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說真的 我們都很不安 2007年到2010年台灣治安是否有變好?
2010/10/20 12:04:31瀏覽909|回應0|推薦2

治安惡化的虛與實

說真的 我們都很不安

 

貧富差距 增加階級仇恨

   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影響就業機會,加上貧富差距拉大,反而增加階級間的仇恨,使得多數人投機心理增加,賭博、色情行業充斥,影響正常工作意願。

   警大教授黃富源更以經濟學中的Gini(基尼係數)指數說明這幾年犯罪、自殺問題都與經濟狀況有關。他說,Gini指數愈大、貧富差距愈大,犯罪數量就愈高,例如財產犯罪的竊盜出現偷竊人孔蓋等,這些都是以往不太可能被竊的東西。

    犯罪率與政治穩定同樣具有高度相關性,政局不穩,犯罪率自然攀升,而九十五年雖然出現下降,但與九十二年相比,九十五年還是偏高,與以往相比更是成長,所以治安並沒有變好,反而愈來愈壞。

  國內近年來的犯罪趨勢朝向西化,例如,以前吸毒不多,現在愈來愈多,再犯比例和終身犯罪者也是一樣。特別是,與財產有關的暴力案件增加,經濟不好,擄人勒贖,以最快的方式取得錢財;然後是假身分、假帳號的詐欺犯罪增加,就連性侵害案件也增加。他表示,性侵害是心理層面的問題,社會變化太快,變態的也愈多。

預防犯罪 須從社會著手

   以搶奪案為例說,搶奪一直被視為是小案,但對象和嫌犯都是一般人、非職業犯罪,屬於機會性的臨時組合,一時缺錢,瞬間犯案,加上不容易被抓,事後追查困難,以致犯罪率升高,破案率下降。

   竊盜一直是拚治安的重點,九十五年開始,中南部陸續傳出民生竊盜案件,農夫的農具、馬達、水溝蓋被偷走,這些大多與吸毒者有關。嫌犯本身沒有經濟來源,他的錢隨時要,加上這些東西易取得,監控能力較差,所以普通竊盜案件上升;其中住宅竊案,因為監視器多,竊賊轉向民生竊盜著手。

   「內政不搞好,治安就好不了。」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兼主任、所長鄭瑞隆認為,內政應優於外交,執政者宜多花心思在內政、社會方面,才能有效改善治安。的確,面對人民的不安,第一線的警察固然責無旁貸,但政府的角色更是關鍵。總不能像面對油價飆漲只會要人民少開車、民生物價上漲只會要人民節衣縮食;難道治安不好,政府也只會要求人民少出門、自求多福嗎?

   改善治安固然千頭萬緒,但全看政府的決心與行動。政府是不是願意拿出推動入聯公投十分之一的力氣,從整個社會結構面來預防犯罪,研擬推動包括經濟、就業、教育、社會等各環節的配套措施,全民都在看。

看不見的數字 更可怕

試著回想,十幾年前,抓到一把黑槍、發生一件銀行搶案,當時的媒體報導得有多大?多久?

  再看看就發生在本月一日的兩件新聞。一件是警方查獲北縣三峽一處建築工地裡,一名男子持有三把槍械,其中一把還是特種部隊常用的捷克製手槍。另一件是四名蒙面歹徒,八天來三度持械在高雄縣結夥搶劫民宅與商家。但在每天眾多的社會新聞版面上,這兩則新聞不是可能「槓龜」未登,就是只能在地方版出現。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大家對層出不窮的犯罪新聞已經麻木、甚至習以為常了?答案很清楚,沒登或登小,不代表犯罪不嚴重;隨著社會的變化,過去大家擔心受怕的犯罪事件,不僅從未消失,更因為型態的升級、擴大變得更普遍,甚至使民眾產生了無力感。

   由警政署公布的犯罪數據中發現,從民國八十九年開始,全般刑案的發生數逐年上升,至九十四年達到最高峰;雖然九十五年略有下降,但犯罪人口率卻突破每十萬人口有就有一千零四人犯罪的千人大關。

