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用修行,只要皈依三寶也可得渡嗎?
2022/04/05 12:02:40瀏覽400|回應0|推薦0

不用修行,只要皈依三寶也可得渡嗎?

前段時間,在佛教群裡傳播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即使沒有修行,只要皈依三寶,將來彌勒菩薩龍華三會的時候,也能得渡”。這篇文章的帳號竟然還掛著某某寺,閱讀量達到230多萬!我被驚得目瞪口呆!

我深深體會到了末法時期的悲哀。《佛與魔的對話》中,魔王波旬對釋迦世尊說:“末法時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孫混入你的僧寶內,穿你的袈裟,破壞你的佛法。他們曲解你的經典,破壞你的戒律,以達到我今天武力不能達到的目的……”

稍有點佛教知識的人就知道,無論何宗何派,要想成就解脫都離不開修行。離開了修行,無論是念佛、參禪,還是修什麼大法都是徒勞的。多部佛經中提到,學佛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發菩提之心,要勤修戒、定、慧三學,行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如果只參加了皈依的儀式,而不能按照佛陀教戒行持,猶如你只是報了去西方極樂世界的名,而沒有學習、實踐去極樂世界的方法,這樣如何得度呢?所以,“不用修行也能得度”完全是誑惑眾生、斷人慧命的邪說!

在巴厘文Tisarana的“三皈依”是這樣寫的:

皈依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證悟宇宙真理,得覺悟。

皈依法:諸佛菩薩所說一切的經論,眾生依法修行,得正知正見。

皈依僧:皈依法界一切僧團(上乞佛法、下度眾生的真僧團),奉行佛法,得以清淨。

如若一個人僅僅在形式上舉行了皈依儀式,而實際上對三皈依內容中的要求不能做到,如何談得上是真正皈依三寶的佛弟子?怎麼可能“享受”到皈依三寶的殊勝利益?

《佛說彌勒上生經》中告優波離曰:“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關齋戒、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思維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作他觀,名為邪觀。”也就是說,要做彌勒菩薩的弟子,應持五戒、八關齋戒、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沒有這些修行,根本做不了彌勒菩薩的弟子。

《佛說心地觀經》云:“若有聞此心地觀報四恩品若臨命終時,即得往生彌勒內宮,睹白毫相,超越生死,龍華三會,當得解脫。”也就是說︰“正觀”是修持彌勒法門的必要條件,有了“正觀”經修持後,功德圓滿,才能生兜率內院,進而“龍華三會,當得解脫。”如果未能按照佛陀教戒如法修持,如何能做彌勒菩薩的弟子?又如何在彌勒菩薩降世娑婆開龍華三會時得解脫?

釋迦世尊住世時,由於善星比丘不聽佛陀教誨,不按照佛陀教戒修行,最終墮落到了地獄。如果參加了皈依儀式就可得度,為何善星比丘未能在世尊住世時得度呢?要知道,善星比丘不僅皈依了佛陀,還做了釋迦牟尼佛的侍者幾十年!

可見,不僅只參加了皈依儀式不能成就解脫,即使修持某個大法而不修行,都不可能成就解脫。《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中說:“認為我今天只要學了某個法,我就成功了。例如我現在修金剛換體禪何等了得,我可以作法,可以任持操運了,我修拙火定排除諸障,還要修什麼行啊?我不修行都可以,我會成就,我會解脫的。這太邪惡了。”所以,如果不能按照佛陀教戒好好修行,就無法築起一道隔開惡業的“擋惡牆”,那麼,當彌勒菩薩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開龍華會時,你在哪個惡道償還夙業都不知道,如何在龍華會中得度?

當今住世的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學佛》寶書中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不生不滅,離開生老病死苦的聖者,需要兩件東西:“哪兩件呢?就是修行,學法!修行和學法這兩樣東西沒有抓住,或已經到手又失掉了,就無法離開輪回、脫離生老病死苦。”所以,“不用修行也能得度”這種言論,完全是斷人慧命的邪說!是波旬子孫混入僧寶隊伍來破壞佛法的真實體現!

現在是末法時期,邪師說法遍佈了網路,所有想學佛成就的同修們,一定要明白:只有佛陀說的法,才是正確無偏能指引眾生成就解脫的法。當今住世的佛陀不收供養,無私利眾,弟子成就的實例層出不窮,真誠希望善良的人們能靜下心,辨別正邪,依止真正的佛陀修行學法,成就解脫!

撰文:桑波

編輯:合立

轉載自:https://www.tpcdct.org/node/6592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學佛相關網站:

http://www.macangmonastery.org 

https://macang.info/

心靈網站:

綺帆的心靈補給站https://1012.video.blog/

帆的心靈客棧-痞客邦http://cindyab1012.pixnet.net/blog

帆的心靈步道-udn部落格https://blog.udn.com/5b42b45d/article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5b42b45d&aid=17307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