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04 10:26:50瀏覽117|回應0|推薦0 | |
香港中評社5月31日文章,原題:安倍積極構築對華戰略包圍圈 近來,安倍在中國周邊地區大打價值觀牌,以經濟合作爲先導,積極推行日本的價值觀外交,試圖重新確立日本在亞洲地區的外交主導地位,積極拉攏中國周邊國家反華,並擠壓中國的外交活動空間。這是安倍積極出訪中國周邊國家的主要目的。 安倍再次就任日本首相後壹直在積極推動構築反華包圍圈,意圖在中國周邊形成壹種實實在在的戰略包圍。安倍上台後不久,即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斷發表強硬講話,推行強硬措施。在訪問美國期間,安倍積極慫恿美國介入釣魚島事務,給日本撐腰。 蒙古和緬甸作爲中國的重要鄰國,地緣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安倍選擇訪問中國北部鄰國和中國西南鄰國是其構築對華包圍網行動的壹部分。 安倍內閣開始執政以來,在外交上重視亞洲,2013年1月,安倍訪問了越南、泰國和印尼。而且,日本主動與緬甸改善了關系。 2013年3月底,日本首相安倍訪問了蒙古。雙方圍繞政治、安全保障、資源等經濟領域及人員交流進行了廣泛磋商,日本希望通過安倍此訪發展日蒙戰略夥伴關系。這是自2006年時任首相小泉純壹郎之後日本首相首次訪問蒙古。安倍訪問蒙古顯然是出于日本的能源戰略的需要,但構築對華戰略包圍圈昭然若揭。 而日本爲了急于找到經濟的支撐點,把目標鎖定在經濟欠發達的緬甸。安倍訪問緬甸意在爲日本企業打開通道,加強同緬甸的經濟和政治聯系。同時,爲了分化緬甸與中國的傳統友好關系,擠壓中國的外交空間。安倍希望通過與緬甸加強關系,欲抵消中國在緬甸的影響力,形成“對華包圍圈”。 而且,5月23日,菲律賓外交部長拜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月27日,印度總理辛格訪問日本。雙方就增強兩國在國防、經濟和能源等領域緊密合作舉行會談,印度希望日本加大對印度的投資,並希望在民用能源合作方面達成協定,以加強和深化印日戰略與全球夥伴關系。但中國因素也成爲印日兩國兩導人共同討論的話題。盡管安倍政權懷著對中國形成包圍網的目的加強與印度的合作關系,但印度卻避免與中國發生重大對立。 對安倍的這種以中國周邊國家爲拉攏對象的新動向,中國應積極應對,以更爲務實的態度廣泛與中國鄰國及世界各國保持良好經濟合作,積極化解中國周邊國家可能對未來的中國經濟産生的不利影響。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