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23 00:11:29瀏覽1259|回應0|推薦1 | |
這裏是北京通往陝、晉和西口外的要塞,繁華一時;這裏曾是兵家必爭之地,飛揚著 八路軍打 日寇,保衛家鄉的炮火硝煙。經歷了數百年滄桑巨變的爨底下村,依舊保持了居民原的 風貌:""500年的明清古居""。 爨底下村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齋堂鎮,全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有76套,住房656間,結構嚴謹,錯落有致的四合院,整體精良,佈局合理,建築風格既有江南水鄉窗、樓、室等細節、局部處理上的風韻,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整體的氣勢。石牆山路、門樓院落、影壁花牆,仍能看出當年的精工細作,磚雕、石雕、木雕蘊育著古老的民族文化。灰瓦飛簷、石壘的院牆凝重厚實中透著威嚴、恬淡平和中積澱著深厚的文化,被稱為 “京西的不達拉宮”。 爨(音cuan,一般乾脆叫川底下)底下村是一個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保存較好且集中的村莊,近年因投名狀在此拍攝與訪古熱而名聲大噪。目前有76家保存較好的農宅可供遊覽,最古舊的一些農房則只是一堆廢墟. 爨底下村民有財神的化身關公廟,有盼子的娘娘廟,有保佑太平的觀音廟,村民們世代相安 而息。爨底下村又是京西傳統教育基地、影視基地。 國家1A級景區。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109國道可通達,距北京市區97公里,該村是以明清建築風格為主體,具有獨特建築歷史文化特點的,保存最為完整的古民居人旅 遊景點。 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是隨山西向北京移民遷移至此而建立。爨底下全村都為韓姓,據村裏“祖先堂”記載,韓姓是第一世族韓福金、韓福銀、韓福倉之後裔。排列輩分為:福、景、自、守、玉、有、明、萬、宏、思、義、巨、曉、懷、孟、永、茂、廣、連、文,共20輩,現已繁衍至17輩。 古村的發展得益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修建的古驛道,它是通往河北、山西、內蒙古的必經之路,因此既是重要的軍事通道,又是對外交流與發展的商旅之路,為村落的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村落環境與76套靈巧、精良的山地四合院,正是古山村當時經濟繁榮發達的象徵。古村重視宗族、血緣的維繫,在推崇愛家愛國思想和倫理道德規範村民行為的教化下,村民有一定的文化素質,歷來有報國獻身精神,至今村中還保存有韓家子弟在 中日甲午海戰中的立功喜報。村民對國家有著熾熱樸實的愛。 日本侵略者入侵家園時,僅有108戶的村莊,就有70余名青年參軍,其中34名青年為國捐軀,另有30多人隨軍南征北戰,展示了村民愛家、愛國的民族精神和事蹟。解放後,由於豐沙線鐵路和109國道的開通,使古山村失去了古驛道商品交易及客棧的地位,從商 旅必經之地轉為發展農業生產為主的小山村。 爨底下經歷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歷程,村內至今仍保留著不同歷史時期的標語,成為歷史的遺存。20世紀80年代處於封閉貧窮的山村,大量青年外出求知、安家,村內只剩13戶人家,30多人,至此古山村失去了昔日的輝煌。也正是因經濟的衰退,村民無力建造新房的特殊情況,卻保留了古村原始風貌和融于自然的田園環境,保留了一處具有珍貴歷史文物價值的古村落,它已成為京西具有文物保護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的人文資源。 古村群山環抱佈局隨地形高低變化依山而建,在以龍頭山為中心的南北中軸線控制下,將76座精巧玲瓏的四合院民居,隨山勢高低變化,分上下兩層,呈扇形向下延展,以放射形態靈活佈局在有限的基地上,建築佈局嚴謹和諧,變化有序。村落的整體佈置形似“元寶”, 氣勢宏偉。 廣亮院 臺階,門口地面兩塊石板鋪砌,一塊青石喻“腳踏青雲”,一塊紫石喻“紫氣東來”。正房五間, 其建築裝飾非常精美,充分體現了當時主人的家庭地位。 古驛道客棧 關帝廟 南坡梁 一線天 交通:一號線蘋果園地鐵站西,乘929支線路公車川底下路口站下車即到。每天二班, 早7:40 與12:00, 坐2小時30分可到, 回程最晚班車15:30 開車: 1.航太橋走阜石路到門頭溝,再走109國道行10公里至擔禮村路口有路標。 2.自蘋果園向西行駛到門頭溝龍泉賓館沿109國道到齋堂,再向西行駛5公里即到。 圖檔:可至相簿中查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