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原始時期安葬方法一葬式
2023/01/04 20:47:55瀏覽88|回應0|推薦0

埋葬方式

(一)葬式

仰葬式

仰葬指人死後直接入土安葬,逝者面朝天,放置四肢,展現出生前最自然仰臥姿態。這種方式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初期就已盛行,裴李崗墓地上的陵墓,也是單人仰身直肢葬為主。此外大地灣遺址找到的11座陵墓,能辯其他葬式均是單人仰身直肢葬。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類型的陵墓,都是身體仰著四肢挺直,頭朝東南。山東大汶口遺跡挖掘的近百座陵墓中,大多數是單人仰身直肢葬。也有王因遺跡的陵墓,仍是仰身直肢葬為主。800多座齊家文化陵墓中,也是仰身直肢葬較為常見。同一階段的南方陵墓,盛行單人仰身直肢葬。如馬橋、廣富林、越城、草鞋山、張陵山、寺墩等地的陵墓裏,能辨別出葬式者,大多是單人仰身直肢葬。崧澤墓地的97座陵墓中,大部分為單人仰身直肢葬。南京北陰陽營266座陵墓中,仰身直肢的是最多,被挖掘的上百座屈家嶺文化慕葬中,成年逝者基本都是實行單人仰身直肢葬。而福建曇石山陵墓均是單人葬,一般為頭向東北的仰身直肢。從此以後,這類葬式變成我國漢族地域十分普遍的葬式。

側葬式

逝者屍體入埋時,身體側睡,雙手豎直貼身,兩腳挺直並攏的葬式稱為側臥直肢葬。這類葬式在新石器時代陵墓裏都有發覺,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葬式方式。

屈肢葬式

一種將死者的身體彎折、緊縮後安葬的葬式稱為屈肢葬。它分成蹲式和立式兩種。蹲式像人蹲坐姿態,雙手緊縮在一起,大腿、脛骨緊靠而且屁股不著地。立式分成側睡、仰臥、側臥三種。其腿部彎曲水平由股脛骨之間的內角尺寸來定。

就已有的考古材料來說,屈肢葬的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十萬年之前的更新世末期和舊石器時代中期莫梯利亞文化時代。這一時期在法國、巴勒斯堆與克裏米骨灰龕亞找到的尼安德特人陵墓已經有了這類葬式,但是不流行。舊石器時代末期,大部分都已是屈肢葬,方法是把腿折疊起來,緊貼身體,讓人相信曾用繩子捆綁過。進入新石器時期,這種方式更為流行,遍布世界各國。在中國的陵墓中均發現屈肢葬式。依據統計,出土的單人屈肢葬超出600例。其中,單人側臥屈肢葬在西北地域盛行,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遺址則以仰身屈肢葬尤其盛行,廣西一帶還是以屈肢蹲葬為主。

屈肢葬的價值,依照國內外學者的建議,關鍵有以下幾點:首先是覺得這類葬式能節省墓地和人工,其次是覺得這種行為符合歇息和睡眠的一般姿態,再次是覺得這類姿態代表孕媽內胎兒的模樣;最後是覺得用繩子將逝者捆綁起來,可以阻攔逝者靈魂離開身體,向生人作怪。

俯葬式

俯葬是指一種撲到姿態的方式。它產生發展大概與仰身葬一個時期這類葬式在新石器時代頗為流行。比如長江下遊的馬家浜文化,關鍵實行單人俯身葬。仰韶文化墓地中也有一些俯身葬例發覺,如半坡遺址的成人慕中,有15座為俯身葬;北首嶺墓地有十多座俯身陵墓;此外薑寨遺跡也有俯身葬發覺。大汶口文化和黃河下遊的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墓地,及其大溪文化墓地等都曾發覺過這種葬式。考古學者在青海貴南縣尕馬台遺跡中發現四十多座俯身陵墓,無論男女老少都是采用俯身葬。這種情況在中國考故探尋中極其罕見。以前有學者覺得,俯身葬的墓主身份是奴仆或類似奴仆得人,但從尕馬台墓地的情況分析,還不能說明這類俯身葬的墓主都是奴仆由於處於這個發展過程上的齊家文化,雖然已出現陪葬墓,但還沒有可能出現批量陪葬的奴仆墓。俯身葬的價值,一是可能和當時大家的思想相關,工要在某些地區,這類葬式被專門用來對凶死者的安葬。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af022c5&aid=17803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