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Boken Pay是詐騙嗎『Boken Pay』被爆驚天騙局讓數百人血本無歸,詐騙真相令人髮指!Boken Pay騙取民眾錢財100%是詐騙 小心Boken Pay詐騙陷阱根本無法出金小心
2024/11/21 17:46:17瀏覽6|回應0|推薦1

Boken Pay是詐騙平台Boken Pay是假投資真詐財Boken Pay已被〖165.打詐國家隊〗確認為詐騙平台,並且發布警告。因此請大家務必規避,遇到需要繳納保證金的平台,100%是詐騙,不要猶豫,趕緊停損遠離!投資者切勿輕信『交了錢就能出金』,這極有可能是一個『無底洞』,只會越陷越深,擴大損失。

常見詐騙類型有假愛情交友誘導投資詐騙股票詐騙虛擬貨幣詐騙假求職徵才名人社交軟體廣告詐騙家庭代工詐騙博弈詐騙假網拍詐騙人頭帳戶詐騙假冒公務員假中獎通知恐嚇方式詐欺、line群組詐騙、只要聲稱高收益穩賺不賠一定有問題,天沒有免費的午餐,投資需理智! 


目前,金管會證期局所接收的投資詐騙陳情案件主要集中在三大類型。

首先為冒名金融業者,不法集團冒充合法證券業者或金融機構,通過簡訊等方式招攬人們參與 LINE 群組,或假借財經名人之名成立群組,鼓吹特定投資商品或特定 App 的下載。

其次,不法集團透過電話、簡訊和 LINE 群組等方式,聲稱能提供高收益的熱門股票資訊,誘使投資者投入港股或台股市場。

第三,不法集團推薦人們安裝虛擬投資平台 App,並聲稱該 App 能夠迅速買入漲停股票,並保證獲利。

針對當前所接獲的投資詐騙陳情案,金管會也呼籲民眾應透過合法業者進行投資,勿輕易相信來歷不明社群、簡訊或網頁廣告,民眾投資前應停看聽,注意風險,審慎確認所做投資或交易係透過合法金融機構進行,以維護自身財產安全,避免日後衍伸交易糾紛,投資人權益無法受到保障。

這是一位真實受害者的經歷描述:

這是一段難忘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投資陷阱的可怕,幾個月前我通過網友接觸到一個投資平台,一開始的回報讓我以為自己找到了可以改變生活的方法,但幾週後,問題開始出現,要提領時,他們要求我額外支付「稅金」「手續費」。當我拒絕支付時,聯繫客服後,對方開始推脫,甚至威脅如果不支付款項,就會沒收本金。帳戶立即被凍結。到最後,平台網站直接無法進入,「客服人員」也完全失聯,我才意識到這是一場騙局。當時我整個人崩潰了。投入的錢很多都是我和家人多年的積蓄還有很多借貸的錢加起來超300萬,一度以為永遠拿不回來。但我沒有放棄,報警無果後又找過很多管道,最終認識了幫我拿回錢的恩人,在他的幫助下最終成功拿回這筆錢!                                               

希望能用我的經歷提醒更多人,避免落入詐騙陷阱,也希望更多受害者能勇敢站出來!如果你和我一樣不幸受騙,請聯絡我LINE【y521wy我會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請你永遠不要輕言放棄!


揭秘詐騙類型和常見手法:    

     

第一步:取得信任

詐騙分子在各大交友APP或Facebook尋找詐騙目標,通過LINE、微信等社交軟體廣泛地結識受害人,然後與受害人頻繁聊天,交心交底,噓寒問暖,取得受害人的信任。
第二步:慫恿投資
詐騙分子通過透露自己的投資理財收益,引起受害人注意。然後開始引導受害人在他們自製的平台進行投資、博彩、理財。大多數人就會試著小額投入,騙子會通過後台操作,讓受害人小賺幾筆。
第三步:大量投入
等受害人嘗到投資甜頭後,詐騙分子會聲稱只要跟著他投資穩賺不賠,這時,受害人就完全信任他,並繼續往平台裡大量投入。
 第四步:無法提現
等到受害人投入大量金額後,看到平台金額並未增加,準備將裡面的金額提現,發現提不出來。
第五步:銷聲匿跡
當受害人想再與對方進行交涉時,騙子已經聯繫不上。等到受害人悄然大悟時,發現自己已經上當受騙,鈔票也已經進入騙子的口袋。失去聯繫,導致被害人血本無歸!

以下是三步討回被騙資金的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在發現自己被騙後,應立即報警。向警方提供詳細的詐騙過程,包括你與詐騙者的所有交流記錄

二、確保保存所有與詐騙相關的證據:與詐騙者的聊天記錄、交易記錄和收據、詐騙網站的截圖、銀行轉賬記錄

三、聯絡相關機構,許多地方都有針對詐騙受害者的組織和協會,這些組織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通過這些組織,你還可以與其他受害者分享經驗,獲得更多的信息和幫助

請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一件事聽起來好得讓人難以置信,那麼它可能真的就不值得相信。網上沒有那麼多「好人」來帶你「暴富」,大多得是想要你本金之徒,多一點警惕吧。讓我們共同努力,提升防詐意識,構建一個更加安全的投資環境。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_100780455619816101&aid=18137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