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少女頭痛就醫,顱內取出10公分活跳跳裂頭蚴
2012/05/12 00:18:46瀏覽1598|回應2|推薦0

引用文章世界十大恐怖寄生蟲

廣東一名少女頭暈頭痛持續一年,到醫院檢查發現,右腦額葉有占位性病變。醫生為她進行手機,從顱內取出一條活蟲,長約10幾公分,放到生理鹽水中,蟲便游動起來,頭部像眼鏡蛇般,十分不可思議。

《廣州日報》報導,雲浮16歲少女小佩(化名)從小身體健康,但大約一年前開始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記憶力也所有下降,她以為是體需或累了,並沒太在意。然而,今年4月,她無故暈倒,四肢抽慉,在當地醫院初診,疑為腦內長瘤。

小佩轉到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為她做了腦部檢查,發現右腦額葉有占位性病變。「雖有一個包塊,但又不太像是腫瘤。」主治醫師張旺明說,詢問了小佩的生活習慣,得知她吃過蛇、生吞蛇膽,因此判定極可能是寄生蟲性肉芽腫。

張旺明為小佩進行開顱手術,發現她腦部右側中線旁額中回內有一異常組織,較正常腦組織堅韌,血運豐富,切開後,看到裡面有一乳白色條索狀的蟲子,電灼後居然還能劇烈扭動。

張旺明從小佩顱內完整取出蟲子後,發現是一活蟲體,長約10幾公分,放到生理鹽水中便游動起來,扭動的頭部好像眼鏡蛇般,很不可思議。當了二十年腦科醫師的張旺明稱,就他所知,該科這麼多年來也僅碰到過10幾例類似的病例,而從患者腦中取出活體蟲,這才是第一次。

根據術中取出的病變組織病理檢驗報告證實,小佩腦中的包塊就是裂頭蚴,蟲體腸腔內還有大量蟲卵。張旺明介紹,裂頭蚴是曼氏迭宮絛蟲的幼蟲,貓科動物 是曼氏迭宮絛蟲的最佳宿主,它們產卵,卵隨著貓狗的糞便排出體外,在水中經過發育,孵出鉤球蚴,野生青蛙、蛇、鳥類一旦接觸,就可能被感染。

張旺明指出,鉤球蚴在受感染的蛙、蛇、鳥體內逐步發育成裂頭蚴,當人吃生的或半生的蛇肉、蛇皮、蛙肉時,裂頭蚴便可能侵入體內,甚至可能通過血液迴圈進入人腦,吸取腦細胞營養發育長大。()

重慶一女愛吃蛙肉,裂頭蚴寄生於腦

青蛙肉也就是所謂的田雞,在中國大陸被認為是美味佳餚且十分普及。

日前重慶一名女子,常因不明原因頭暈目眩噁心想吐。某日突然昏倒,送醫後赫然發現大腦左側有寄生蟲感染,醫生開刀從她腦中取出一條長約10公分的裂頭蚴;醫生說,裂頭蚴一般大多寄生在青蛙、蛇的體內。女子術後回想,有一陣子蠻愛食用青蛙火鍋。

醫生說,裂頭蚴一般寄生在青蛙和蛇的體內,透過口腔或血液循環一路進到腦組織,並在人腦中 發育長大。這種活體蟲存活在人類腦部的個案,全球大概只有70例。裂頭蚴對腦部會造成永久性損害,留下癲癇後遺症,即使寄生蟲裂頭蚴取出,仍無法治癒。

病從口入!醫師也提醒家屬千萬別再食用青蛙,因為此類寄生蟲並不會在高溫烹煮下死亡,否則類似的事件恐怕再度上演。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stery2011&aid=6445528

 回應文章

神秘到底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安徽男開顱手術拉出10公分活蟲
2012/08/28 00:18

「你的腦子裡取出一條長蟲子!」安徽一名少年近來經常抽蓄暈厥,日前到醫院接受檢查,發現腦裡有腫塊,但醫生手術時赫然發現,有一條10公分的寄生蟲,而且還活跳跳。

《新安晚報》報導,今年3月,六安市中店鄉張安村19歲少年小晨忽然覺得左手發麻、使不上勁,連裝在口袋的菸都掏不出來。他以為只是睡覺壓到,活動活動就沒事,但情況卻越來越嚴重。

本月15日,小晨忽然休克,家人緊急將他送到醫院,經檢查發現,腦部有腫塊。安徽省立醫院南區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姜曉峰說,這個腫塊是肉芽腫,「就是導致他左手發麻,繼而引發癲癇的原因。」

24日,小晨接受了開顱手術,但姜曉峰剝離腫塊時大吃一驚,因為裡頭有白色東西在蠕動,透過顯微鏡仔細一看,原來是寄生蟲。姜曉峰慢慢把蟲拉出來,「還是活的,有10公分長。」

經檢驗,這條寄生蟲是「豬肉絛蟲」,姜曉峰判斷,這一定是和小晨平時的飲食有關係。而小晨回憶道,自己在一家西餐館做廚師已經一年多,平時很喜歡吃半熟的牛肉。

專家表示,豬肉絛蟲只寄生在豬肉上,但如果其他食物和含有寄生蟲的豬肉接觸過,例如共用一個砧板或菜刀,也會沾上蟲體。

由於小晨身體其他部位可能還有寄生蟲,手術後他還將繼續接受驅蟲治療。()

神秘到底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腦囊蟲病」的駭人真相
2012/05/19 23:58

「腦囊蟲病」(Neurocysticercosis)是一種寄生蟲疾病,通常因患者吃到未熟透的污染豬、牛肉而引起。根據《神經圖像》(Neuroimages)期刊最新一期照片,大腦遭到寄生後會形成許多囊狀物,看起來就像一顆被蟲蛀空的腐敗蘋果。

造成「腦囊蟲病」的罪魁禍首為豬肉絛蟲(Taenia solium),牠們是一種人畜共通的寄生蟲。絛蟲幼蟲隨著豬的飼料進入體內,並且鑽入肌肉組織的血管內,附於血管壁上;如果人類吃下這些豬肉,而且沒有 完全煮熟,幼蟲就會如法炮製,順著人類的血液旅行,最後在大腦內定居、長大成蟲。

絛蟲起初症狀為頻繁嘔吐、食欲不振,這是幼蟲尚在消化系統中的徵兆。當牠們移動到腦部時,則會造成腦液阻塞,出現腦積水等病狀,這時患者會出現理解力降低、反應遲鈍的情況。待病況更加嚴重時,則可能引發腦中風、昏迷,甚至死亡。

絛蟲有時候也會因為其他原因,在大腦裡逐漸死去。但死絛蟲不代表沒有威脅,牠們死前留下來的鈣化囊腫,仍可能會引起宿主的免疫反應,出現腦腫脹、痙攣、癲癇。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寄生蟲專家奈許(Theodore Nash)表示,「腦囊蟲病」流行於開發較低的國家,而且一旦遭到感染,治療將非常困難。醫師可用吡喹酮(Praziquantel)殺死絛蟲,然而這種藥劑亦會使腦腫脹情形惡化。

奈許說,目前醫學界致力於研發豬用或人用的絛蟲疫苗,可是在研究成功以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避免食用生肉;此外,在進食前洗手也能避免自己的腦袋變得千瘡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