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誠徵〉自由創作「台灣討拍」文案
2021/08/21 01:13:47瀏覽5|回應0|推薦0

青年人可以自由拍攝傳達理念,但不要讓評審覺得不自由。」導演柯一活動企劃工作室正22日出席《台灣討拍》影像徵件啟動記者會時鼓勵當代年輕人自由創作,但幽默提醒參賽者作品必須要有內容,讓評審容易理解。他表示,過去的自由可能是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但現在人們所定義的「自由」可能更多元。他認為,自由的前提是不干犯他人的自由。

文化總會舉辦「《2018台灣討拍》台灣精神—年輕世代影像徵件」活動,並邀請了導演柯一正、台北影視實驗教育機構校長李台北活動紀錄遠(小野)、導演楊力州、導演盧建彰、導演尹國賢5位影視界重量級人物擔任此活動顧問。《台灣討拍》主題為「自由」,文化總會副會長江春男(司馬文武)表示,「自由」是台灣重要的價值與信念,鼓勵當代年輕人不設限地創作任何主題。

為了響應此主題,文總打破過往評審需經驗豐富的形象,招募100名25歲以下的素人學生擔任青年評審團。「也就是說,幼稚園的學生、國小生都可以報名擔任評審。」江春男笑說,評審團的陣活動紀錄費用容值得拭目以待。

《台灣討拍》的影像類別分為三類,包括劇情類、非劇情類,以及慢動作類。「台灣不缺好故事,只缺把好故事說出來的人。」導演盧建彰表示,台灣年輕人很有理想,他舉例,拍攝「看見台灣」的齊柏林,以及走入偏鄉、Teach For Taiwan的創辦人劉安婷,都是有故事的人,而將這些故事挖掘出來,或許是讓國際看到台灣的管道。

活動紀錄中最要注意現場光源的部分,可以思考是否該保留,因為思考光源的呈現是否和活動性質吻合,後製作業很重要就是調色,要會因應當天的活動氣氛,來作調整,例如比較熱鬧歡樂的活動,我會在膚色及整體色調上使用暖色調來作調配,反之若是告別式或追思會這類較嚴肅的活動,我會用低飽和度或冷色調的方式來作調配。圖片排序的部分,建議思考一下順序及內容,排列時盡量讓前後兩張圖片是"有關係"的,這樣對於要做成影片也台北活動企劃會比較有幫助,這樣比較能按照整個活動時間軸的去進行配置,會更加有故事劇情感受,也對於日後回想當時狀況會更有幫助唷!

導演楊力州亦表示,設立慢動作的影像類型,是希望突破框架,用另類的方式來看待平常習以為常的事物。「拍攝幾秒的畫面,就有機會可以拿到5萬元獎金,是很令人興奮的事!」他說,慢動作的畫面不是只有水滴的凝結狀態、玻璃杯碎掉的瞬間,身邊有許多人事物,只要發揮些創意,就可以有精彩的畫面。他舉例,也許氣球爆掉後出現花朵的畫面、或是女兒獲獎面部表情變化的畫面等,都是不錯的題材。

《台灣討拍》影像徵件從即日起開始受理,影片類型共分為劇情類、非劇情類,以及慢動作類3種,獲獎金額在最高達20萬元台幣,文總邀請25歲以下、對影像製作有興趣的青年,不限國籍,皆可報名參加。另外,即日起至7月16日也將招募100位25歲以下青年擔任此活動評審團,甄選出來的成員需全程參與培訓課程,方符合評審資格。

許多一般人或公司都會想要辦活動、辦課程、辦研討會,但是對於第一次籌備的人可能會搞的一個頭兩個大,而本次小編將在以下分享辦活動的整個流程、SOP及技巧,相信能幫助活動企劃或行銷人員更快上手!
一般來說,一個活動從籌備、執行到收尾,大概會經過以下步驟:
1. 前期準備:包括活動企劃、策劃、宣傳、內容準備、找講者、找場地、準備茶水、準備設備、準備伴手禮等。
2. 活動執行:桌椅準備、測試設備、活動指引、分發DM、演說內容、互動、變通等。
3. 後期研討:收集資料、獲得反饋、再行銷等。
而針對這些步驟,我們可以再從細節上做以下的深度討論及技巧上的建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7e5aafa&aid=16673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