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d by Chung Lee
2013年台灣畢業的博士生,有95%的人失業。「高學歷」,不再是就業保證書。名校畢業的碩博士,滿街都是;學歷,越來越不值錢。面對高失業率的就業環境,孩子未來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我兒子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才上班3天,就說壓力太大、公司規定太多,不做了。」 「我女兒說現在工作太難找,大學畢業後要繼續唸書,反正也還沒想到未來要做什麼,先拿到碩士學位再說。」 為什麼成績優異的孩子,一踏入職場,竟會變成抗壓性極差的「草莓族」?孩子的求學過程,明明很順利,從小學習各式各樣的才藝、到名師授課的補習班補習、考上第一志願、從名校畢業;然而,這樣看似「一百分」的人生,為什麼在踏入職場後,就瞬間走調? 許多父母往往因為太愛孩子、希望他們擁有平順的人生,因而自作主張地為孩子安排一堆「提升競爭力」的課程,強迫孩子考上「好學校」、選擇「好科系」。然 而,卻從未問過孩子:「這是你喜歡做的事嗎?」總是強迫孩子按照自己安排的「劇本」過生活,於是,孩子變得懶散、不積極,一旦踏入殘酷的職場,很快就會被 淘汰。 "「會思考」的孩子,一輩子不用父母擔心。"的作者江藤真規,擁有兩個就讀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的優秀女兒,除了優異的成績之外,她們對於未來也充滿自己的想法; 因為從小,作者就培養孩子成為「有夢想」的人,所以,對於作者的女兒們來說,考取所謂的「名校」,從來都不是自己讀書的「目標」;她們努力唸書的目的,在 於實現更長遠的理想。 其實,父母的任務,並不是將孩子培養成「考滿分」的資優生;養育出具備堅強意志力,無論身處任何時代,都能生存下去的孩子,才是父母必須致力去做的事。 ◆「學歷」不代表一切,「能力」才是關鍵 職場上的競爭非常激烈,擁有高學歷的人比比皆是,如果孩子只會考試,缺乏待人處事的應變能力,再漂亮的學歷,就只會像一張薄薄的紙,毫無作用。因此,與 其強迫孩子讀「前途光明」的明星科系,不如讓孩子做選擇,在自己喜歡的事上努力,孩子才會積極學習,進而提升「能力」。 ◆做到5件事,燃起孩子的鬥志 「不要再玩電腦了,趕快進房間唸書!」「明天要交的作業,你不是還沒做完嗎?都快要考試了,你到底在幹嘛?」你是否常常這樣對孩子說,非得要三催四請, 孩子才會心不甘、情不願地開始讀書呢?其實,孩子是為自己讀書,並不是為父母;然而,父母一再地強迫,就會讓孩子產生「我是為爸媽而讀書」的心態,自然會 變得很被動。所以,作者告訴我們,別總想著「我要讓孩子唸書」,而要思考如何讓孩子自動自發地坐到書桌前,也就是「激發鬥志」。 【方法1】讓孩子建立長遠目標,別只看到眼前的考試成績。 【方法2】常具體地讚美孩子的好表現,孩子進步飛快。 【方法3】客觀而不帶情緒的責備,孩子更容易接受。 【方法4】別總要孩子「忍耐」,幫助他換個角度思考。 【方法5】仔細觀察孩子的變化,多說「你變得好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