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面對腸病毒 不能只宣導洗手
2008/07/05 00:06:54瀏覽472|回應0|推薦5
 
分類:剪報
面對腸病毒 不能只宣導洗手

肆虐台灣的腸病毒疫情已出現二七二起重症病例,並導致九位幼兒死亡。在不知道腸病毒流行何時消退,現在台灣的年輕父母幾乎人人自危,除了拚命洗手不知如何是好。但馬政府對此事件反應遲鈍異常,除了宣傳洗手外,看不到其他相關的配套措施以抑制疫情。現在腸病毒疫情,已成為繼油電雙漲與釣魚台事件後,另一對政府的重大考驗。但全力拚直航與迎陸客的馬政府,似乎還未正視腸病毒對台灣下一代安全所形成的威脅。

腸病毒是個公共衛生的安全問題,應朝向對疫情的控制與管理著手,對於管制疫情本身所牽涉的各社會面議題,更需要整合性的配套措施。但馬政府至今,似乎將只注重公共衛生的「衛生」部分,認為是衛生署的單一責任,沒有「公共」的概念,因此缺乏行政院主動的跨部會統合協調與資源調度,以管控疫情。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需要的協助不是如何洗手,而是整體的環境配套。當學校因腸病毒停課需將小兒帶家照護,許多雙薪家庭立即面臨如何托育的問題,很可能必須將小兒再送到安親班,添加新的群聚感染機會等問題。暑假開始,更將凸顯這個問題。此外,在小孩已經感染腸病毒的後續處置上,除了相關醫療資源的齊備與資訊宣導外,還包括對第一線醫護的直接掌握,以及對小兒腸病毒病患的追蹤等。

由於腸病毒從發現到惡化演變極為快速,因此對第一線醫護的直接掌握成為重要關鍵。腸病毒醫療資源缺乏的傳聞,已使中南部年輕父母人心惶惶。民意論壇上一位成功救回染重症女兒的南部父親,投書披露了以自己管道「自力救濟」取得必要醫療的過程。

如果今天的醫護資訊真的能夠有效整合的話,在確認小兒染腸病毒後,政府就應介入協調醫療資源,不是丟給父母自尋出路,台灣父母擔心病床不夠的憂慮,正是對政府缺乏信心的明證。

此外,這九位不幸因腸病毒重症死亡的小兒,不少是居家照護的小孩,與已痊癒但仍具感染力的腸病毒患者,或不明原因帶原的大人接觸而染病。由於這不是學校的群聚感染,但馬政府對此還沒有所應對。

腸病毒的大流行,與馬政府不將腸病毒當成「疫情」,而當成「治病」的錯誤政策有關。馬政府為了「迎陸客拚直航」投入大筆資源,對台灣下一代的安危,卻用「祈禱」與「洗手」敷衍帶過,這種不負責任的政策應立即修改。

【2008/07/01 聯合報】@ http://udn.com/


如果不准大陸12歲子女來台.就不要有先前法律規定:[ 台端取得身分證後,該大陸前婚姻所生子女,如年齡未逾12歲,得依 台端申請來臺定居].
大陸配偶台灣媳婦.只有一個訴求.那就是准我全家團圓.
我的不及格:http://blog.udn.com/NO12
我的城市:https://city.udn.com/7858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12&aid=2013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