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似曾相識的詩句
2014/09/17 11:15:57瀏覽276|回應1|推薦12

~似曾相識的詩句~

《晚眺關刀山》‧張玉書‧台灣古詩
群峰聳秀欲凌霄,落日疏松影動搖。
借問蠻奴何處住,隘丁遙指霧山腰。

《清明》‧杜牧‧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借問”一詞,在使用台語的地方,日常生活裡常會聽到,“咱借問一嘞”。

【注釋】
1、張玉書(1876-1939),字笏山,草鞋墩(今草屯)人。
2、蠻奴:指當時居住在山中的原住民。
3、隘丁:清代在漢人與原住民交界地帶設置了警戒哨所與防衛線(隘勇線),負責此項任務的人員,稱隘勇或隘丁。日治承襲清制,為開採樟腦及伐木擴大隘勇線範圍及向山區推進。
4、關刀山位於今三義鄉東側與大湖鄉交界處,海拔889 公尺,由於北邊山背壁峭傾斜,遠望若關羽所持之關刀,故名。由關刀山可遠眺馬拉邦山、大安溪及大甲溪,今為登山健行絕佳路線。此詩除了概寫關刀山峰巒聳立、日影搖樹的秀麗景致,同時也述及居於山腰中的原住民及當時臺灣總督府為開採樟腦所設的苗栗隘勇線。

~題外話~
漢人詩中稱原住民為“蠻奴”不足奇,還有稱原住民居住的地方為“獠洞”。

《內山》 ‧洪繻 ‧台灣古詩
古徑行蹤少,縱橫開野花。
翻山無獠洞,汲水有人家。
萬竈煙蒸腦,千棚地種茶。
誰能籌本計,僻壤教桑麻。

【注釋】
1、內山:本是早期大陸移民對臺灣未開發山地的通稱,隨著移民開發的腳步推進,漢人和原住民的接觸愈加頻繁,臺灣山區物產與外界流通的機會也愈大。本詩起始所言及的樟腦與茶葉,正是自古以來臺灣的特色山產,與蔗糖並列為清末臺灣三大出口商品,到了日治時期,樟腦產量更名列世界第一,揚名國際。本詩點出臺灣山區產業經濟繁榮時期的樣貌,也鋪寫了恬靜寧謐的風光。
2、洪繻(1867-1929年),字月樵,鹿港人。
3、獠洞:指原住民住的地方。
4、蒸腦:製作樟腦的過程中,將水由木桶上端倒入鍋中,引燃灶中木材,更換碎片,連續十天後,鍋中沸騰的水蒸氣透過木板孔,將樟木碎片蒸熱,也蒸出含腦的氣體,這些氣體進入倒置陶缸後開始凝結。十天後將陶缸拉開,半凝結的樟腦遇到冷空氣會凝結為霜狀,即為樟腦。
5、籌:謀畫。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juta&aid=17313676

 回應文章

Hojut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清平調之二
2018/04/05 12:57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