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27 22:00:37瀏覽716|回應5|推薦27 | |
今年的成果展 "雨後紅梅", 於 12 月 18 日下午 2:30 pm 演出. 事先規劃了不少曲目, 但由於今年團練的出席率實在太低, 低到甚至讓我在暑假時, 還要大家直接選一個假日, 連續兩天來團練. 但這樣的方式, 依舊沒拉高出席率, 所以先前每次的團練總是七零八落的. 幸好大多數的團員, 還算是底子強有實力, 所以一陣混亂中, 滿滿一年的團練時間為虛, 實際認真團練三次為實, 還是把所有曲子跌跌撞撞地練完! 可是, 當大家在討論音樂會名稱時, 倒是很開心的提了 "龜貝年", "紅龜趕雨絲", "草原趕龜" 等等. 我還用演出曲目的字首為元素, 提了一幅對聯 "幸福年終成果展, 紅雨貝絲趕草龜"! 當然, 取名過程充滿樂趣, 但最後還是很正經地選擇了 "雨後紅梅", 因為有婉汝的 "雨後庭院" 以及漢儒的 "紅梅隨想曲". <一> 幸福年 這是國樂名作曲家劉明源老師, 以 "東北二人轉" 為素材所寫的曲子. 心竹老師在十月份決定上這首曲子時, 通知我要上板胡. 但我沒時間練琴, 而且 12 月初的團練又因為出國潛水而無法出席, 所以我直到演出前一周才拿到譜, 也才開始練. 在演出前一天晚上, 老師聽到我第一次拉琴時, 差點兒噴飯倒地! 不過, 由於曲子不難, 所以我還是在私下練習了幾次之後, 成功的演奏出來, 雖然達不到老師口中所說的 "要演奏地很三八", 但韻味已經勉強有像了. <二> 絲竹新韻 這是楊春林作曲, 以江南絲竹當材料, 編寫的小合奏曲. 江南絲竹的曲風, 其實不大適合我們; 這首曲子也一直是我們樂團的罩門, 因為進了快板之後, 會忍不住地越趕越快. 而同時, 吹管組卻容易 "走丟" 而跟不上. 實際演出時, 我在台上聽, 覺得好亂. 由於吹笙的學弟直到演出前才來團練兩次, 雖然他功力很強, 卻也在開始沒多久就迷路; 而吹笛子的學妹原本想 "cover" 一下消失的高音笙, 卻造成反效果, 結果全曲莫名其妙在中間少了一拍. (不過, 外行人還是聽不出來的, 嘻嘻) 當然, 中間的一團混亂, 對這首曲子不熟的人, 可能也聽不出來~~ <三> 貝七 這是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的第二樂章 (被我們簡稱為 "貝七"). 我當年在大學時, 有一陣子很迷交響樂, 所以在聽了許多曲子之後, 決定將這首改編成國樂曲. 可是, 當時我們社團的程度太差, 無法練習, 所以直到現在才拿出來, 由 "實力堅強, 有超強低音部" (質疑?) 的韶風國樂團來實現我當年的夢想. 我對這首曲子有莫名的喜歡, 當年在學校辦 "幹部研習營" 時, 營隊開場的 "護旗" 活動, 我就用這首曲子當配樂. 樂曲由靜至動, 由弱轉強, 最後又歸於平靜. 莊嚴穩重中帶了一點點感傷, 一絲絲惆悵. 由於是我改編的, 所以由我來指揮. 本來演出前的彩排非常恐怖, 沒想到正式演出後, 居然穩紮穩打, 平安地演完, 讓我鬆了一口氣, 呵呵! <四> 龜茲舞 "龜茲" 是古西域的國家 (發音要念成 "秋詞"), 這次我們在音樂會的取名時, 會一直冒出 "龜" 這個字, 正是因為有這首曲子, 造成了不少樂趣. 這首原本是趙季平老師為 "管子" 所寫的 "絲綢之路幻想曲", 其中的最後樂章. 我一開始本來希望找俊皓用小笛吹獨奏的部分 (因為沒有人有 "管" 這個樂器, 也不會吹), 但考慮再三, 最後決定改編成合奏曲. 沒想到效果還不錯, 事後我家人以及幾位學弟妹都說很好聽, 呵呵! <五> 趕擺會上 這是周成龍先生, 以雲南 "傣族" 的節日 "擺" 為主題, 描述人們歡聚, 歌舞的熱鬧場面. 中間有一大段, 由非常雲南味的 "把烏" 來獨奏. 雖是以傣族為主題, 全曲卻充滿雲南風味. 尤其周成龍先生的作曲功力超強, 可以在同一段樂句中, 把不同樂器用不同的旋律和節奏搭配, 和諧中帶著小混亂, 製造出歡欣卻吵雜的市集味道. 但對我們演出人員而言, 就非常辛苦了. 我後來笑說 "我們真的是連滾帶爬地把它演完哪!" <六> 草原的思念 由王瑞林, 李鎮和范軍三人於 1991 年創作的蒙古曲, 乃特殊的玻璃鋼雙笛膜大笛協奏曲. 這首是心竹老師的最愛, 往往很珍視地拿出來演出, 卻很容易被我們這些伴奏輕易地破壞. 不過, 大家在老師的淫威下, 還是戰戰兢兢地伴奏完成, 讓這首曲子表現不俗. 但我個人其實並不是太喜歡這首曲子, 或許是同性質類似的曲風太多了, 加上伴奏的樂句, 有幾次會讓我覺得有點兒突兀. 如果能加入一些蒙古人特有的 "喉音" 效果, 伴奏的旋律再多一點草原的味道, 應該比較可以把這首曲子跟其他同性質的曲風明顯分開來, 而更吸引我! 上半場演出至此, 休息 10 分鐘, 準備下半場的演出............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