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拿起遙控器很沉重
敲下鍵盤心很沉痛 |
![]() |
文章數:7673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2023/10/04 07:47:36 |
遇到馬文君 親綠的垃圾媒體記者開槍誤導輿論方向 讓馬文君中槍與被告? 拜讀鄭教授的評論 我說 忘了像小董董智森一樣每天在電台嗆聲 台灣有 一群垃圾黨畜生官員 政客與媒體記者在張牙舞爪 原本屬於馬文君的言論免責權卻變成郭璽被告的立委 被垃圾親綠媒體與垃圾親綠名嘴拿來公開羞辱的對象 這就是台灣的狗屁國會政治與媒體第四權? * 一大早起來 幫南投國民黨籍立委說幾句話 補充政治大學鄭教授的聯合報民意論壇投書/無矢放的vs.明德止善 如果對黃曙光與郭璽等嗆聲是同黨的王鴻薇或平常很大聲的女立委 又怎會讓 郭璽會喊告 邱國正會冷眼旁觀與強調國防立委都有簽字 黃曙光選擇站在馬文君的對立面 說白一點就是人善被人欺 經常黑白說的那位王八千垃圾黨立委從來就是口沒遮攔 即便胡說八道與洩漏國防機密 你有看到中時與聯合記者修理他 你有看到國民黨立委加以抨擊 被貼上孬孬的國防部官員更是屁都不敢吭 即便洩漏國防機密又如何 至於那一位挑起紛爭的垃圾親綠媒體成了小董口中打擊國民黨的英雄更是可恥! ** 所以鄭教授的評論 鄭教授的評論 忘了像小董董智森一樣每天在電台嗆聲 台灣有 一群垃圾黨畜生官員 政客與媒體記者在張牙舞爪原本屬於馬文君的言論免責權卻變成郭璽被告的立委 被垃圾親綠媒體與垃圾親綠名嘴拿來公開羞辱的對象 這就是台灣的狗屁國會政治與媒體第四權?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748213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無矢放的vs.明德止善 2023-10-04 00:59 聯合報/ 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因潛艦資料外洩疑案,立委馬文君順著提問記者的語尾,說句「無矢放的」,馬上被電爆酸爆,成為被恥笑的對象。 這句話當然與原典不符,原典是「無的放矢」。「的」指標靶,「矢」就是箭,因此有人說成「無地放矢」並不正確,放眼過去皆是大地,哪會「無地」?「無的放矢」意指沒有目標就胡亂放箭,用句現代話來說就是「看到黑影就放槍」。 無的放矢的原典有點複雜,唐朝劉禹錫的〈答容州竇中丞書〉說當時讀書人好發議論,但卻常常不著邊際。「今夫挾弓注矢,溯空而發者,人自以為皆羿可矣」,意思是每個人都拉弓射箭,但卻往天空丟,自以為是后羿。「今夫儒者函矢相攻,蜩螗相喧,不啻於彀弓射空矢者,孰為其的哉?」而讀書人更是寫文章胡亂放炮,如同水塘聒噪的蛙蟲,這和只射箭不看靶有什麼兩樣?梁啟超在《中日交涉匯評》引用這句話的精神,簡化為「無的放矢」,傳世至今。 了解成語流傳典故,讓我們體會「語言是活的」這回事,老東西經過時代變遷總會加進新元素;因此回過頭看馬文君的「無矢放的」似乎也沒那麼嚴重。「無矢放的」如果解釋成只擺個射擊目標,但手邊無槍無彈,只能裝模作樣,嚇唬敵人、糊弄旁觀者,好像也說得過去;早期很多街頭賣藥者,常說等會兒要展示武功以顯藥效,以吸引路人駐足,但從頭到尾都只賣藥不賣藝,就是「無矢放的」,我們現在很多政黨及政治人物早都學會了這套走江湖的本領。 再看另一個例子,今年美國北加州祭孔及慶祝教師節大會,蔡英文總統題詞「明德止善」,看起來也怪怪的。 唸過高中的人都讀過的《大學》篇的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總統題詞應是引用這個古籍古詞。「止於至善」的意思是凡事盡力為之,做到盡善盡美,沒有到最完美不會停止,以呼應「明明德、親民」。「明明德、親民」是作為與過程,是「矢」;而「止於至善」則是目標,是「的」,句型結構完整。 但總統題詞,留頭留尾掐中,竟成「明德止善」,似乎變成遇到好事就停止;雖然《西遊記》有「今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門」的類似說法,但總覺得讓總統「為德不卒」。 馬文君的「無矢放的」笑話,是記者提問在先,受訪者順著回答,如果馬文君被打臉,那提問的記者是不是要打屁股?當民進黨政府努力去中化、減低古文教學比率,立委說古文是死的沒有用,上述的例子還會再發生。 |
最新創作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