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0后少年眼中的新加坡
2009/02/27 12:50:22瀏覽364|回應0|推薦3

   

当听到老师告诉我,说是要去新加坡时,我不禁想到,那不过是个弹丸之地而已,只是靠出了名的干净和极为严厉的法制而闻名于世罢了,那个小小的地方,它有什么了不起呢?但是,当查阅资料时,我发现自李光耀总理1975年访华后,中国的领导人或邓小平或江泽民或胡锦涛等纷纷前往新加坡访问,这让我对那儿有了一种迫切的求知欲,似乎新加坡披上了一层纱巾,等着我去掀开。这种心情伴着我登上了从祖国南疆边陲绿城南宁前往新加坡的飞机。

下了飞机,一个堂皇富丽的厅堂出现在我面前,原来是待机室。这仅仅是开头,走过那华丽的待机室,出了机场,呈现在眼前的便是新加坡面纱下的真面目:生机盎然的城市,鸟儿在树间活蹦乱跳地歌唱,绿树直插云霄,又绿又密,好像在天上飘着一大幅绿地毯,来来往往的汽车在路上飞驰,虽然车多,但都井然有序地驶过马路。

我们这次出行是代表南宁市中学生与新加坡博文中学和南侨中学进行文化交流。

博文中学可大了,刚进入狭窄的入口才发现它的真面目。那儿是绿草成片,树木也是又高又大又密,草的中间有用石头铺成的小道,弯弯曲曲,可以通向校园每栋楼房的任何一个入口。那里的楼房又高又大又整洁,走廊里、教室里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地摆放着物品,丝毫没有杂乱无章,地上也没有废纸。我们与博文中学的艺术交流,不仅我们一展八桂学子的风采,他们也敞开了热情奔放的情怀。

接下来是参观南侨中学。那里也有博文中学同样的特色:绿树成阴,绿草又大又宽广,也是干净整洁的教学楼,但是比起博文中学的同学,南侨中学的学生热情开朗多了。我们刚到那儿,两名记者(南侨中学的)便与我们攀谈起来,我们各自都显得很自然,交谈中总是有说有笑。一时间,不同国度的障碍消失了,同学们都快乐地交谈着。我们在南桥中学上了几节不同的课,期间,因为时间有限,有些课我们只上了一半,就要赴另一个节目。但从这一半的课堂中我又看出了很多。我们有一堂是上的是美术课,通过老师的教学,我看出了教师有着一种无比神圣的责任感,因为一名男同学老不懂怎么画,那老师便一遍一遍地教他怎么画,所以这不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吗?还有,那就是同学们上课气氛活跃,可不是宣闹,这点看出了同学们的自律性很高。

这次新加坡行,我们不但与那里的中学开展文艺交流,我们在新加坡还游玩了一些地方,可以说是不亦乐乎!我们除了去了24小时营业的超市买纪念品,还去了著名的圣淘沙。圣淘沙位于新加坡本岛南部,离市中心半公里,岛上青葱翠绿,有引人入胜的探险乐园、天然幽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等。而37公尺高的鱼尾塔,可以让游人从圣淘沙远眺市区的高楼大厦及环绕四周的小岛的景色。入夜后的音乐喷泉,随着交响乐的节奏而翩翩起舞。我们在圣淘沙感受了4D电影的震撼,看了惟妙惟肖的蜡像,重要的是体验了海上烟火表演的视觉、听觉的那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受。

我们不仅去了美丽天堂圣淘沙,还去看了赫赫有名的鱼尾狮公园。新加坡著名的鱼尾狮像就坐落于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该塑像高 8 米,重 40 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于 1972 年共同雕塑的。狮头鱼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鱼尾狮,其设计概念是将事实和传说的合二为一。传说是古印尼的王子发现了这座小岛,他在这儿看见了一头神奇的野兽,后来得知是头狮子,从此王子叫此岛“Singa(狮子)piwa(城)。狮头代表传说中的“狮城”---新加坡,鱼尾象征古城“淡马锡”,代表新加坡由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公园周围地带,聚集了新加坡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滨海艺术中心、政府大厦、高等法院、维多利亚剧院、莱佛士铜像等等,为游客必到之处。根据介绍,如今,每年有一百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专程造访鱼尾狮公园,与世界著名的鱼尾狮拍照留念。啊,那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

最后一站,我们还去了具有中国国特色的街市----牛车水,这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步入牛车水,让我们感觉闻到了熟悉而又温暖的味道。我查阅资料后方知道,新加坡唐人街之所以被称为"牛车水",是因为原本的居民都以牛车拉水来清扫街道。在牛车水,不仅出售中国特有的水果和民族小商品,还有我们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烙下来的佳作:中国古诗和毛笔字。看着那些古典端庄的汉字写出的锦联,我不禁为中国文化而自豪。在牛车水,除了陶醉于中国文化,我们还吃了印度、马来西亚等国的各种美食,欣赏了非洲雕刻艺术,它们造型独特,粗犷奔放,从斑纹和纹路上看,手工很是精细,可以看出那是非洲大地深远的文化结晶!

以上就是我2009年1月17日至21日随南宁市十四中艺术团访问新加坡的一些见闻。这些看似平常的见闻,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新加坡一个弹丸之地却又如此出名了,也明白了为什么李光耀总理三次访华后,我们国家的领导频频出访新加坡了——因为,这儿太美了,简直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井然有序的、欣欣向荣的、绿色环保的、美丽富饶的人间天堂!

离开新加坡已经有些日子了,现在我总是在想,有相见,总会有离别的。让我珍藏起离别的愁绪,说一声迟来的道别吧:愿新加坡与中国的友谊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再见----新加坡!
  

 (南宁十四中学 何小俦于2009.2.26)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77196158&aid=269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