瓜的我,每次只能買切開的、看見瓜瓤是紅的才敢買,但這也不能保證買回去的西瓜是甜的。可是我有位朋友,只要把西瓜抱到耳朵邊拍一拍,彈一彈,再看看瓜蒂,就能斷定瓜的質量,幾乎從未失手。 挑瓜如同中醫摸脈,靠的都是經驗。不會挑瓜的我,就像西醫治病,要眼見為實,要確認瓜的內部組織是否OK,否則堅決不買。 (就差細胞分析和化驗了) 很多時候,西醫在治療完我們的一種病後,又會製造出另一種病來。 22歲的外甥招工時體檢出肺結核,當地醫院免費提供治療。然而3個月後,醫生要求他服護肝藥,又過兩個月後,再要求他服護腎的藥。先不說每月四五百元的護肝護腎藥要自費,可怕的是經過半年的治療後,外甥渾身無力,上樓喘氣,失眠納差,臉色泛黃。這哪是一個年輕小夥子所應有的健康狀態呀!一點精氣神都沒有。 肺結核還未治好,肝功能和腎功能又在遭受破壞,這種治療與殺雞取卵有什麼區別?肺結核的指標是符合標準了,但那是在犧牲肝腎功能的基礎上獲得的。 所以西醫治病,中醫治人。中醫在辨證施治時,不會侷限在“症”上,而是通過“四診”後宏觀地分析和研究“證”,再做出判斷,然後是“綜合治理”。 自己的健康自己主宰 大家都知道,體檢出來的資料和指標只代表我們體檢時那一瞬間的身體狀況,它是死的,是靜止的。但生命是動態的,氣血是動態的,人每時每刻都受“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的影響,一週前的體檢結果不能說明一週後的身體狀況。 “人不可能兩次同時踏進同一條河流。” 那麼,人的健康狀況又何不是因時因地改變的呢! ? 我有一親戚,70多歲,年年的體檢指標都正常,比四十多歲的人還正常,卻在幾個月前倒在路上,腦溢血,至今躺在醫院昏迷不醒。還有更多的人上半年體檢還是好好的,下半年卻查出腫瘤,且一確診就是晚期。 有多少幸運者能如西醫宣揚的那樣“早檢查, 早治療, 早康復”? 又有多少人不是“早檢查-早治療=早痛苦-早死亡”的?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去接受這些指標給我們的種種的負面資訊和心理暗示? 綜上所述... 我們為什麼不相信人體自身的修復功能和自癒能力?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