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拈花一笑 靈山三奇 “豫南古刹靈山寺”係列之一
2007/06/24 22:27:38瀏覽1200|回應0|推薦2

拈花一笑 靈山三奇 “豫南古刹靈山寺”係列之一

  僧左尼右,法相莊嚴。
  在清脆的木魚聲中,靈山寺的和尚、尼姑們並肩打坐於達摩祖師殿,共唱佛國梵音,那清亮的女聲與渾厚的男聲水乳交融,猶如天籟之音,源源不斷地衝撞著記者的耳鼓。
  祖師殿外,鍾聲悠揚,餘響散在靈山寺外的小溪之畔,飄於靈山深處的叢林之中,與鬆濤、泉溪、百鳥共鳴於山巔峰穀。
  始創於北魏,向以“僧尼同寺、帶發修行、廟門東開”之“靈山三奇”在中國佛教界獨樹一幟並名動天下的信陽靈山寺,緣何以此寺規笑傲天下?難道這兒是佛國的一片紅塵?
僧尼同寺 源遠流長
  出家人有僧有尼,“一寺一庵”是我們所熟知的。
  在到靈山寺采訪前的案頭準備中,該寺“僧尼同寺”的“問題”凸現在麵前,而這非同凡響的“僧尼同寺”,很是震了記者一把。對此,某些宣傳類的資料雖企圖“自圓其說”,但總歸是“紅塵覷梵界”的“霧裏看花”,其說法很難讓記者相信,也不能讓記者釋然。
  如此敏感的宗教文化現象,自然應當特別關注,不然還真對不起《厚重河南》的讀者。我在想,靈山寺的方丈會不會就此問題接受記者的采訪?初次拜會就考問方丈“僧尼同寺”,是否很唐突?
  我怕到時候下不了台階,就事先找來把梯子——在和一位和尚朋友、嵩山少林寺的高僧聊天時,很自然地聊及靈山寺“僧尼同寺”的話題,想先征詢他的看法。
  沒承想,記者遭遇高僧的當頭棒喝:“無聊的人會有不可名狀的好奇,如今你怎麼也會墮落到這種地步?”
  一番口舌後,高僧“開壇講法”:“‘僧尼同寺’沒什麼可奇怪的,這跟你辦公室有女同事是一樣的,寺院也是僧尼‘辦公’的地方呀!”
  但問題是靈山寺的僧尼為何特立獨行,要“合署辦公”呢?
  6月28日,記者來到靈山寺,未進山門,先看到一則立於門前的“遊客須知”:“蔥韭芥蒜,煙酒肉蛋,佛門淨地,不準入院。”麵對這“莊嚴淨土”,記者掐掉手中燃燒的香煙,進入寺院。
  在靈山風景區管理局辦公室餘主任的帶領下,記者拜會了靈山寺方丈釋學全法師。
  跟在學全法師左右的小和尚是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法師的徒弟,他對記者說:“我認識你,你經常到少林寺采訪永信師父。現在師父讓我到這兒向學全法師問學求法、參禪悟道了。”
  氣氛一下子融洽起來,記者的膽量也就此大了起來。
  “方丈,外界盛傳咱這兒僧尼同……”沒等記者把話講完,學全法師就接過話:“是不是僧尼同住?僧尼同住,佛界是不允許的。曆史上靈山寺有7寺3庵,現在的靈山寺俗稱大寺,我們有這樣的曆史,就不是僧尼同住。‘文化大革命’中,其他寺庵先後被毀,沒辦法,我們才住在一起的。”
  “今年年初,我到廣州看望住院的中國佛協谘詢委員會主席、靈山寺名譽方丈,已經98歲的老和尚本煥法師,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問:‘僧尼分開了嗎?’”學全方丈對記者說,“我時刻惦記著本煥長老的話,以後有條件了,我們一定要分開!”
  學全法師還說,靈山寺不大,現有僧尼40位,其中尼姑17~18個。
  羅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宗教局原局長羅榮將認為,靈山寺“僧尼同寺”源遠流長,“是戰亂造成的,這兒是避難的地方。”避難者身份複雜,想法不一,無奈出家,似乎也就無所謂僧尼同寺不同寺了。
  這是一種說法,但還沒人考究出“源遠流長”的“僧尼同寺”的時間源頭。
  “省佛協同意僧尼分開居住,有條件了就分開。”羅山縣宗教局局長餘福海對記者說。

