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篇文章悼念陳金珠----崩壞的民主、法治的起點
2020/07/03 11:17:53瀏覽261|回應0|推薦2

許崑源的逝世是對台灣30年民主化後卻反民主、反法治的最大諷刺, 而當年的陳金珠是對於國民兩黨政治算計下崩壞的民主、崩壞的法治所表達最大的無言抗議, 也因此對於冥噤洞的不滿千萬別再以身勸諫, 因為對於一個納粹法西斯的政黨來說, 權力就是一切, 近親繁殖、雞犬升天、用不盡的預算撈不完的錢財, 什麼國家大計、人口死亡交叉危機都是假象, 真相就像李敖大師所言的那麼不堪, 可以扭曲日據殖民時代抹滅掉60~70萬抗日台灣義勇軍、30萬平民佃農被強徵軍夫死在戰場、不知凡幾的慰安婦死在軍營(保守估計超過數十萬人)與七千多條原住民英魂, 為了向冥噤洞台獨宗主國日本輸誠如此洗腦台灣年輕人, 還有什麼勾當幹不出來; 想知道228真相, 請讀完李敖大師系列之作"你所不知道的228"就可以明白, 李敖大師生前明言這就是民進黨扭曲歷史藉以取得政治資源的最骯髒手段, 連日本軍國主義者都不敢這樣幹

而冥噤洞絕口不提當美麗島雜誌僅4期被禁後, 是誰連續創刊多年的黨外雜誌, 就是李敖大師出資創辦的自由時代周刊系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Fw-GSFu8g) 從73年到78年超過5年半302期的黨外雜誌, 創下臺灣出版史上被查禁和停刊次數最多的紀錄, 李敖大師也因此坐過牢, 所以對台灣民主的影響力當然後者完勝前者, 可是冥噤洞就是絕口不提; 至於冥噤洞口中的陳文成說因為捐助過美麗島雜誌前返台被警總約談後被自殺, 那資助創辦302期的李敖更應該被自殺或被死於黑牢才對, 而冥噤洞根據的是美國法醫的被謀殺論(因被拋下墜樓身亡造成), 而台灣法醫名醫楊日松則認為被謀殺論很難斷定, 因為無任何藥劑成分, 是自殺、意外或謀殺難以判斷; 不過從2顆子彈駐美李昌鈺與歐洲專家說法大異其趣且成為後來美方要求陳水扁政府吃下6108億天價的次等軍購來看, 美方的政治掛帥早已全球聞名, 加上關鍵人物陳義雄似乎被冥噤洞政府謀殺身亡, 這種發生在21世紀的台灣至今真相不明, 才凸顯冥噤洞執政的不正當性(http://blog.udn.com/JuvenalC/133757595 2020總統大選是台灣40年民主以來最黑暗的時代)

以下三篇關於因為抗議319與北市警局迫害而以身警世的陳金珠紀念文章, 寫得好, 轉載給各位分享:

陳金珠,61年次,33歲。

對於這個名字,你如果沒有印象,不怪你。不過,如果再提醒一下,前不久,有一則新聞報導提到,在台北市政府大樓三樓的陽台上,發現一具陳屍半年的遺體,你或許會依稀記得此事。是的,那人就是陳金珠。她,在去年12月5日,從台北市政府的頂樓一躍而下,半年後,遺體才被發覺。

陳金珠和你我一樣,都只是一位平凡的國民。她本來沒有什麼特殊的政治信仰,但在二年前的三一九後,她的人生有了重大改變。對於那場槍擊案,她怎麼也不相信是真的。於是,她參加了凱道前的示威遊行,也參加了中正紀念堂前的靜坐抗議,最後,當人群逐漸散去時,她選擇到景福門前,搖著國旗,試圖換起熙來攘往的路人,讓他們記得,這世上,還是有人堅持,「沒有真相,沒有總統」。

去年六月三日,她被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一分局仁愛派出所員警驅離。陳金珠搞不懂,為什麼一個國家的國民,不能站在自己的國土上,揮舞自己國家的國旗?她沒有礙著誰,也沒有冒犯誰,為什麼她的行為不被許可?

事後,她發現,警察三不五時找上家門,打著名號是查戶口,但實際幹的是一種騷擾和威脅。她很不滿,找市議員申訴,也找過立委,甚至在某一場合,當面向馬英九表示嚴正抗議。最後,警察被迫登門道歉。但員警仍然心有未甘,他說,他承認執法過當,但不認為執法有錯。

陳金珠不想和稀泥,但議員認為應該見好就收。

去年十一月十日,最後一場協調會結束。陳金珠步出台北市議會時,她已經作了決定。

她堅持到十二月三日,投了票,看了開票結果,覺得很滿意。在遺書中,她寫道,希望最近兩年的生日願望能夠實現。

一願國泰民安。

二願國泰民安。

三願國泰民安。

十二月五日,她選擇在台北市政府頂樓,跳樓自殺。另一封遺書中,她寫道,「我要的是非,我自己捍衛」。

她是個悲劇。因為,對於阿扁連任的正當性質疑,她在生前的十九個月,天天從桃園騎機車到台北景福門搖國旗。但是,驅離她,不讓她行使國民權利的,卻是馬英九治下的台北市警察局。在藍與綠之間,她找不到是非與正義。她的選擇,就是以死抗議。

