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保持婚姻中愛情的溫度?
2011/01/08 00:57:44瀏覽680|回應0|推薦1
如何保持婚姻中愛情的溫度?



愛情在心理學上有三種成分:激情、親密、承諾。師大家庭與人類學系副教授林如萍分析,激情是生理需求,隨時間「江河日下」;親密是「知我者為你,彼此欣賞、尊敬的靈魂伴侶」;承諾代表責任感和信仰;愛情三角形愈大,感情愈穩固。「進入婚姻前,要想好愛情三角形中不能少的成分,這沒有對錯,可隨個人喜好調配,然後就要接受那隨之而來的婚姻型態,」林如萍妙喻。


四建議,避免老夫老妻的陷阱


婚姻中如果較重視伴侶關係,而非角色、功能,也就是讓親密的成分與日俱增,愛情比較能常保恆溫。但是婚姻、兩性專家都觀察到,台灣人在婚姻中常常太努力做父母,卻忘了去省思自己是不是好配偶。


婚姻如何不掉入老夫老妻的陷阱,保持愛情的溫度?專家們建議從以下四點著手:


保持溝通:《為何春嬌愛說話、志明想劈腿?》作者、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提醒,溝通是男人最需要學習的一門課。先接受男女有不同,然後再微調。女人平均一天講兩萬個字,需要分享心情;男人只需體貼、同理,不需給太多意見和批評。

在性需求上,「因為分泌睪固酮,男人平均每五十二秒就閃過一個性的念頭,這不是對錯問題,也不是藉口,」楊聰財說。但是台灣家庭有了小孩後,媽媽就和孩子一起睡的習慣,有必要調整。性的頻率和地點都是夫妻應該溝通的課題。


重視彼此:婚前很容易做到重視對方,會注意對方生活習慣的小細節,但婚後卻容易為雜事掩蓋,或有太多的理所當然,連髮型換了都沒注意到,彼此珍視的部分就逐漸消失。


互相讚美:夫妻應該隨時互相稱讚,不要吝嗇,生活本來就是小事累積,要隨時擴大好的感覺。


關係平等:兩人的關係要平等。自己當自己「心中小孩」的父母,源自原生家庭的問題和心理需求仍要自己去面對,而不是依賴另一半來解救、滿足你。


人會改變,婚姻中的愛情也是一段發展的歷程,「就像孩子隨著年齡有不同的發展,不變的就是要跟上彼此的腳步,」林如萍說。理解生命歷程的改變,就不怕改變,怕的是,沒有去察覺,來不及欣賞、跟隨,沒有攜手同行。理想的親密伴侶關係就是「彼此陪伴、跟隨、引領,有時你前我後,有時你後我前,但不要落後太遠,」林如萍補充說,重點在願不願意、能不能彼此等待、扶持。


兩性關係專家、精神科醫師鄧惠文也形容,「外遇就像上帝給我們心靈上或婚姻上的一種癌症存在,」逼迫大家要隨時注意飲食健康,「去關心夫妻之間的密合度,任何關係變化都要視為該處理的事情,」她強調。


診療過很多婚姻的鄧惠文認為,完全沒有希望的婚姻是那種「付出明顯不平等、價值觀差異太大」的關係,其他的都值得珍惜和努力。


也許,按照這樣的標準,很少婚姻是完美的。但正如王偉忠所寫,「人生如果少了婚姻,少了隨之而來的酸甜苦辣生老病死,少了孩子延續家的價值與感情,真會少掉很多滋味。」


愛自己,勇敢為自己而活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lisa37&aid=477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