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13 01:46:18瀏覽376|回應1|推薦7 | |
爸爸的話(100.09.12) 每逢佳節倍思親!月圓人團圓! 這句古詞! 以科技發達的現在, 格外覺的 淡然. 從小每年的中秋節,家裏都會準備豐盛的節菜,今年不例外我們先拜傳家供奉的主神-臨水三奶太后主神-陳太后得道升天日,接著祭拜祖先,緬懷祖先的恩典,儀式完成後再享用美食。 因為拜拜用的菜餚千篇一律,再加上臺灣的習俗變的月餅太油,柚子太貴,人情薄弱,團圓節,跟著時尚演變為烤肉節,兒孫輩們也新鮮感沒了,無心情回來聚餐,再說社區大樓或公寓大廈的房子一下子來二十餘人也很擠,尤其遇到上班上課的日子,趕回來吃頓飯也累 ,老爸看開了也採開明開放自由的態度,就讓有心有緣的兒孫們,想回來就聚聚吧! 拜拜的菜單: 1.清燉全雞(不可切開要公雞) 2.油炸全魚(不可用煮的) 3.白煮層肉(不可滷或切塊)--(視為一道供品。 2.福州 魚丸 3.福州 肉燕 4.豆腐 焅蚵 5.什錦 炒麵 6.海蔘 蹄筋 7.十全 蒸蟹 8.油淋 蘆蝦 9.白玉 鴨卵 10.米粉 芋頭 11.壽桃 壽麵 12.金柚 紅柿 13.玉兎月餅 14.鮮花 紅燭 15.清香 金紙 通常拜拜時間會安排在當天的午時或未時,因此這些祭品都得按照菜單在前三天採購處理,拜拜當天全面開火,不論作的味道好或不好,真的都得很費心,掌握時效及時備妥上桌,否則開天窗可真不得了,這真的是老爸每年最重視的祭典之一,馬虎不得. 同時也為地基主準備年節供桌 易取感恩地基主庇佑全家平安的一種誠心謝意。 當然每次做這些活,廚房站久了全身酸疼疲憊,身體真的越來負荷不了。 想想老爸和老媽,如果這是兩位老人家從頭到尾完全自己打理,以前年輕倒也無訪,現在已經是老年了,再這麼操持,體力是絕對不可能負荷的. 再說就單憑拜拜的儀軌,全程約莫二小時,老爸行動又不俐落,一個人真的很辛苦,也讓人心疼ㄚ,然這份虔誠的心,我知道老爸是不會言苦的. 今天爸興起再度說起臨水三奶太后的故事,就來個口述歷史: 陳太后 是民俗所稱陳靖姑,陳太后的祖殿在我們福州古田縣 林夫人 林太后的祖殿在福州羅源縣 李夫人 祖殿因為沒有拜訪到,尚不得而知。 話說陳太后是宋朝人,事跡(後述). 據 爸說 陳太后的誕辰是正月十五日,林太后是九月初九日,李太后是十月十四日。 閩都別記記載: 臨水夫人又稱大奶夫人、順懿夫人、順天聖母、三山女神,是道教閭山派的重要女神。 陳靖姑嫁給劉杞為妻。懷孕幾個月後,福建一帶鬧大旱災,慈悲的陳靖姑雖然已懷孕數月,但仍帶著身孕設壇施法祈雨,果獲普降甘霖,旱象即為解除。可是陳靖姑因動胎氣而流產死亡,年僅二十四歲。死時發下誓言:「死後要做助產神,專門救助難產婦女」。因此,產婦如果想要生產順利就要拜臨水夫人,想要生子則拜註生娘娘或送子觀音。
生平 據傳,臨水夫人(767~792年)姓陳名靖姑,或名進姑。一說寧德古田人,一說福州下渡人。傳說她與林紗娘、李三娘義結金蘭,並一起赴閭山學法,師承許旌陽真人。三姊妹得道之後,合稱三奶夫人。 閭山派中,有一批道士,奉臨水夫人等三位結義女神為宗師,以紅頭巾作為標記,稱作「三奶派」、「夫人派」,又稱「紅頭法師」。而另一部份道士則將法主公奉為宗師,並以黑頭巾作為派系之標記,台灣人稱之為「烏頭法師」。 臨水夫人能降妖伏魔,扶危濟難。二十四歲時,因祈雨抗旱、為民除害而犧牲。傳說臨水夫人在保護婦幼上頗有奇效,因而被人民稱為「救產護胎佑民女神」。 台灣的臨水夫人宮除主祀臨水夫人外,另常祀花公、花婆及三十六婆祖,為台灣婦女、兒童之第一守護神。(丹霞大聖) 臨水夫人是福建和台灣民眾崇奉的女神,其他的信徒則遍佈浙江、江蘇以及東南亞,福州裔信徒視其為鄉里的守護神。其他地區的信徒,則多視其為婦女、兒童的保護神,類似於七娘媽。臨水夫人信仰非常昌盛,以其能護佑生產聞名。台灣有主祀臨水夫人的廟宇一百三十幾座。她的主要事跡記載在《閩都別記》中。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