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今年的青年節,是青年憤怒節!
2012/03/29 17:41:49瀏覽183|回應0|推薦1
(新聞標題)老厝兀立商場前 美釘子戶典範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                                     2012.03.29 04:18 pm

美國最牛釘子戶梅斯菲爾德老太太的房子,夾在正在施工的商場中間,顯得很突兀。
圖/取材自西雅圖郵訊報

美國的「最牛釘子戶」、八十六歲的艾狄絲.梅斯菲爾德老太太,二○○八年如她所願,在她的老房子裡與世長辭。她二○○七年拒絕建商給她的一百萬美元(新台幣三千萬元)補償金,堅持不賣房子,贏得她所居住的西雅圖巴拉德區居民讚賞,並被美國媒體譽為典範。

當臺灣近來討論都市更新問題時,美國這位老太太的故事也透過網路,老房子突兀立在商場前的照片,在臺灣網民間大為流傳。

梅斯菲爾德老太太說:「我不要搬家,我又不需要錢,金錢對我沒有任何意義。」她繼續住在她又小又舊的房子裡,忍受四周蓋起水泥高牆,距離她的廚房窗戶只有幾英尺。

西雅圖郵訊報報導,二○○七年,西雅圖一家開發商計畫興建商業廣場,遇到不願搬遷的梅斯菲爾德老太太。建商將補償金提高到一百萬美元,是老太太的建物與土地價格的八倍,她都不為所動。

最後建商讓步,變更設計圖,讓梅斯菲爾德的老房子突兀地處在商業廣場上,美國及國際媒體認為,這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典範。

梅斯菲爾德沒有親人,商業廣場興建計畫的資深總監馬丁後來與她變成好友。馬丁接送她看醫生、剪頭髮、到雜貨店買生活必需品,照顧她一直到她過世。梅斯菲爾德甚至寫遺囑將房子贈給馬丁;房子隨後賣給另一家公司。

最後的買主決定保留梅斯菲爾德老家的外觀,內部重新裝修成為辦公室,並將房子以兩層樓高度的公共空間架起,讓房子與周圍的商店齊高。公共空間命名為信條廣場(Credo Square),以紀念堅守原則的梅斯菲爾德。(報導完)


建商讓步,讓梅斯菲爾德老太太的房子處在商業廣場上。
圖/擷自西雅圖郵訊報


感想:
美國西雅圖的建商做得到,臺灣臺北的建商就要找北市府幫忙拆房子,高下立見。我個人覺得臺北市政府一帶需要都更,因為辦公大樓實在太醜了,其他市政或公家辦公大樓與官舍也該拆除整建,以免破壞國家與城市印象,認同請留言鼓勵。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verMars&aid=627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