  這十年來,最明顯成長的犯罪就屬詐欺犯罪,而且逐年成長,近三年平均都突破四萬件。而與擄人勒贖手法類似的妨害自由案件,因為這幾年黑幫介入暴力討債,使得妨害自由案件有增加趨勢,從民國八十八年到九十五年,增幅達一倍。另外,民生竊案,也就是闖空門、偷鐵門、公共設施的案件大幅增加,使得普通竊案從八十八年到九十四年,足足增加了近四倍。

   從數據中看唯一明顯下降的則是汽機車竊盜,但日前交通部公務車失竊,官員卻寧可花三萬元贖回失車,一句「車子被偷了,大家都會碰到,你是要讓車子被解體,還是花小錢解決?」說得振振有辭、與民同感,卻當場就讓警方的宣導完全破功,政府的威信掃地。

  治安的好壞,不僅要看破案率,還要看犯罪率,尤其犯罪率也只是「警察知道」的數據。許多沒報案、一時看不見、算不出,但卻是民眾切身體驗感受犯罪的痛苦,更是腐蝕治安根基的病灶。

  例如黑白掛鉤、黑幫的組織犯罪、青少年犯罪,這些在警方的數據中不是無法統計或碰不了,就是問題不大;而這些隱性潛伏的犯罪,往往就是治安敗壞的癥結。

真夭壽 幾百元電纜也偷

  景氣差,市井小民最近感受最深刻,除了薪水沒漲、物價不斷上漲。日子難捱,各種竊案每天不斷發生。偷、偷、偷,只要可以變賣現金,什麼都偷,宵小幾乎偷遍台灣各個角落。

什麼都偷 宵小偷遍全台角落

  八月中旬,桃園縣新屋鄉永興村長葉斯柳,依慣例巡視北岸濕地及自行車護欄,發現底部的固定用鐵塊及螺絲鬆動,立即通報修繕。不料,包商還來不及修復,再次巡視時,護欄鐵塊竟已被偷走十餘個。不巧又碰上颱風一夜摧殘,一塊接一塊的護欄倒地,原來固定木製護欄的鐵塊被宵小覬覦,逐一拔除。

  「小偷真夭壽,一座好好的自行車護欄固定鐵板也要偷走,害得護欄被吹倒」葉斯柳目睹北岸護欄慘狀,不禁破口大罵!

   鐵塊被偷,頂多護欄倒伏。台灣各個角落幾乎天天上演偷剪電纜線竊案,危害就難以預料,動輒害死成千上萬魚群,而竊賊所得通常只區區幾百元。

斷纜線電死魚 業者欲哭無淚

   「電纜竊賊為了數百元,害我損失上百萬元,真是夭壽賊!」雲林縣麥寮鄉後安村漁民林科八月初清晨巡查魚塭時,赫然發現養殖的三萬多尾台灣鯛、大頭鰱等,全都暴斃翻魚肚白,魚屍撈到手軟,欲哭無淚。

   報警追查,禍首竟是電纜線被宵小剪斷五十公尺,水車失去動力無法打水,魚群缺氧而死。換算竊賊變賣電纜線所得,頂多幾百元、林科的損失卻是上百萬元,投資心血付之一炬。

   同樣慘劇在麥寮楊厝地區,三天前才發生過一次,一位漁民也因電纜線被剪,三萬餘尾台灣鯛暴斃,漁民已決定自組巡邏隊,不讓竊賊有機可乘。

   為何偷電纜竊案愈來愈多?依本報調查,電纜裸銅利潤最高,以每公斤一百五十元左右買進,再以兩百元賣出,從中牟取暴利。這也是為何電纜線竊案幾乎每天都發生,因好偷又好賣,已成了台灣治安最嚴重問題之一。

