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31 15:28:27瀏覽2010|回應0|推薦0 | |
理性──情緒ABC 莎士比亞在其所著『小木屋』一文內說道:「事情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在於你怎樣的看待它」。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情的感受和情緒反應不同,是否我們有可能可以靠著了解情緒反應的原因。利用理性來控制我們對於事情的反應呢? 曾經有位心理學教授做了一項有關情緒反應的實驗,他在一次月考結束一星期後宣布,該次考試因作弊同學太多所以不算數,他打算再重考一次。大多數的學生都會有負向的情緒反應,不過有的學生卻反而高興,因為第一次考得實在太差;有的人則會懷疑老師說的話是否是真的;有些人會內疚,認為自已作弊被發現了,有些人則無重於衷。我們可以從這裡了解,同一件事情,反應確是多麼的不同。 心理學家亞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發展了一套情緒ABC的理論來解釋事件、情緒和反應間的關係,他指出:「引起情緒反應的並非事情的本身,最主要的是個人對事件所持的信念。」 情緒ABC的理論為情緒反應可分解為三個步驟: A 引發的事情或經驗,如上例中教授宣佈考試重考的事。 B 個人的想法或信念,如上例中學生對教授宣布的事所持的看法。 C 情緒的後果,如學生們所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 艾利斯的理性情緒ABC理論主要思想源自於古希臘羅馬的斯多葛學派,他們認為:「個人的煩惱並非來自事件的本身,而是源自對事件所抱持的信念。」因此,找到我們對事件的看法,尤其是我們對於事件的非理性信念,就可以找到我們產生負面情緒的根源,並進而藉由調整非理性信念而達到改變負面情緒的目的。 如何才能將非理性想法擊敗以避憤怒和焦慮呢?首先要找出非理性想法(非理性想法解釋請見本期心理學小辭典),注意我們自已談話或想法中出現的一些字眼:「應該」、「必須」、「要這樣」,還有「糟透了」、「不可能」,甚至「我不能忍受那樣子」。這些詞語都會將我們的想法不切實際的誇大並使個人的焦慮增加。而有的時候非理性的想法很難由話語中直接發現,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閃過不合理的想法,此時就要按部就班,反覆幾次探索話語中的意思,找出那些非理性的信念。 找出非理性信念後,我們來討論如何擊敗這些非理性的信念。問自已:「什麼事會讓我感到糟透了?」「為什麼我不能忍受它?」「為何他們『必須』做這些?」或「為何我們『不應該』做那些?』然後再問自已:「他們『必須』做這些?」或「我們『不應該』做那些?』最後再問自已:「為何我們要以一個行為或幾件事就對一個人下判斷呢?」。 下面的簡單方法可以簡單幫助你找出非理性的想法,並進而將它們轉化成正向的想法: 1、在紙上寫下A(引發事件),B(對事件的想法or非理性想法),C(情緒),D(駁斥非理性信念),E(新的想法)五個空格。 2、首先,分辨目前的情緒和感受,將他們寫在C(情緒)的反應空格內。 3、接著將引起壓力的反應的事件寫在A(引發事件)的空格內。 4、現在回想一下你對引發事件的想法,並將想法寫在B(非理性的想法)的空格內。你會發現這麼做有助於你檢視自已的想法,每當遇到會使自已憤怒或焦慮的事件時你就用此方法來分辨。 5、應用上面所介紹的一些問題問自已,將它寫在D(駁斥非理性的想法)空格內,用以擊敗非理性的想法。 6、最後找出健康的、正向的想法,將他們寫在E(新的想法)空格內以取代非理性的想法。 底下是一個範例: A.引發事件:考試結束被老師約談。 B.非理性的想法:這科我一定考不好,我想老師一定會當我。 C.情緒的反應:焦慮、害怕。 D.駁斥非理性的想法:雖然可能我這次考不好,但那不代表我這次考試就完了。 E.新的想法:我會更加努力的準備這科。 連結http://coun.nctu.edu.tw/counsel/coun_chin/share/heart_new/200604/index.html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