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對ECFA會概括承受: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曾說過ECFA是糖衣毒藥,但後來她又說2012年若選上總統,會概括承受ECFA,可見民進黨也知道ECFA非糖衣毒藥、洪水猛獸。4年前通過提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當時曾與蔡英文辯論,她說過,「ECFA一簽,三、四百萬人都受影響,台灣經濟會完蛋,這個是糖衣毒藥」。 但是,辯論完了之後,總統說,兩年後,又與蔡英文進行總統選舉,蔡英文又說,如果她選上的話,對於ECFA會概括承受,「可見他們也知道這個不是糖衣毒藥、不是洪水猛獸,對台灣是有幫助的」。
- 凡是被ECFA所涵蓋的項目,卻成長了10.6%,差不多是8倍: 總統以去年跟101年相比,因為經濟不景氣,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只成長了1.3%,但是凡是被ECFA所涵蓋的項目,卻成長了10.6%,差不多是8倍,關稅也節省了大概新台幣400多億元,可見ECFA對台灣是有利的。
- 台灣與大陸農產品貿易出現了順差: 馬總統說,台灣與大陸農產品貿易,幾十年來一向都是逆差,最多的時候,達到美金3億元。但從去年開始,就出現了順差,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台灣的水果賣到大陸去,也包括石斑魚、秋刀魚、虱目魚等其他東西,「使得我們出現了順差,這個都對台灣有利、對農民有利」。
- 放進「兩國論」會讓兩岸關係倒退: 總統馬英九16日說,服貿協議禁得起考驗,希望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應採取合憲、務實、可行,若把「兩國論」放進去,不但無法監督,且會讓兩岸關係倒退。
- 有史以來,公聽會、座談會最多的審議過程: 根據中央社台北16日報導,兼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馬總統中午在中央常務委員會議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議過程,在進入立院之前報告過3次,過程中也曾與46種服務業的264位代表、協會、或工會進行114次的諮商;進入立院之後,舉辦20次公聽會,「以在立院的議案來說,可能這是有史以來,公聽會、座談會最多的」。服貿協議進入立法院前,經濟部與陸委會在去年四、五月進入立法院報告三次,也曾和46個服務業的264位代表作了118次的諮商,進了立法院之後又辦了20次的公聽會,以在立法院的議案來說,可說是公聽會最多的一個;且經濟部在這段期間也於民間舉辦140多次的座談會,共有7900多人參加,非常罕見。
- 服貿協議應該是禁得起考驗, 對台灣應該有利 : 總統說,經濟部在民間也舉辦140多次的座談會,一共有7900人參加,「已經到這個程度,是非常罕見的,所以我們覺得服貿協議應該是禁得起考驗,也是對台灣應該有利」,包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這樣說。
- 立法權凌駕行政權是違反憲法有關權力分立的規定: 於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付委,總統說,希望監督條例應該採取合憲、務實、可行,且能夠真正發生作用的方式,如果把「兩國論」放進去,不但不能夠達到監督目的,反而使得兩岸關係倒退。 另外,他說,如果立法權凌駕行政權,也是違反憲法有關權力分立的規定,屆時造成權責不明,「到底誰應負責呢?這也使得制度變得混亂」。
- 我們的憲法裡面並沒有把國際貿易這個權限歸給國會,還是行政權:「這項制度跟我們完全不一樣對於其他版本要求在談判過程當中,希望能有國會議員參與,總統說明美國設計這項制度的原因表示,美國憲法第1條第8項明文規定,國際貿易屬於國會的權限,因此美國總統歐巴馬現在就要爭取國會給他授權,「這項制度跟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們的憲法裡面並沒有把這個權限歸給國會,這還是行政權」。
- 協議的簽署,應該符合憲法權力分立的原理,也不能溯及幾往: 總統說,協議的簽署,應該符合憲法權力分立的原理,也不能溯及幾往,否則以前訂的都白訂,「對以前簽的協議,可以檢討,有部分可以改進」,陸委會、海基會每年也都在做,這部分可以納入到監督條例,「但是不要一下子把這個卡死掉,到時候什麼事情都不能做,我想這個絕對不是對台灣有利的一個作法」。
- 監督一定要合理,不要變成讓它沒有辦法走下去: 總統重申,希望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儘速審查,未來經過海基會、海協會簽的協議,送立院之前,就可以開始接受國會的監督,但是「這個監督一定要合理,不要變成讓它沒有辦法走下去」。總統馬英九16日說,兩岸關係如果以危機意識去無限上綱的話,「什麼事都不能做,每一樣東西都有問題」。兩岸目前已簽訂21個協議,送到立法院後,不論審議或備查都行之有年,該規定從民國92年民進黨執政時,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第五條、增訂第五條之一規定:凡是動到法律的部分,一律送到立法院審議,不涉及法律或不需法律修改者送立院備查。馬主席說,現在討論要把該規定變嚴,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嚴到不合理、不合憲的地步,否則將來非但無法執行,還讓兩岸關係因此倒退。
- 把兩岸關係用這樣的危機意識無限上綱的話,什麼事都不能做: 根據中央社台北16日報導,兼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馬總統說,10年前,談到兩岸直航時,他印象中有反對黨立委說,「兩岸直航一定是變成木馬屠城,大陸的戰鬥機會跟著民航機一起進來」。 總統說,也有反對黨立委說提到會有突擊隊,「到了松山機場以後,下來架設迫擊砲,就可以打到總統府」;這讓人聽了後,真的是不知道說什麼才好?但是兩岸直航至今,馬總統說,每天有118架次,「已經這麼久了,沒有一架中共的民航機後面跟著戰鬥機過來」。 他認為,若把兩岸關係用這樣的危機意識無限上綱的話,什麼事都不能做,每一樣東西都有問題。
- 凡是動到法律的部分,一律送到立法院審議,不涉及法律或不需法律修改者送立院備查: 前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當時提出的版本是不需送立院備查,只要行政院通過即可生效,經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要求送立院備查才有此規定,還要求密件處理。
-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要「逐條審議、逐條表決」實際上是去年6月25日朝野協商的結論: 學運中的第一個訴求就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要「逐條審議、逐條表決」,這實際上是去年6月25日朝野協商的結論,只是經過20次公聽會後,開始用此方式討論時,朝野在議事過程上發生嚴重爭執,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擔任主席時,不讓國民黨委員上台發言,隔週國民黨張慶忠委員當主席時,卻連上台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主席台遭民進黨占據,於是決定將法案送到院會,引發學生強佔立法院;關於「逐條審議、逐條表決」,黨團已於3月21日表決同意,但後來學生又修改訴求,要求訂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 談判過程有國會議員參與,那是美國的制度: 至於部分人士提出希望談判過程有國會議員參與,總統說明,那是美國的制度,但落實該制度的原因是美國憲法第一條第八項明文規定「國際貿易是國會的權限」,這是美國建國之初制憲時,把徵稅權(包括關稅權)交給國會,行政部門雖然有外交權,但國際貿易仍歸國會,制度和我們完全不一樣。 我國憲法並未把此權限歸與國會,這是為了符合憲法權力分立的原理,同時也不能溯及既往,但對以前簽的協議可以檢討、改進,這部分陸委會與海基會每年都在進行。
4月16日新聞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