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說法會因由
2009/12/02 01:39:54瀏覽763|回應0|推薦20

我想每個人從出生到老死這一生中多多少少會與一些人相處/互動,有時親朋好友對我們是友善的,我們會感到心情愉快,有時對我們大聲責罵或暴力相向時,內心就會感到難過受挫,小時候天性較為純真,比較不會記恨,長大之後,在學校與同學互動中,比成績比種種事情,同學之間,能找到一兩個知心的朋友很少,慢慢的當兵,出社會工作,接觸的人事地物越來越多,我們的這顆心,有幾人能保有孩提時的赤子之心呢?許多人被環境影響,被進化論影響,慢慢的天真善良的心變成,是非對錯對待的心,甚至有些人變成野獸的心,更可怕的有的已入魔心,就好像一清水,原本在上游時是非常清潔乾淨的,可是慢慢的經過中游,下游逐漸的受到許多污染,已失去那原來的本質,最後是污黑骯髒發臭,再流到大海,經過鹽水的殺菌,沉澱,微生物海藻的分解,太陽的照射除菌,海水的蒸發,形成氣候,再下雨,重新循環,這樣的循環,就是佛教講的<輪廻>,人的生命何嘗不是一再的輪廻生死呢?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這句話和三國演義所寫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滔盡英雄淚,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壺濁酒喜相逢,是非成敗轉眼空,古今多少事,一切盡付笑談中>.<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我想人生活在世上當盡做人的本份,就是忠孝節義,綱常倫理,守道德規範,如此才不算白活,不然就算讓你擁有天下的財富,若不善用,只是增加罪業而已,最後命終的時候,到頭來還不是兩手空空,我們的靈魂是要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呢?

這個決定權,在每一個人的心念,該怎麼樣收穫,就看我們怎麼樣栽,所以善栽,善栽,將來自然得善果,做惡,做惡,自然自食惡果,這就是<因果律>,<自然律>!!

法會因由,就是說阿難記經的當初,阿難是如來佛的十大弟子中的一人,阿難兩個字是印度語,譯為華語<無染>,又譯為歡喜,又譯為慶喜,阿難隨侍如來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醯蘭若河>的地方,如來佛在這時候,已是快要圓寂,阿難見師父快臨命終,就悲從中來,侍側號哭,這時,弟子須跋跎羅也來到,他見阿難號哭,因勸阿難曰,師父在世,我們還可以隨時問道,師父死後,我們已無法請教,哭是無益的,不如趁師父未死時,有四件事,你可以請師父指點出來,給我們聽聽.

     第一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誰為師?

     第二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何為住?

     第三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何為法?

     第四件事,就是金剛經起頭,應用甚麼文字?

對於第一問,如來佛答曰,應以波羅提木義為師,波羅提木義是梵語,譯為<戒律>二字,就是要以戒律為師.

對於第二問,如來佛答曰,應以四念為住,何為四念,就是如下:

       (一)觀身不淨    人有五不淨,(1)種子不淨 (2)住處不淨 (3)生前不淨

                                                    (4)死後不淨     (5)究竟不淨.

      (二)觀受是苦    人一切享受,皆是苦惱.

      (三)觀心無常    人無常心,即非本心,因有妄想心,所以真良心,不能實現.

      (四)觀法無我    人之一切苦惱,為<我>的一字所迷惑,實則世界所有之物,實無我也.

對於第三問,如來佛答曰,默賓<提手旁的賓>,原來阿難問以何為法,是因為法會中的弟子,信心也是參差不齊的,如遇有變心的弟子,應如何調護他,所以如來佛答以默賓二字,這兩個字,俗語就是不理他,不合作的意思.

對於第四問,如來佛答曰:<如是我聞>,這一句話,原是一個正信序,就是證明經文確實不錯的,是起末世大眾信念的一個序分,各經典共通皆有的.

希望,以上的文章對大家是有所助益的,感恩ㄚ!!阿彌陀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GCAMARA&aid=355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