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告別了一種味道
2005/11/13 13:30:37瀏覽2023|回應5|推薦22

 

(相片中這碟是《民園》從大排檔搬進新店後我再吃的第一碟『秘制豉油皇撈麵』)

       當社會經濟不斷進步繁榮後,不少曾幾何時養活了一家老少的街頭行業或作業範式隨時代的洪流淡入歷史,成為上一代人的回憶,下一代人的塵埃。縱還零落殘存街頭巷尾的,也就被視為過時,甚至於是社會的累贅了。

  式微了的街頭行業中,其一就是那種老式大排檔。現在,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中,這些舊式大排檔已不覆存在,就有日匆匆而過,也只是不起眼的,檔舊、桌子舊、椅子舊,包括那檔主也很老舊的老古董。不過,對於很多在這些老式大排檔的街景上成長和老去的香港居民,在這些兩菜一飯、牛腩麵、牛雜麵、雲吞麵,飯香麵香,啤酒、土酒的飯市時間裡的熱鬧擠挨中,它們卻是見証香港勞動階層市民經濟的成長碑。實在,當中有美食馳名的檔口,曽吸引得城中名人、富豪經常以名貴房車光臨,或叫家中女傭司機老遠來買外賣的城中佳話。

  香港政府早年為配合所謂的城市規劃,把這種香港街頭的特式文化設了一個自然淘汰的死亡計劃。就是由政府發一個牌照,把當年的檔主登記了,規約是從此不得轉讓,不得承繼,到持牌人去世時牌照立時自動無效。當然,二、三十年來不少檔主已因體弱年老己不再親自經營,而是把牌照以無立約方式租給其他人士或給予子女或親屬營運。不過,當持牌人撒手人寰,牌照隨之也失效了。

  今天,2005年5月23日,將是其中一個老式大排檔因持牌人過世而踏進終止之門的結業日。這是個賣牛腩麵和豬手麵的大排檔,排檔名《民園》。說到這麵檔的食物,牛腩和豬手我個人覺得食味並非格外超卓,但絕對是可以的。要一提是他的牛腩、牛筋切件頗大件,肉實口感又適中,真合了香港人的俗語說:有咬口。

  另外,我認為最出色的是該檔獨有的,秘制豉油皇撈麵。檔主把廣東生麵在沸水中快灼,隨即在麵勺中灑上秘制豉油皇,凌空拋幾下,再在熱麵中加上一匙豬油。大家可別給豬油這東西嚇住,這麵入口卻全沒油膩感,而且麵質十分之爽口彈牙呢!

  今天,我沒去吃〈最後的一碟麵〉,因為香港人的熱情在最後一刻永遠是最熱烈的,我也無謂去趕這種最後的熱鬧了。今天,告別了這價廉味美的秘制豉油皇撈麵,這種齒夾留香的口感也只得留待成追憶了!

  在繁榮的香港中環的橫路細巷,如閣麟街,還有其他的幾檔老式大排檔,現在還是有一定的捧場客。坊眾和在中環工作的人不少還會眷顧著它們,雖然它們的外表已經老舊,可它們的風味卻代表著香港的一種地道文化。

  一直以來,經濟味濃郁的香港,總是永遠忙於『去舊』,忘於『保存』。我們政府的城市規劃只努力用大型商場和新穎現代的建築物將城市包裝,套上一件閃亮的外衣。可是,忘記了保留她的韻味,也善忘於給步伐匆促的她加上更多的內涵文化。我們的新一代就是在閃鑠生輝的裝潢下成長,於是,當中不少的都追求在這種光影之下,在時代中突顯了香港新一代的『味』。

《蔡青樺(心雨)寫/攝於2005》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inChoi&aid=101352

 回應文章

住在G/F的女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2月1日開街店
2005/11/24 16:52

《民園》12月1日開搬進店裡了。除了舊有食物,還增加兩款麵和有茶水部。

但因店租貴得多了,因此每碗加二元。實在也很合理啦!

就在舊日的大排檔對面。

我一定會去吃他的鼓油王撈麵呢^^


青樺

乘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好懷念
2005/11/18 21:17

香港政府把風味攤販全部趕絕,以為這就叫健康吧

現代人都是玻璃肚,受不得一點兒細菌

我是街頭小檔吃大的,也不見腸胃損折到那裡

魚蛋,炸雲吞,豬油渣麵,碗仔翅,生菜魚肉...

由街頭吃到街尾,也不用十元八塊.

好懷念



筱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_☆)
2005/11/18 14:41

香港的美食是出名ㄉ

可以我沒吃過ㄋ


*媽媽的守護者*

住在G/F的女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像指定的反應呢
2005/11/15 11:40

呵呵~小魚

這種對香港的食物的思念

好像是指定的思念呢

很奇怪地

由其對那雲吞麵

明明在港時不一定經常想起吃

到了異鄉卻就特別的想起它來了


青樺

鮪魚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告別了許多種香港味道
2005/11/15 08:37

很懷念香港的小吃

我告別了許多種香港味道呀


有2006月曆桌布下載啦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