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孩子時間!給自己學習!
2015/02/15 10:13:27瀏覽34|回應0|推薦0

給孩子時間!給自己學習!

張博登2012年9月帶著小兒子上中科教室的讀經班,去年(2013)把二個兒子都報名去上台中學苑的青少年班,一個上國二,一個上小六。帶他們上青少年班是希望二個兒子能在善的環境中成長,也在心靈上有所學習。

因為上課時間是星期天早上,一個八點上課,一個十點半上課,一開始二個小孩都一起起床一起出門,前幾次都還正常,小六的兒子雖然有時會想偷懶,經過溝通還是會乖乖的去上課,就在上沒幾次課之後,大兒子就要求不要那麼早起床,因為他難得假日可以睡晚一點,不要那麼早起床,這個理由我可以理解就答應他,只要他會去上課就好。

我就變成一早先帶小兒子去上小六班,我的小六家成班上到九點半提早離席回家接大兒子上十點半的國二班,我再去上國二家成班。這樣兩次之後,大兒子跟我說,他不想去上國二班了,我問為什麼,他說:「上青少年班很無聊,況且我的學業成績進步很多,上青少年班對學業沒有幫助。」當下我很難過,我知道學校的學業固然重要,但心靈的學習更重要,現在他本末倒置,認為學業比心靈的學習更重要。

我深知心靈上的學習與成長是最重要的,德育學好了,他懂得因果、孝悌及觀功念恩等,他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會懂得不讓父母擔心,會感恩惜福他現在所擁有的這一切,不用我們一再叮嚀,他會自己努力用功的讀書,智育就跟著進步了。

但我如何跟一個國二生說:「學業成績不重要,心靈上的學習比較重要呢?」現在我只能先肯定他,因為他現在都是自動自發的讀書,比我們更擔心自己的學業成績,這點是值得欣慰的。他國二上學期學業成績進步很多,從原本的班上排名第三十名,進步到第七名;年級排名從二百多名,進步到四十九名。

自己在過程中檢討,或許原因是:『原本不太願意去上青少年班的大兒子,在參加憶師恩法會時,對於法會的儀軌及內容不相應,因此之後更強烈的拒絕上青少年班。我想是因為法會的時間太長,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並不適合,導致他對於團體產生偏執的想法。』強迫他去參加憶師恩法會的後遺症,就是對團體的偏執越深,這是我要深刻懺悔的。

張博登2013-02-21 18.46.53後來他就沒去上課了,但我還是堅持去上家長成長班,有次機會分享自己遇到孩子不來上課的問題,得到很多師兄姐的鼓勵及回應,有些師姐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其中一位師姐也是孩子不來上課,但她堅持上家成班,不放棄自己的學習,並將學習的功德迴向給孩子。也有幾位師姐告訴我,多向師父祈求:「祈願孩子早日與佛法結緣,與師父結緣,讓他上青少年班的順緣增長,違緣盡除。」我也深信佛法的種子早已種在他心中,只是發芽的時機還沒到而已,只要我堅持不放棄,總會等到種子發芽的那一天。

不管孩子有沒有去上青少年班,我都堅持去上家長成長班,其實與孩共同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學習最多、成長最多的是自己,學習的內容包括師父的教育理念,是將佛法以儒家精神呈現,以儒家精神去實踐佛法,較容易讓人接受。儒家的基本思想是跟佛法相應的,假定儒家思想保留在世間的話,佛法的種子很容易增長。在園區的教育方式是:「中心理念是佛法,以儒家的面貌呈現」。讓孩子學習儒家思想,正是未來趣入佛法的前行,儒家精神學得好,世間的孝悌等儒家文化做到了,等於為學習佛法紥根。

上師說關愛教育是:「你必須從頭到腳都關愛他,把自己從頭到腳變成真的關愛對方的一個人,你的語言、眼神、動作都會自然流露出你對他的關愛。一旦一個學生發現自己被自己的老師欣賞,發現自己在老師的心中很重要,他就開始自律。能夠欣賞自己的學生,發現她生命的優點,甚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那些優點,就會讓一個孩子站起來。實際上,與其說是教他,不如說是發現他!」。還提到:「德育是一種傳遞。」、「懷著謙卑的心,走進學生的心。」及「避免一直要求學生,師生會變成對立。」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這些都讓自己非常的受用,先建立正確的知見,未來在生活上努力的實踐。

從師長教誡及同行善友的分享中,歸納出幾個重點:

一、不要急求果報,要有耐心,給孩子一點時間,等待他的改變。
二、在過程中勇敢的陪伴、學習及跨過這些困難。
三、自己的學習非常重要,也要陪伴他學習。
四、努力實踐讓生命提升的關愛。
【張博登2014-01-27】

出處:https://blisswisdom.wordpress.com/2014/01/27/%E9%9D%92%E5%B0%91%E5%B9%B4%E5%AE%B6%E9%95%B7%E6%88%90%E9%95%B7%E7%8F%AD%E4%B9%8B%E5%AD%A9%E5%AD%90%E8%88%87%E5%AD%B8%E7%BF%92%E7%9A%84%E5%BF%83%E5%BE%97/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tato59101&aid=209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