帶發修行 其來有自
  無奈“僧尼同住”,無奈僧尼落發。
  靈山寺僧尼“帶發修行”淵源有自,但在革命小將紅衛兵的強迫下,出家時沒有落發的靈山寺僧尼卻在出家後“落發”了。
  “落發不是剃光頭,不是剃成大家熟知的和尚頭,而是把長發披肩的和尚剪成小平頭,把頭發拖地的尼姑理成齊肩的剪發頭,這些發式,都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最流行的。”學全法師說,“當時僧尼們抵抗得很厲害,但最後還是無奈‘落發’了。”
  “現在靈山寺的僧尼都是光頭,‘帶發修行’的獨特宗教文化就這樣滅絕了。中國佛協副會長、河南省佛協會長釋永信法師希望靈山寺的僧尼重新把頭發留起來,至少也該有兩三個人‘帶發修行’,但目前還沒人這樣做。現在我也在做僧尼的工作,想動員幾個人把頭發留起來,恢複靈山寺的傳統。”學全法師說。
  被革了命的“帶發修行”要想“複活”,其路漫漫,因為革命是強製性的,恢複卻要商量著來,必須尊重僧尼的自由選擇。
  在方丈室,學全法師拿出一些當時紅衛兵給僧尼“剃度”的老照片,這些照片是被當作革命成果由縣委統戰部保留下來的——有正在給和尚落發的,有尼姑落發後坐在一條長凳上共同接受照相接受“檢閱”的等。“其實,落發後很多人被迫還了俗,當時70多位僧尼,隻有10來個無家可歸者留了下來,還不是留在寺院裏,而是被安排在林場。林場每人每月發給45元的工資,寺院大都被毀掉了,隻有大寺(現在的靈山寺)留了下來,還是因為它成了羅山縣委第二幹校育人的地方。”學全法師說。
  “當時,靈山還被改為紅衛山,靈山寺的寺產則成為國營林場的財產。現在我們還給寺院250畝地,還有5畝茶園,過去整個靈山都是寺院的,現在不可能都還給他們了。”餘福海說,“就像‘文化大革命’中僧尼不願意落發,現在他們又不願意留發一樣,改變的事,不可能都恢複的。”
  永信法師、學全方丈及餘福海局長緣何倡導靈山寺僧尼把頭發重新留起來呢?
  原來“帶發修行”源遠流長,其開山祖師就是少林寺達摩開創的中國佛教禪宗的重要支派——臨濟宗36代高僧鵝頭禪師。
  據《新續高僧傳》記述:知幻和尚俗姓劉,名道孚,又稱鵝頭禪師,是一位在佛教徒中頗有威望的僧人,他曾被明英宗召進宮廷,授予“僧錄司左講經”。英宗見知幻“儀表雄特,頂題隆起”而戲稱他作“鳳頭和尚”。知幻道:“不敢,鵝頭爾。”故知幻又有“鳳頭和尚”、“鵝頭禪師”之稱。鵝頭禪師圓寂於明景泰七年,其示寂偈曰:“昔本不生,今亦不滅,雲散長空,碧天皓月。”
  據傳,“鵝頭禪師”在北京西山終日靜坐修行,頭發長久不剃,得道後南下靈山,住持靈山寺。之後靈山寺僧尼代代相傳,都不剃頭,他們在佛門中被稱為“恨頭僧”。
  靈山寺“恨頭僧”們隻蓄發,不理發,不洗頭。據說過去靈山寺僧尼身披兩米多長的頭發修行參禪的很普遍。佛教徒之所以剃度修行,與頭發之“秀”是密切關聯的,去除頭發之“秀”是斷絕紅塵誘惑與被誘惑的第一課。而靈山寺僧尼終生不洗長發,想來其發也秀不到哪兒,這和剃度修行的道理應是相通的。
  其實,“帶發修行”在佛教界並不很新鮮,釋迦牟尼佛的衣缽傳人摩訶迦葉(大迦葉)尊者就是身穿“糞掃衣”、“蓬頭垢麵”的修行者。迦葉是古印度大富豪,父母想為他娶妻,他手指一尊黃金鑄造的美女藝術品說“非此姿色不娶”。後來,父母果真為他找到了這樣一位妻子,她就是有著天姿國色的妙賢。完婚當夜,夫婦始知雙方都厭惡塵世的歡樂,他們有著夫妻的名分,卻一張床輪流睡了12年,從未同床而臥。
  父母去世後,迦葉離家修道,拜釋迦牟尼為師,後又將妙賢接來參加比丘尼僧團,雙方都證得阿羅漢果。釋迦牟尼說,在比丘尼中沒有誰比妙賢更通宿命的。
  迦葉喜歡苦修,從不過竹林精舍或祗園精舍的僧團生活。他喜歡露天靜坐,塚間觀屍,樹下補衣。釋迦牟尼佛曾勸他,你年紀大了,不要這樣苦修,迦葉回答說:我以苦行為樂,不為衣愁,不為食憂,沒有人間的得失,內心有著清靜解脫後的喜悅。釋迦牟尼佛說,將來我的正法不是毀於天魔外道,而是毀於僧團的腐化與墮落。如要正法久住,僧團鞏固,就一定要像迦葉這樣過嚴肅的生活。
  佛祖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不發一語。座下眾僧麵麵相覷,不知何意,唯有摩訶迦葉尊者開顏微笑。於是,釋迦牟尼當場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咐囑摩訶迦葉!”“拈花”即是說法,“微笑”就是悟理。麵麵相視是一種悟,開顏微笑又是一種悟,是對“拈花”大徹後的豁達與寬容。
  這種以心傳心、教外別傳的悟道方法,正是禪宗的悟道特點。

