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聯合筆記》陸客臨門
2008/07/08 01:54:12瀏覽407|回應0|推薦9
 
分類:剪報
聯合筆記》陸客臨門

民國卅八年,失去大陸江山的國民政府敗走台灣。接下來近四十年,儘管「反共抗俄」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但是在「仇共」教育的底層,難掩「懼共」的情結。

民國七十六年七月,政府宣布解除戒嚴,同年十一月並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正式開啟兩岸交流大門。兩岸對峙最激烈的年代,國共當局各自將對岸民眾描繪成窮到只能吃樹皮和香蕉皮,「兩岸人民都愛吃皮」遂成為當時的黑色幽默。

台灣民眾早知道自己吃的是香蕉,不是香蕉皮。登陸後發現,對岸人民雖然沒有吃樹皮,但生活水準確與台灣有相當差距,某種優越感油然而生。伴隨出現的疑慮是:十二億人這麼窮,兩岸如果統一,台灣兩千萬人豈不是每人要養六十個人?原先的「懼共」情結漸變為「拒共」偏見。

大陸人民在台灣的形象也在轉變。從早年的「匪諜」變成「大陸偷渡客」、「大陸妹」,充滿輕蔑。直到現在,大陸配偶在台灣仍然遭受差別待遇。

風水輪流轉。大陸來客不再是偷渡討生活的下層民眾,反儼然被視為振興台灣經濟的特效藥。資深導遊感慨,暑期每天到巴黎的台灣客平均有十團,大陸客則有四百團,店家招呼兩岸觀光客的態度冷熱有別,顯示購買力才是硬道理。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當年恐嚇說台灣每張餐桌上會多出六十副碗筷的人,現在又說中國若以現有一兆七、八千億美元外匯存底當武器,以台灣股市總市值約新台幣廿兆元而論,中國只要拿出一半的外匯就可以買下所有台灣的上市、櫃公司,台灣將淪為中國的經濟殖民地。

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四日,大陸觀光客首發團抵台。當各界都將眼光放在觀光人潮等同錢潮時,除從陸客身上大撈一筆外,難道兩岸沒有比商機更有意義的交流嗎?

讓陸客見識到台灣以政治民主為基礎的自由多元生活,將感想帶回家予以萌芽、普及、深化。或許這才是陸客臨門後,台灣最珍貴的收穫。

【2008/07/05 聯合報】@ http://udn.com/


如果不准大陸12歲子女來台.就不要有先前法律規定:[ 台端取得身分證後,該大陸前婚姻所生子女,如年齡未逾12歲,得依 台端申請來臺定居].
大陸配偶台灣媳婦.只有一個訴求.那就是准我全家團圓.
我的不及格:http://blog.udn.com/NO12
我的城市:https://city.udn.com/7858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12&aid=202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