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整譯 繫辭傳 (四)
2009/11/21 21:03:58瀏覽554|回應1|推薦15

易與天地準 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仰以觀於天文 俯以察於地理 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終 故知死生之說

精氣為物 游魂為變 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旁行而不流 樂天知命 故不憂

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曲成萬物而不遺

通乎晝夜之道而知

故神无方而易无體


譯文

易理是效法天地,並以天地的道理為準則,所以它能將天地之間的道理圓融地包容在內並使其條理化

易理之所以能如此,是由於對上能觀察天道的垂象,日月星辰的變化;對下能細察地道的理路,山川文物的形勢。所以知道宇宙間幽暗與光明相繼相成的道理

進而能追溯萬物之初始,退而能回顧萬物之終結,所以能明瞭生死交替、存亡相續的道理

無形的精氣可結合成萬物,游離的魂魄可發生變異,因此易道能知曉鬼神變化的實際情況

易理是與天地相符合的,因此吉凶善惡的判斷是不會有所錯誤和違背

易理的智慧遍及萬物,其道理普濟天下,因此能致用而不會逾越

易理的變化普遍沒有常則卻不會流於放縱。因此能樂於接受天的法則,並且知生命演變的必然性,而坦然承受不為一時的困窮所憂

同時能安於各自的處境,取法於地,敦厚仁愛的本性而能博愛萬物

易理能容納天地的造化,並且使其不超過範圍

易理能委曲成全萬物,並且使其沒有遺漏之弊

易理能通達晝夜等自然變化而並且使其知曉其中秘密

所以造物的神性,變化不定,不落形跡的,而易理也是隨變化而變化,沒有固定形體的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gni0520&aid=3519243

 回應文章

*心 信 *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易宜也
2009/12/28 16:11

易宜也

通天地

知鬼神

遨陰陽

明人事

貫古今

不易學

難透徹

易非易

實易也


苙雁(Agni0520) 於 2009-12-28 16:23 回覆:
正參學中,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