大山擋道 廟門東開
  靈山寺“恨頭僧”是禪宗臨濟的一個支派,其輩分按“學經廟藏三義,佛法能仁智慧,本來自信圓名,行禮大通無學”24字輪回,傳承有序,而臨濟宗更以棒喝馳名佛教界。義玄是臨濟宗的開山鼻祖,他上堂講法說:“三乘教法的十二部經典,是給人擦拭汙濁的舊紙,佛是虛幻之身,祖師達摩是老比丘。你是娘生娘養的不是?你想成佛,就被佛魔抓住;你想求祖,就被祖魔抓住。” “各位道人,你如果想得到真理一般的見解,就不要受人拘惑。向裏向外,當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遇到羅漢就殺羅漢,遇到父母就殺父母,這樣才能真正解脫,不再拘泥於物相……”
  “不再拘泥於物相”的臨濟聖地靈山寺,“廟門東開”實在不是什麼奇事,靈山寺南、北、西三麵都有大山擋道,不“廟門東開”而如一般的寺院一樣非要“廟門南開”,那才真正是奇而又奇的。其實,靈山寺廟門不東不北的,說“廟門東開”有不實之嫌。
  妙賢在受到惡王淩辱時失去過反抗能力,為這事,比丘尼僧團中還掀起一場風波。因為比丘尼行淫犯了根本大戒,應該逐出僧團,勸令還俗。
  釋迦牟尼佛知道這事後,問妙賢:“被辱之時受樂不受樂?受樂者,犯了根本淫戒,不受樂者,不犯不破,也沒有罪過。”
  其實,這是佛陀明知故問。佛陀早知妙賢已證阿羅漢果,羅漢受欲樂,絕無其事。為使大家知道,為使後世明白,所以仍然要問。
  “世尊慈悲,弟子已經離欲,豈有受樂之理?”這是妙賢的回答。“好,你既離欲,你不犯戒,你沒有罪。” 佛陀不但宣布妙賢無罪,同時還當眾讚許她是聖比丘尼弟子中的利智第一。像這樣的當眾授記,是最大的光榮,也是最高的法喜。
  如若釋迦牟尼知道“文化大革命”中靈山寺其他寺庵遭毀,大寺接納尼姑後“僧尼同寺”,想來靈山寺也會得到最高法喜的。
  所謂“靈山三奇”,不過是紅塵中人的一種“世俗總結”,佛界欲清靜,紅塵風不止,如此而已。摩訶迦葉倘若聞知“靈山三奇”,當會像他看到佛祖拈花一樣,破顏一笑。
  在這一笑中,我們又該悟出些什麼呢?

http://www.cnxungen.com/Html/tegao/hnjiedu/hnxinyang/432020061120224125.html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411120&aid=104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