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皇城,有許多的高高的紅牆黃瓦和深宅大院,歷史傳奇、名人故舊爲這座古老城市添加了很多瑰麗的色彩。然而,歷史不光是皇帝和將相的傳記,和
宏偉的宮殿寺廟一同留存於世的還有那些滄桑感十足的胡同和四合院。
歌手陳升在歌裏唱:one night in beijing,我留下許多情。倘若由外鄉風塵僕僕來到北京,在那些將相王侯曾經居住過的四合院度過一夜,又何止是“留下許多情”?
中國北方的住宅以北京的四合院最具有代表性。四合院作爲北京的傳統民居,在800年前元代就已出現了;不過現存的四合院大多數是清代到20世紀30年代
所建的。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東南西北四面:“合”是圍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說,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圍牆圈成的。裏面的建築佈局,在封建宗法禮教的支配下,按著南北中軸線對稱地佈置房屋和院落。四合院是個統稱,由於建築面積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從空間組合來講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
四合院中除大門與外界向通之外,一般都不對外開窗戶,即使開窗戶也只有南房爲了採光,在南牆上離地很高的地方開小窗。因此,只要關上大門,四合院內便形成一個封閉式的小環境。住在四合院裏的人不常與周圍的鄰居來往。在小院裏,一家人過著日子,與世無爭。可以說,四合院是在歷史的洪流中,在動蕩的社會風雲裏,北京人所尋覓到的一個安詳恬靜的安樂窩。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這數也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美國律師龍安志自80年代以來一直生活在中國,並擁有三座四合院。他將其中的一座改建成了一家別具風格的飯店“北京新紅資客棧”。他自誇地說:“除
了水電線路和取暖設備外,其他所有東西都是原汁原味的。”
龍安志的“新紅資客棧”位於北京東四六條9號,就在一條小胡同裏,沒有任何標誌。說起這個地方,也是大有來頭,它曾經是末代肅親王的女兒川島芳子的居所。要進入客棧,必須要像舊時的人一樣用手扣擊門環,片刻,朱門緩開。
院落不大,進去才知總共能供人住的地方只有五間房。“新紅資客棧”房間設計得很革命,牆上都是毛主席的宣傳畫,設計的壁式書架上都是毛主席的著作以及和中南海相關的一切著作,斑駁的封面和那個年代特有的設計特徵,看起來有一種滄桑感。家具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在“書房”裏,還有現在已經在博物館裏才能看到的印表機。
客棧共有五間客房,其中一間有一個清代乾隆年間的金絲楠木床,是清朝同治年間一位貴妃的私物。這裏的很多東西都來自中南海:屋中一台巨大的老式落地收音機是周總理用過的;挂在那裏的古舊窗簾曾經是挂在毛主席臥室裏的;裏面的四把舊沙發就是著名的決策椅,周恩來、陳毅、聶榮臻、彭德懷就曾經常坐在這裏接見客人或開會討論國家大事。距離客棧不遠在東四九條的餐廳裏,還有一架縫紉機,據說那是川島芳子使用過的。
在院中的假山下,還有個防空洞改成的酒吧。酒吧非常隱蔽,不仔細看都發現不了,裏面擺了幾個大凳子,四面都是反蘇修時期的海報,有個藏酒櫃,茅臺與威士卡並存,然後另一個小間放著面大鼓,這裏放的都是京劇,還有一個小放映室吧,放革命樣板戲。在這裏可以喝著各國的酒,看著中國的電影,別有一番情趣。
胡同和四合院是老北京平民文化的徽記,是真正歷史的沈澱。徜徉於此,會見到斑駁的紅漆木門,大樹下乘涼聊天的老人,跑來跑去的黃狗和小孩,一切都閒散安靜,好像鐘錶的指標都放慢了跳動,除了偶爾路過的外國遊客或中國時尚青年,湧上心頭的往往是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在北京西城區的阜成門內大街上,有兩座著名的寺院,一爲白塔寺,一爲廣濟寺,二者相隔不過幾裏路,就在它們之間的一大片老胡同院落歷史保留區內,坐落著一家非常不一般的小小旅店,這就是北京“廣濟鄰”國際青年旅舍。旅舍很小,總共不過30多張床位,還包括不少上下鋪。它實際上是一座古樸的老北京四合院,略加翻新後,保存了北京明清四合院的完整格局和風貌,加上位於鬧中取靜的胡同深處,和多年的老鄰居街坊生活在一起,可以親身感受到北京原汁原味的老城胡同生活。
旅舍最貴的房間不過160多元一晚,最便宜的鋪位才60元一晚,就像所有的青年旅舍一樣,店裏有很多供自助旅行者結交認識朋友的場所,有資訊交流板,有自助的洗衣房,公共衛浴間,有上網,庭院中除了花草樹木,阿貓阿狗和金魚缸,還擺了兩張木頭長桌,可以自由品茶、喝咖啡、喝酒、聊天。
板橋4號位於東直門北新橋板橋胡同內,是一家庭院風格的民居客棧。地處老北京四合院保護區內,周圍皆系市井民居。客棧擁有客房18間,中式家居風格,設計風格簡約而樸素,強調舒適與自然;有單人間。院內繁花似錦,竹影婆娑,果香四溢;在院內既可淺酌,也可以在露臺小憩;還可以在院內沖一杯茶慢慢品味,院內還養著錦鯉和畫眉,可謂鳥語花香,這種感覺是在五星級賓館感受不到的。
北京,這種地方還非常多,進南鑼鼓巷南口東面的第一條胡同,是炒豆胡同。胡同西口不遠77號門旁,標有東城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上寫“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現在這裏被改建爲“侶松園賓館”。
曾經著手創辦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的清代商業奇才盛宣懷的豪宅,地跨小石橋胡同24號和後馬廠胡同17號,後者坐南,應爲正門,爲盛宣懷名氣最大的一處私邸,是一座傳統的中國庭園式建築。民國時,時任華北政務委員長的王蔭泰曾居住於此。如今,這裏被改成了竹園賓館,裏面雕梁畫棟,進門沿遊廊前行,經過人工竹園和榴園,盡處是豁然開朗的後花園,假山秀麗,樹影婆娑,流水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