去年被偷總量 可繞台20多趟

   根據行政院治安會報的數據,光是去年台電被竊的電纜線就高達八千六百多公里,足足可以繞行整個台灣廿多趟。

   不只電纜線,電箱蓋也有人偷。嘉義縣中正大學特定區三豐路民宅,今年七月初至少五家的電箱蓋被偷。被害人退休教師蔡豐文說,「殺人、搶劫等重大社會治安案件,會讓人覺得治安不好,不過受害的是特定少數人,反而是小竊盜,多到幾乎人人都有被偷慘痛經驗,才是人們感受社會治安好壞指數。」

  偏偏汽機車竊案、尤其是機車被偷尋回率偏低,更讓民眾對治安沒信心。面對猖獗竊賊,警方推出機車烙碼,號稱可以降低竊案率,在專業竊賊眼中卻不值一文。

  別以為機車被偷事小,贓車如淪為犯罪交通工具,不只尾隨落單婦女行搶案會增加,甚至會被歹徒利用成為殺人工具。台北縣議員吳善九遭殺害,如果不是吳祝賢偷竊機車,歹徒也不致堂皇入室殺人。

找回失竊機車 只能自力救濟

  而對小老百姓而言,機車不只是代步工具,可能是生活重心。今年四月初,雲林縣虎尾農工三年級學生朱文煌機車被偷影響上課,為找回被竊機車,與兩名同學組成「尋車隊」自力救濟。

   朱文煌在虎尾市區發現竊嫌騎著自己的機車,與同學上前攔截時還被拖行了百餘公尺,最後配合趕到現場的員警,才當場逮捕竊賊法辦。

   民眾為自保,有時更冒著親身面對歹徒的危險。有切身之痛的桃園縣觀音鄉八旬鵝農林溪中,就因曾被宵小半夜偷鵝,在自家鵝場旁搭起小木屋守護,夜夜伴鵝眠,三年來防盜如一日。

   林溪中結廬守鵝而居,家人擔心他年紀大了,萬一小偷真的上門很危險,他卻說:「如果這些鵝都被小偷偷走了,我也沒有什麼好活的了。」

保護牛鵝 農民生活戰戰兢兢

  同樣情形發生在台南縣,仁德鄉也有七旬老農曾極步,因屏東、高雄地區偷牛賊猖狂,一度連續三個月在自家牛棚外睡行軍床鎮守,絲毫不敢大意,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巡守防賊。

  民眾為何如此戰戰兢兢防賊?因為保護身家財產是最基本人性,與績效掛帥的警察升遷制度截然不同,這就是人民感受與警方辦案心態為何有如此大的落差!

 隨機綁架橫行 沒有錢也可能遭殃

   綁架,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屬夢魘,近一年多來,隨機綁架案四處發生,引起人心惶惶。雖然警政署統計去年至今的綁架案下降四成,但一般民眾隨時有可能因為開新車、穿著比較時髦,就被歹徒誤認為是有錢人而遭綁勒贖,這是多麼恐怖的社會!

   九十四年六月被林明樺集團綁架,勒索二千五百萬元的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雖然林明樺死亡,集團成員被捕,可是至今出門,都有「朋友」陪伴,夜間沒有必要更是不出門,可見被綁架後心裡的影響。

   鄭銘坤說,雖然他年輕時曾經浪蕩、漂泊過,在社會上也有一定分量,可是兩年多前的綁架案,如果說沒有影響,是騙人的。不要說他,就是家裡的人至今都有陰影、恐懼存在,這種震撼與味道,只有歷經生死的人,才會知道。所以事後,家人禁止他單獨出門,他兩年多來一直照辦。

   鄭銘坤指出,以他及台中市議長張宏年被綁後來說,還有不少的綁架案,是大白天在路上走被搶、被綁,這對民眾的震撼、感受實在太大,治安的好壞就明顯知道,其他「攏免講」。

   鄭銘坤認為,治安的好壞如果看警方的破案率,是很悲哀的事;治安的好壞要用犯罪率來評定、要以民眾心裡感受為標準,不是看警方的破案率,更不是中央高級官員嘴巴說好就好。

  黑幫轉型壯大 公權力束手

  在政治混濁時代,黑幫是政客的工具;在民主政治時代,黑白不但混為一體,法律更成為黑幫的護身符。有句話說,民代怕黑道、黑道怕警察,警察怕民代;如此的黑白食物鏈,讓黑道幫派不斷藉由政治舞台漂白、壯大。

