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防治登革熱利用殺蟲劑絕非治本之道
2008/11/04 15:20:05瀏覽585|回應0|推薦1

●防治登革熱利用殺蟲劑絕非治本之道

                                                           張玉成

  台灣隸屬亞熱帶溼氣重是滋生蚊蠅與傳染病嚴重的經緯度,全國各地不斷拉出登革熱警報然而這麼多年來政府似乎只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此種應付了事絕非政府與民間正確決解之道。台灣在早期以農立國時代,除了看不到保力龍塑膠袋像今日造成垃圾大戰環境污染更沒看到像今日為了殺蟲大量噴灑有毒、有害化學殺蟲劑可是它卻不止殺蚊、殺蟲其殘留的毒液對人體更是隱藏無限的生命安全危機況且殺一次蟲經過一場大雨便全功盡棄,在早期台灣的水溝、池塘處處看得到會吃蚊蟲的生物如青蛙、大肚魚、蓋斑鬥魚,以生物來防治蚊蟲。當時雖然有許多蚊蠅似乎看不到像今日的登革熱可怕,但今日專業學者與政府部門並沒有針對危害程度執重執輕作判斷,讓民間業者不斷發展各種化學殺蟲藥劑,蚊蟲無法徹底殺死卻將捍衛本土各種益蟲及水中生物趕盡殺絕變成今日夏日一到只能以殺蟲劑對抗登革熱然而如此本末倒置不徹底讓百姓學習生態保育了解解決蚊蟲滋生方法,利用天敵生物食物鏈道理一昧想人定勝天就像土石流事件一發不可收拾。

糟!高縣蚊子殺不死 7種藥劑6種出現抗藥性 

雄縣登革熱防治,最近卻出現殺不死蚊子的情形,衛生局試驗發現,原來平常噴灑的七種藥劑有六種讓蚊子出現抗藥性,擔心將來沒有藥物可以噴灑,登革熱出現防疫漏洞。

今年入夏以來,高雄縣累計到目前的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已經有53例,患者大多集中在鳳山的五甲一帶,有41例,不過,衛生局最近前往噴藥發現,噴灑的藥劑好像無法完全消滅病媒蚊,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衛生局於是針對慣用的七種藥劑進行抗藥性試驗,發現其中六種已經出現抗藥性,只剩下一種名為「撲滅松」的藥劑可以消滅斑蚊,擔心如此一來,登革熱防治將出現防疫上的漏洞。

黃志中局長表示,登革熱的傳染途徑主要是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其中埃及斑蚊的傳染性比白線斑蚊強,一隻母的埃及斑蚊壽命是三十天,最多可叮咬40到60人,偏偏產生抗藥性的就是埃及斑蚊。 黃志中提醒,消除病媒蚊最好的方法還是民眾自己清除室內和戶外的積水容器。

  魚是熱帶觀賞魚的一種,英文通稱為"天堂魚",台灣土產的鬥魚,鰓蓋後方有暗綠色的圓斑,故稱之為蓋斑鬥魚,閩南語稱"三斑",客家話稱"龐鼓辣",日本人稱"台灣金魚"。行政院農業委員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資料,蓋斑鬥魚嗜吃水生有害昆蟲的幼蟲及浮游動物,特別是蚊蚋的幼蟲─「孑孓」,所以具有控制蚊蟲數量的能力,是消滅登革熱的有利助手,在生態平衡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對人類的生活環境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而有了「環保魚」的稱號。但大肚魚和孔雀魚是人稱的「捕蚊魚」,一隻雄性大肚魚一天可吃44隻斑蚊的四齡幼蟲(孑孓),而雄性孔雀餘則是41.8隻。不過,你知道嗎?我們台灣本土原生種的蓋斑鬥魚,雄性一天的捕食孑孓能力竟高達374.6隻,超出「捕蚊魚」的八倍以上,實在是名符其實的超級補蚊高手!蓋斑鬥魚不只會吃蚊子幼蟲,對水域環境的適應力也很強,水深只要蓋過塞即可,對自來水的餘氯及農藥淤染的忍受度也很強,是典型的環保魚。可惜的是,台灣原生種的蓋斑鬥魚已於十餘年前被農委會列為保育魚類,族群逐漸減少,民間養殖的鬥魚多是泰國進口的泰國鬥魚。蓋斑鬥魚最大約可長到7公分左右,雄魚體色鮮豔,在清明節前後氣溫回升之際,背、腹、尾鰭會一直延長,約到體長的一倍,身上鱗片會散發紅、籃光澤,相當美麗。雌魚體側較暗,尾鰭較短,和雄魚亮麗的打扮不能相比。蓋斑鬥魚除了好鬥,鰓上的『迷器』呼吸輔助器官,使牠可直接在低溶氧的環境中呼吸,有時會接近水表,枕著水草睡覺,省去上下呼吸的麻煩。所以可以生存於低溶氧量的水域內,所以在20年前,蓋斑鬥魚之生活地點,也曾普遍的分布在台灣各地的河溝、水池、沼澤、稻田等水草茂盛,水流靜止的區域中。繁殖期更是充滿觀察的樂趣,發情的雄魚固守自領域,驅逐其他雄魚,在水面上不斷的吐氣泡築泡泡巢,等待雌魚授精,然後將魚卵啣至泡泡巢孵化,孵化期間雄魚還會負責守護魚卵的工作,驅趕想接近泡泡巢的雌魚,免得被貪吃的雌魚把魚卵給吃了。

  斑鬥魚可在攝氏四度到三十八度的水溫中存活,喜歡吃昆蟲或孑孑等,能耐飢餓達三個月,一次產卵約三五百粒,幼魚存活率約五成,繁殖飼養相當容易。值得一提的是鬥魚對防治病媒蚊相當有效,一尾平均體重零點六克的蓋斑鬥魚一天可吞食三百隻孑孑或蛹如大量繁殖可有效防治病媒蚊。但近年來可能是因為農藥及殺蟲劑普遍的使用,牠棲息的環境受到嚴重的污染,使環保魚面臨絕種的危機,農委會也因此將蓋斑鬥魚列為「珍貴稀有之保育類野生動物」。民國三四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稻田、池塘、沼澤、水圳到處可見蓋斑鬥魚,不像現在由於土地大量開發,自然環境遭受破壞,數量已經銳減許多﹔民國七十八年政府將蓋斑鬥魚列入保育野生動物,禁止一般人自大自然中捕捉、販賣鬥魚。但利用蓋斑鬥魚幫忙捕蚊、防治登革熱,他們色彩鮮豔也適於作為觀賞用魚,再加上是我們本土原生魚類,實在是值得我們多多疼惜的好魚兒。

  西濱海洋園區園長張玉成表示,政府應正確教導人們如何防患蚊蠅與鼠害等危害人類的害蟲不致於蔓延之道並應聘請專家學者以大自然一物剋一物天敵食物鏈之法則培育復育對人類及大自然有益之生物才是正本清源治本之方法。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MCBOSS&aid=235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