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農保虧千億不改,馬可惜了!
2013/04/24 10:58:45瀏覽10777|回應176|推薦38

台灣因人口結構老化、國民平均壽命增長,再加上國家的經濟成長已入成熟期,無法像以往高幅度上升,稅收又在不斷減稅要求下,國庫也窮了。所以依賴政府補助及自行提撥的年金制度,確實已到要改革的時候。

台灣的年金制度,因為人在職場自由選擇的機會主義下,分為軍保、教保、公保、勞保、農保年金制度。這些年金制度更有各的破產危機。

然這次馬英九的年金改革重點,在於說年金不改革未來將坐吃山空,財政難以因應,卻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確只敢大刀闊斧砍在聲音相對弱勢的軍公教身上。

對於勞保、農保的年金改革,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打下。

農保每年至少虧損40億,到100年已累計虧損1342億,對國家財政分配及改革公平性來說,這不該改革嗎?何以江宜樺、馬英九連吭氣都不敢吭氣?

而以現在勞工的年金改革每個月少領幾百元,勞工51就上街頭怒吼。而軍公教繳的退輔基金每個月多達好幾千元,可是被剝奪的年金也多。以報載的訊息,一個公務員不管是低職等的委任或是中職等的薦任,在這次的改革中每個月將被砍掉少領一萬五千元左右,也就是將被砍掉約三成的退休金。卻只是聲音沒人重視,就欺凌?

我討厭這種相對欺凌剝奪式的改革,就如一個家庭父母減少給孩子的分配,只減少發不出大聲音、乖乖聽話的努力小孩。這是馬年金改革的公平及正義?

這樣「關氏改革」,也等於告訴軍公教這個行業,以後與民間企業有股票、有獎金、有分紅、有高年終相比,在一輩子的努力打拼相較下,所得已不再是有吸引力的行業。

當軍公教的終身工作薪資水準及退休年金與服務王品集團等中等企業相較,都不足以養廉及吸引優秀人才投入國家文官行列時,這將會是這波馬英九年金改革,只見秋毫、不見輿薪的後悔。常喊要學新加坡,卻無方吸引人才入政府服務。

年金我贊成要改革!但不能只見一斑,未識全豹,只挑軟吃、硬不敢啃。年金的收支平衡重要!而有一個優良的文官體制,更為重要!年金改革,要慮及此。如今,關中一黨工出身之匹夫也,求一時之讚,甚於奠萬代之基。

所以,馬英九的年金改革,可惜了!少了些整體大開大闔的規劃,及一視皆同的魄力及格局。只是在關中為求及身名下的隨流投機引導下,想一些、做一些。軍公教年金改,若求30年無虞。為何勞保不也一視同仁追求?

虧損到爛了的農保,又何以不敢改?農保裡有多少家財萬貫的地主及田僑?

勞工年金以最後五年的薪資平均為基,這種投機造成虧損,不該解決?不該提高勞保年金加保薪資上限?

一句話。年金改革不公平,擇易先行,卻畏難而退縮?只挑容易的打!

那這不叫改革,這叫以差別心博名,交代一下說有做而已。只會創造社會階級對立及民心的不公平感。

馬要改,就在任上一起處理了。農、勞保的年金問題、要一次解決。不然,馬政府的年金改革,多了不少可惜及殘缺。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Cgood&aid=7536543

 回應文章 頁/共 18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醉裡挑燈看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哪有人把成文憲法的訂定年當成建國年的?
2013/04/27 12:07

台獨向來一廂情願以為制憲就等於建國......

台獨不知道(或者是根本不敢面對)建國是要拋頭顱灑熱血ㄉ......

台獨長期自我欺騙自我洗腦以為只要制訂臺灣國憲法就等於建立臺灣國ㄌ......

所以才會誤以為(或者硬ㄠ)美國制憲日才是建國日......

可憐又可笑ㄉ台獨啊......


