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19 20:17:27瀏覽351|回應2|推薦8 | |
當手機管制已經難以限制之後,除了親子互動與親師有效互動之外,朝野政黨很難做壞人修法管控手機議題
林泉利
「手機成癮」已經成為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問題,民團及醫師呼籲,政府應加強預防兒少手機成癮的親職教育。立法院稍早舉辦公聽會討論因應之道,有老師反映,很多學生不遵守使用時間和規定,甚至還會用「AB機」,學校缺乏明確、強制的手機使用規範,導致教師管理困難。教育部表示,會依照公聽會共識,兩個月後提出管制強度更高的規範。看到教育部又在打太極拳卸責,筆者認為手機問題在校園應該無解,因為盤根錯節,強勢介入手機管控只會製造更大紛爭…
以前剛有手機時,在校園中只有趕時髦的老師與家境優渥的學生擁有收手機,等到手機下修到平價之後,師生們人手一機蔚為風尚。當手機被規範為家長與孩子 老師的親子與親師必備設通訊媒介,校園中的校規很難限制學生帶手機到校園方便撥打,之後衍生出校園因為手機不當使用的人際糾紛。此刻想到由中央制定中小學生使用規則,基本上難了,所以立法用談手機使用規定,基本上只會讓基層學校學務處與導師困擾,回歸到讓孩子的長輩透過電話費的制約,透過親子關係縝密互動,然後才學校老師親師說教開導才是正確之道。
或許在像對岸中國可以透過強制命令,讓孩子們限制使用手機。但因為手機已經肩負更多臉型變識與替代現鈔等功能,手機使用又被迫讓學生帶到學校使用。因此如何彈性要求又是新的課題。雖然在台灣沒有臉型變識與替代現鈔等功能普及使用,家長把儲值透過手機讓子弟搭乘捷運等交通公具比照刷卡,在超商購買零食等印飲料解饞,如果因為手機被限制帶到學校,引起學生暴動與反彈是可能發生的事!或許可以參考中國大陸或歐美國家對善手機上癮的問題尋找以兩全其美之道…因為朝野政黨為了選票八結小草與青鳥都迫不及待,何苦就手機使得罪她與他們?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8299466 學生手機成癮 教育部將訂規範 2024-10-18 02:46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報導 學生手機成癮愈來愈嚴重,立法院昨天舉辦公聽會討論因應之道,有老師反映,很多學生不遵守使用時間和規定,甚至還會用「AB機」,學校缺乏明確、強制的手機使用規範,導致教師管理困難。教育部表示,會依照公聽會共識,兩個月後提出管制強度更高的規範。 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副理事長李雅文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學生不遵守規定,甚至會有「AB機」,交出一支手機、私底下還有一支。如今教師管教權低下,教育部提供的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僅是「原則」,老師缺乏法律規範管理,應訂定相關辦法,明確規定國中小學生在校禁止使用手機,或由學校統一管理。 立委范雲指出,愈來愈多國家開始規範學生使用手機,以美國為例,拜登政府就創立兒少網路安全小組,加州州長在上月底通過校園禁用手機法案。 立委郭昱晴還舉例,瑞典所規定的不只有學生在學校的使用方式,還有規定父母必須規範未成年者使用螢幕的時間。 許多專家學者認為,解決學生網路成癮問題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嘉科實驗高中校長林怡慧指出,家長對孩子未來手機的使用模式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很多家長自己也是手機成癮者,學校可以透過親師溝通、親職教育的機會來影響家長,讓他們了解陪伴孩子、與孩子對話是很重要的。 EdYouth一滴優教育協會理事長李瑞霖說,根據該協會在社群媒體的調查,有九成參與投票的學生認為高中階段不該收手機,但學生「不希望收手機」不等於「不希望建立手機指引」,他們一樣期待有全國統一的法規。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表示,過去教育部對行動載具的使用採「正向使用」原則,與會人士普遍希望採取強制性規定,將會依照公聽會形成的共識做必要的檢討,來訂定管制強度高的規範。教育部進一步指出,會盡速邀集相關部會、家長團體、教師團體及學生代表,一同溝通研議符合教學現場的使用參考指引或準則,於兩個月後提出初步研議規畫。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