   美國華人組織犯罪研究學者陳國霖教授認為,在台灣,黑道、商界與政界已成為一體,黑金政治被視為對台灣民主最嚴重的威脅。警察大學教授葉毓蘭直言,台灣不只是「黑金」,黑白結合成了「灰金」介入工程廢土的處理成了環保流氓,後面都有政治人物在撐腰,中南部的好山好水遭受破壞,造成治水困難,民眾遭殃。

組織化、企業化 司法單位抓不到

   台北大學校長侯崇文指出,這幾年台灣黑道的行為在改變,從傳統的討債、爭地盤到與企業掛勾,甚至連合法的銀行都會與他們結合暴力討債,幫派藉此獲取更多的利益,黑幫組織化、企業化,就是要讓司法單位抓不到。

   侯崇文說,黑道幫派其實就是一個「符號」,過去黑幫靠收保護費、開賭場比較辛苦,現在黑幫做質的改變,利用機會打響知名度,就是要讓各界知道「我是黑道」。他並不認為,在政府不斷掃黑後,黑道有減少,反而是跟合法企業掛勾結合,獲取更多利益。

土地重劃 文化城淪為暴力之都

   素有「文化城」美譽的台中市,曾幾何時已淪為國內治安惡化的指標城市,更是許多新型賭博、色情、犯罪的發源地。

   根據統計,歷年全般刑案的發生率中,台中市、嘉義市、高雄市、新竹市及桃園縣的犯罪率較高;其中台中市的強盜、搶奪案最多,儼然成了「暴力之都」。

   民國七十年代以後,台中市經濟迅速發展,拜土地重劃之賜,許多人在一夕之間成為「田僑仔」。不過,部分重劃區建設趕不上重劃的速度,成為聲色不夜城,酒店、電子遊戲場林立。資深刑警說,約在民國八十二年左右,中部海線兄弟有計畫地大舉往台中市發展,經營酒店、賭場、職棒簽賭,打亂了地方角頭的利益分配;加上黑槍氾濫,許多小弟擁槍自重,逞兇鬥狠強出頭,黑道倫理已蕩然無存。

 

   日前,台中劉姓角頭經營的夜店遭人連續開槍,後來還引發社會矚目的周政保嗆聲光碟案,就是小弟公然挑戰大哥的典型案例。另外,有如電影情節般的街頭狙殺事件,更是不斷在台中市上演,最近一次即為張錫銘綁架集團幕後藏鏡人的林振興,剛獲得交保就在台中市一家紅茶店遭人開槍狙殺。

   綁架也是不能不談的犯罪型態。台中市議長張宏年、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遭綁架案,由於身分特殊,引起全國矚目。豐原台商王大有遭綁架案則是大陸綁人、台灣付贖的首例;就連隨機綁架案也是從台中開始興起,令市民人心惶惶。

   台中市議長張宏年說,台中市治安要變好,除了警察打擊犯罪的努力,警紀整頓也是必要手段,如果警察和特種業者走得太近,要稽查取締時,當然就會手軟。

  台中市警局長葉坤福則表示,台中市犯罪率下降幅度已是全國最高,此外,台中市屬都會區,根據統計,有五五%的刑案是外來人口所犯,全部算在台中市的頭上,並不公平。

  對於雲林、嘉義、台南等縣市的治安,范國勇直言,這些地方受到民意代表限制,「沒有藍綠、只有利益」,以致彈丸之地的嘉義市,東區是文教區、西區是新開發的重劃區,重劃區上的鐵皮屋租給業著從事電玩業等,使得嘉義市的犯罪率偏高。

  另外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出現在花東地區的犯罪模式。因為根據警政署的統計,花蓮、台東的性侵害犯罪率居全國之一、二,連帶花蓮的犯罪率在去年也大幅增加二成之多。