這麼和平又這麼激烈的手段,這麼震撼人心的故事,媒體沒有興趣。除了遺體被發現的那一兩天,新聞曾經散見報端外,餘後,消息全無。對絕大多數的民眾而言,這世上,有沒有陳金珠,或者說,陳金珠為何而死,與他們都沒有一點點相關。

----------------------------------------------------------------------------

她站在那裡【趙天楫】

「自由、人權、公義」,陳金珠的背包中,留下這六個字。

她揹著這個包,站在景福門前十九個月。她揮著國旗,舉著標語牌,因為氣憤。選舉靠一件可疑的槍擊案翻盤。「這實在太扯了!」

她每天從中壢騎車來,十點半再騎回家,工作也辭了。當人們的激情散去,她,及一小批人,仍站在那裡。

她有點不同,她不講話,不激動。當官商進出玉山官邸,禮券搬進搬出時,有些站在那裡的人會對著那些黑頭車比中指。她不會,她只站在那裡。

她想,站在街頭,不在街道中,就像周末舉著房地產廣告的人,沒什麼不可以吧?這是她的自由、人權。很多人也這麼想。

但有些人不這麼想。去年6月3日,陳金珠被逮捕了,理由是:「拒絕出示身分。」她反抗,造成了點小傷。這是小事,但公義受傷,是大事。

誤會?折騰了一下,放了。桃園警察又找到疑犯家裡,剴切諭知要管教女兒,不要再危害國家安全。

大家都很煩,警察也是要給官邸個交代。揮國旗的人仍揮著,警察分局長也被迫登門致意,陳金珠卻認為不夠,大家都做了「正常」的處理,只有陳金珠不認為,她在日記中寫著:「我要的是非,我自己捍衛。」

她選擇躺下,但她與做這種選擇的人很不一樣,她只有一個理由:「我要站在那裡。」她滿漂亮,34歲,站在那裡不乏有人來與她搭訕。她日記裡的字跡端正、清清楚楚。她說:「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一路平坦,未遇到什麼波折,也從未感受到如何的不公。本來我對政治就沒有什麼興趣的。」只是,她好友說:「319我們都氣到爆,差點吃不下飯。」就相約去抗議一下。她,就留了下來。

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真的?真的這麼正常?那怎麼會⋯⋯?」但根據現有的資料,從日記到問她的朋友家人,都找不出她有什麼「不正常」。

她不是邊緣人,那難道是我們的社會在崩潰邊緣?

陳金珠多站六個月,會不會改變她的決定?會不會對「自由、人權、公義」不再那麼堅持?或者,更對堅持有點希望呢?

看了陳金珠日記,令人感到寒慄的正是這種「正常」,正常到會做這種事,自己負責至此,可怕。

可怕的另一端是,阿扁在「向人民報告」中,竟把陳金珠之死未被發現,扯為馬英九的無能。陳金珠的母親在發現遺體後,對馬英九說,女兒的願望就是要馬好好做,只有馬能實現她的遺願。可以這麼說,如果陳金珠是聖女貞德(Jeanne d’Arc),她眼中能拯救法國的查理七世就是馬英九。

陳金珠的決定很堅決。12月5日的最後日記:「三合一選舉結束了,非常高興人民用選票反應了對執政者的不滿,而我也盡了最後一次的投票責任。希望近兩年的生日願望能儘早實現。一願國泰民安,二願國泰民安,三願國泰民安。」她躺在市府三樓露台的一角,幾天後101的元旦煙火在她的臉上閃爍,三十萬的台北市民在她身旁歡慶。大隱隱於市,她就在那裡天葬了六個月,肉身一點一點地飄入台北的天空,直到我們再看到那六個字。

6月23日,朋友們辦了「我們送金珠」的追思會,大家放下了百合花,聽了幾段她的日記,看著景福門,想了一下,散去。

她,還站在那裡。

--------------------------------------------------------------------------------

2004年3月19日下午那兩聲槍響後一直到今天

小姐的中華民國持續崩毀頹圮中

景福門前,一直到現在,七百多天了

還有一群人無畏風吹日曬雨淋

持續的對著過往車輛行人搖著國旗

堅決要做陳水扁背上的那根芒刺

我對愛麗絲說

每次經過看到都好心酸

可是心裡很感謝他們

謝謝他們為我們這一盤藍色散沙做了我們心裡想做卻沒去做的事情

站在那裡的意義就只是要讓所有人知道

那件事還沒過去

沒有真相之前,那件事情不會過去

然後,報紙上就出現了陳金珠這個名字

她的遺書,看得我掉眼淚

「......一願國泰民安、二願國泰民安、三願國泰民安」

可是,天,我的國家用什麼來回應他的子民?

從泰勞被當奴隸對待而暴動的那天開始

這個政府的醜事每天每天就像爆米花一樣

嗶嗶剝剝的讓人來不及招架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

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

沒有經過戰亂、又成長於經濟起飛的年代

呵..........

現在看來,當初說這話的人斷語下得太早

在這個指鹿為馬的年代

在這個是非不分的年代

在這個不公不義、逢迎拍馬、自私貪腐、價值觀混淆的年代

還有誰能說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4690292?fbclid=IwAR2T1ZHkw1l_gBdEyjbAS7uPPUhm8yfdj7T8MHrzAICNvQCpPD5ggQPMOQw 為還許崑源清白 許崑源家屬明天提告7人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venalC&aid=14109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