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3 19:04:31瀏覽667|回應0|推薦5 | |
國人對博士往往停留在學識淵博的概念裏, 這是"博士"兩字導致的誤解. 說實在"博士"應改為 "專士"較為貼切.為何如此說? 譬如說一個大學畢業生學的是化學, 如果他唸研究所碩士選了有機化學領域, 一般人還可理解. 如果他再唸研究所博士選了有機合成領域, 此已是非專業的人可理解的, 你會發現博士研究的是一專業領域的更專精部份, 所學越來越窄, 因此我建議"博士"改為"專士"以免誤導一般大眾. 博士 的養成一般需要5-6年, 有的科系更長達8-10年.唸博士需要思前想後不可輕率決定. 此話怎麼說? 時間是最大的投資. 想想看人生在大學畢業(22歲)後至60歲有幾個5年或6年或8年? 唸博士的時間很可能佔了20%-30%可就業的時間. 從機會成本分析,大學同學或是碩士班同學很可能在8年或5年後表現出色,已是企業的主管,薪資所得很可能比剛出爐的博士高,升遷的機會也可能更高, 而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很可能有了. 此時博士的起跑線已在大學同學或是碩士班同學後面了. 綜上所述, 唸博士的決定需經過深思熟慮, 否則後悔就來不及了.由於研究領域更專精,唸博士的過程,需要更多的時間尋找,分析與過濾資料. 經由這些資料孕育出研究的方向與題目,再收集資料來佐證你所研究的題目是否可成立. 這是一段漫長且不斷重復的過程. 如果運氣好遇到一個負責的指導教授,方向與研究方法經由指導可不斷的檢討與修正很快可以達陣. 如果運氣不好, 遇到一個不負責的指導教授,方向與研究方法無法突破,只有原地踏步.因此唸博士需要有極大的毅力與耐力,而選指導教授不可不慎重. 如今美國許多教授们成了業務經理, 大半的時間都在爭取與企業界合作穫得研究經費,指導研究的工作就由博士後研究生代勞,運氣就在於博士後研究生是否願意傾囊相授. 而師生的關係已成雇主與夥計,因為研究生拿的錢是從這些研究經費中撥出.微妙的是博士學位的取得掌握在指導教授手上, 許多研究小組就成了血汗工廠,研究生成了奴工,指導教授成了土霸王, 勞基法跟本管不到,研究生一天除了睡覺就是工作,週末一如平日無法休息,生活毫無品質可言.甚至延遲研究生畢業時間,繼續為指導教授做廉價奴工. 報載國內博士已過多, 許多博士無法找到職業. 據統計過去百分之八十的博士就業於學校, 然而少子化的今天, 小學, 國中與高中現在都在減班, 有人預估不久的未來國內將大量關閉大學 如果現在開始唸博士, 將可預見5-8年後博士的就業市場將是不樂觀的. 以上所述希望對您決定是否要唸博士有所助益. 中國時報【胡清暉╱台北報導】 受到少子化衝擊,國內一百六十多所大專校院面臨嚴峻的招生壓力。私校教務主管昨天公開疾呼,教育部不該只讓私校退場,應考慮讓部分辦學績效不佳的後段國立大學退場。教育部回應,國立大學在法規保護下退場不易,但已逐步推動整併。 教育部將於明年五月擬定「人才培育計畫白皮書」,為了廣徵意見,分別以「技職教育」、「大學教育」、「國民基本教育」與「國際化及全球人才布局」為主題,陸續舉辦四場公聽會。昨天上午進行「大學教育」分組討論。 前台大校長陳維昭直言,國內的大學太多了,導致高教資源被稀釋。他認為,教育部應該要求大學辦學資訊透明,讓學生可以充分瞭解招生情況、課程規畫後做選擇。 實踐大學教務長黃博怡質疑,台灣的高等教育資源呈現分配不均,教育部不能只要私校退場,卻讓國立大學持續經營。他認為,教育部應該考慮讓後段的國立 大學退場。同時,公私立大學應分工,保留較頂尖的國立大學,負責培育研究生,在國際上爭取更多發揮空間,至於私立大學則負責大學生,培育基礎人才。 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朱俊彰回應,大學分工應該以大學定位、辦學特色作為標準,而非公立或私立。若辦學績效不佳,教育部會視大學評鑑狀況適度減招。 朱俊彰表示,國立大學在相關法規保護下退場不易,但教育部已逐步推動區域性的國立大學整併,如東華大學與花蓮師範學院、嘉義師範學院與嘉義技術學院,讓國立大學的資源加強整合。 另外,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楊永斌形容,台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就像「單行道」。一方面擔心學生沒留學、不具備國際視野,但另一方面卻又不願讓優秀的外籍畢業生留台工作,因此呼籲,敞開大門延攬國際人才。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