蜘蛛蝴蝶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ccc 春蟲新cjss;
2013/04/27 11:41
[1776--1787這段時間叫"建國中"]~~~ 還建國中學..習咧!!




蛛織綑龜網 蝶舞天地框 噗嘻無奈天 蛛蝶問冷涼 ccc

蜘蛛蝴蝶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ccc 新cjss; 語無倫次了嗎?
2013/04/27 11:16


蛛織綑龜網 蝶舞天地框 噗嘻無奈天 蛛蝶問冷涼 ccc

筱 蒨-Lucif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cjs,你可別躲喔
2013/04/27 10:04

cjs可千萬別躲了,你自己寫的很清楚喔:

我們這裡可是除了我外,連jimmy哥哥,可能cjs還把蜘蛛蝴蝶刀、黃番茄、草山、醉裡挑燈看劍都算進去了,這麼多人怎麼可能只賭一個發毒誓的人而已,當然是所有用cjs帳號發過言的網龜啦。如果網龜找個打掃的歐巴桑來發誓,我們哪看得到。

敢做敢當,cjs,快把全家死光光證據拿出來,看誰先來。


選賢與能!支持吳敦義選總統!

黃番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4/27 09:59

2013/04/27 09:55

您反綠態度我是支持的,只是,反,要拿出具體理由

為免傷和氣,我不再回應

�X�B: 農保虧千億不改,馬可惜了! - ROCgood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ROCgood/7536543#ixzz2Rco17xov

2013/04/27 09:50

cjs問您,美國被誰救過了?

我在說,你po一堆,

自己看了沒?看懂了沒?

�X�B: 農保虧千億不改,馬可惜了! - ROCgood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ROCgood/7536543#ixzz2Rcn2g42m


frank.... 看不懂... 我轉載上來幹嘛?
你再亂看看?


frank060606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yellow tomato,
2013/04/27 09:55

您反綠態度我是支持的,只是,反,要拿出具體理由

為免傷和氣,我不再回應



frank060606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yellow tomato,
2013/04/27 09:50

cjs問您,美國被誰救過了?

我在說,你po一堆,

自己看了沒?看懂了沒?



黃番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4/27 09:28

frank

2013/04/27 09:05


frank 我再給你看一樣東西


The French Alliance, May 4, 1778



http://www.loc.gov/teachers/classroommaterials/presentationsandactivities/presentations/timeline/amrev/turning/french.html

Library of Congress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建國中?
2013/04/27 09:21
其他國家承認一個還在「建國中」的政治實體為獨立國家要幹嘛?搞無聊嗎?
美國總統是依據美國憲法而產生,憲法都還沒公佈實施,哪來的總統?
臨時約法?當時的美國人想得到這一招?

黃番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4/27 09:11

 yellow tomato,

您貼的文,自己看了沒有?

自己看懂了沒有?

美國被誰救了?

The Treaty of Alliance betwee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was concluded at Paris, February 6, 1778 and ratified by Congress May 4, 1778. The treaty provided for a defensive alliance to aid France should England attack, and that neither France nor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make peace with England until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 recognized. The knowledge of the Alliance came to Washington on May Day, 1778

�X�B: 農保虧千億不改,馬可惜了! - ROCgood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ROCgood/7536543#ixzz2Rcb5KPLg


frank 你在幹嘛?

cjs 在問什麼? 你在講什麼?

 1781
September 26 - General George Washington and Rochambeau join forces near Williamsburg.  Two weeks later, on October 6, they begin the seige of Cornwallis at Yorktown.  At the time, English troops numbered 6,000, American troops 8,846, and French troops 7,800.  On October 19, British forces under Lord Cornwallis surrendered to Washington’s United States forces and their French allies at Yorktown, Virginia.  This would be the last military battle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Photo above right: Surrender of Cornmallis at Yorktown to General George Washington.  Lithograph by James Baillie, circa 1845.  Source: NARA. 

http://americasbesthistory.com/abhtimeline1780.html

頁/共 18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