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生之秦武大帝 (36) / 風輕揚
2016/08/23 07:00:00瀏覽99|回應0|推薦0

第三十六章     秦雖舊邦,其命維新


    戰爭後期,大約是秦武帝永定二年,迦太基派大將哈米爾卡•巴卡率兵到西西裡島,企圖力挽狂潮。但大羅馬帝國軍隊的圍困戰術及迦太基在海戰中的連續失敗導致了那些受困重鎮如利利貝烏姆,因長期得不到補給而最終被攻陷。次年,大約是秦武帝永定三年,大羅馬帝國海軍艦隊以五百艘戰船組成的艦隊大敗迦太基艦隊於埃加迪群島附近。海戰之後,迦太基國內爆發了一場雇佣兵大起義,內憂外患下的迦太基,終於命哈密爾卡•巴卡於西西裡與羅馬人簽訂停戰條約,戰爭結束。羅馬人獲得了輝煌的勝利。此戰之後,大羅馬帝國皇帝韋小寶的聲譽如日中天!

  太平三年,秦文帝邀請鬼谷子、雲鶴、白起等巨賢、武將在大秦洛水邊上誓師,起兵東征頻繁騷擾大秦東北邊境的箕子朝鮮。

  秦文帝詔書道:“秦雖舊邦,其命維新,爾乃蠻夷,犯我疆土,雖遠必誅”。

  秦文帝任命孟說為大將軍,領軍三十萬,出兵東征。三十萬的軍隊,很多還是之前六國的士兵。

  大秦文帝嬴思更引用《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及商湯《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語,以此說明創新精神是大秦民族最鮮明的稟賦,強調創新精神在國家民族發展中的重要性。大秦文帝在張儀、雲鶴等人的指導一下已經日漸成熟,政治思想包容並蓄,相對比先皇秦武帝更多了一些穩重。有三晉民間歌謠為證:“大秦泱泱,唯有文帝,少年天子,千秋萬代。”六國的隔膜界限已經越來越稀薄了。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兩句詩出自《詩經•大雅•文王》,其詩第一章雲:“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這首詩是《大雅》的第一篇,《毛詩序》說:“《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鄭箋》也說:“受天命而王天下,制立周邦。”由毛、鄭傳箋可見,這是一首歌頌周文王受命王天下,建立不朽功績的詩篇。全詩頌詞與箴言相結合,既贊頌了文王得天護佑,創立周朝的豐功偉業,也有對周人“天命靡常”“宜鑒於殷”的諄諄告誡,是一篇既充滿激情又不乏理性和正義之氣的頌歌。而秦文帝改為“秦雖舊邦,其命維新”更有自比周文王之志,以圖天下歸心。

  然後,周文王不過小小一個奴隸制國家的首領,那時候商朝還很強勢,伐紂還是到了周武王才成功,且周朝不論各方面影響都不能跟大秦帝國相提並論。周朝為了滅商朝,拉攏各大諸侯,滅商後也只是名義上的共主,諸侯都有自主的軍隊。大秦則不然,大秦帝國天下一統,中央集權制,在大秦太後魏珍的指導下,大秦大力重農重商,更要求南方秦國百姓出海貿易!大秦步入了從封建制度轉向資本主義制度萌芽的發展。

  大秦太後魏珍深受陳輕揚的行為影響,陳輕揚不論國事、家事都是以商量的語氣,毫無帝王的架子,和藹可親。魏珍垂簾聽政以來也是但凡大事都是以圓桌會議的方式召開,集思廣益。張儀、蘇秦、白起、孟說、雲鶴、秋笛、任鄙等都是暢所欲言,最終才由大秦太後魏珍和文帝商議定奪。政體上有點類似於後世地球西方的君主立憲制。

  大秦太後魏珍經常聽陳輕揚在枕邊說了不少新思路新規劃,由於陳輕揚經常南征北戰,還來不及推廣。陳輕揚被俘後,魏珍將思念良人之心轉化為繼承其志向、實現其夢想的動力,在全國大力推進改革,歷史上稱這次改革為太平變法。

  太平變法在政治上取消謚法。謚法起於周初,是在君王死後,依其生平事跡,給予帶有評價性質的稱號。但陳輕揚曾在兩人對坐時對魏珍提起過,認為像這樣“子議父,臣議君”,太不像話,更沒任何意義。魏珍便在變法中宣布廢除謚法,不准後代臣子評價自己丈夫及子孫後代。天子自稱曰“朕”。“朕”字的意義與“我”相同,以前一般人也可以使用,但大秦太後魏珍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稱為“朕”。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詔”(命曰制,令曰詔,蓋二者效令不同)。這本是陳輕揚前世電視看多了,想自稱來過過癮的,可惜自己沒來得及用上。

  而後宮太後,皇後,太妃等自稱哀家,宮女等級別等自稱奴婢。平民一律自稱草民。大秦公文、私文文字中一律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諱。文件上逢“皇帝”“皇上”等字句時,都要另起一行頂格書寫。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質雕刻的大印才能稱為“璽”。以上這些規定,目的在於突出皇帝的特殊地位,強調皇族與眾不同,強化皇權在人們心目中的神秘感。

  為了有效地管理國家,也為了替子孫萬代奠定基業,大秦太後魏珍吸取了戰國時期設置官職的具體經驗,以及陳輕揚口述的一些策略,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員,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軍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貳,掌圖籍秘書,監察百官。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郡縣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

  大秦太後魏珍制“傳國玉璽”,取材於天下聞名的“和氏璧”,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雲鶴、秋笛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此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像征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示“氣數已盡”。

  在經濟上,大秦太後魏珍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戰國時期,各國的度量衡制度和貨幣制度很不一致。秦統一後,規定貨幣分金和銅兩種:黃金稱上幣,以鎰(秦制20兩為鎰)為單位;銅錢稱下幣,統一為圓形方孔,以半兩為單位。金幣主要供皇帝賞賜,銅幣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戰國時期,各國車輛形制不一,大秦太後魏珍定車寬以六尺為制,一車可通行全國。

  在文化上,大秦太後魏珍統一下令統一和簡化文字,一律采用更加方便書寫的隸書,加強民族意識,大力推進秦字、秦語,加強倫理綱常的之力,提綱百善孝為先……

  商鞅變法後,大秦一統六國。太平變法後,大秦帝國更加強大。早在商湯時代,他的浴盤上就鐫刻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樣的銘辭,意思是說假如今天洗淨污垢更新自身,那麼就要天天清洗更新。就是要不斷創新。太平變法後,更是民族的創新!大秦一躍成為當時的凡人界大陸的超級大國。(8/25續)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71522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