  范國勇說,花蓮地區外來人口多,帶來了犯罪,加上當地文化及對行為價值判斷能力較差,部分人又有喝酒習慣,使得性侵害犯罪率增加,尤其是性侵未成年少女案件相當多。

   相較台中、高雄幾個都會區,台北市這幾年的治安狀況趨於平緩,台北大學校長侯崇文認為是台北市的警民關係較佳,加上民眾社經地位高,自我防衛能力強所致。范國勇則表示,犯罪不會消失,台北市的犯罪問題只是移轉到鄰近的台北縣而已。

巡守隊自力救濟 憨膽拚治安

   這幾年,吸毒的人多,為了買毒幾乎無所不偷,水溝蓋、電纜線,只要能換錢的,幾乎都有人偷。去年底,頂安社區巡守隊連續兩次協助警方逮到電纜線竊賊,其中一起,巡守隊員大動員,把竊賦逼到稻田裡躲了兩個多小時,直到體力不支才乖乖就逮。

短治當然難安 政府責無旁貸

   治安好不好,民眾心中其實自有一把尺。答案很簡單:來自民調、專家學者和受害人都直指,如果經濟失調、失業率高、社會不安定、大環境欠佳,治安自然好不起來。所謂「長治久安」,如果政府各種施政都是為選舉、拚近利,那麼「短治」自然就會「難安」。

   犯罪是治安的重要一環,但治安絕不只等於犯罪問題。在台灣民眾的觀感上,從以前到現在,不分藍綠誰執政,治安大概很難說個好字;弔詭的是,警察破案越多,相對地卻也隱含犯罪發生得越多,如果不從結構性的大環境入手整治,一切終將是統計數據的迷障,甚至是惡性循環。

   治安問題千頭萬緒,談不勝談,雄心雖大,礙於篇幅,這次只能聚焦在幾個新的、與民眾切身有關的題目上發揮。組織犯罪與黑白掛鉤大體觸及,而包括青少年犯罪、毒品等問題。

  最近藍綠政治人物講話,很喜歡先來句:「笨蛋,問題在…」但這回我們不想這麼沒創意,而且這麼說,恐怕有人又會不高興。更有誠意和關懷的說法應該是:「他傻瓜,你聰明,治安的問題在經濟、在內政」!

景氣壞加失業 罪魁禍首

  當前影響治安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根據本報民意調查發現,景氣惡化、失業偏高,被多數民眾認為是罪魁禍首。調查發現,高達四十八%的受訪者覺得經濟不振生活艱困,才逼使很多人鋌而走險,進而造成治安惡化。廿七%的民眾表示社會風氣不良,價值觀念錯亂,才是造成治安每況愈下的主因。

    就總體治安觀感而言,無論是全國治安或自己居住社區的治安,九月、十月兩次的調查差異不大,基本上呈現對全國治安觀感較差,但對居住社區的治安則認為沒有那麼糟。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交叉分析顯示,年齡越大者對治安的觀感越憂慮,廿幾歲的年輕人傾向認為治安有改善,年過卅的民眾普遍看壞治安。

七成六民眾 生活在恐懼陰影中

   治安問題千頭萬緒,犯罪種類五花八門,國人多認為應先從防治詐騙做起。本報調查發現,四二%的受訪者表示目前詐騙猖獗,手段推陳出新,可說防不勝防,受害者更時有所聞,因此應是最優先改善的治安課題。

  其次嚴重且應優先改善的犯罪,依序是毒品日益氾濫、搶劫綁架、地下錢莊與暴力討債,三項均超過廿%以上。一五%的人覺得應該優先防治性侵害事件,且女性認知比例更明顯高於男性。一一%的民眾表示檢肅竊盜應排第一優先。

  維護治安與打擊犯罪,可說是警察的首要責任,民眾對警察這方面的表現評價,總體來看,滿意度雖高過不滿意度近十%,但不滿意度也有卅八%,顯示警方應再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治安惡化的觀感,使得大多數民眾(七六%)生活在恐懼的陰影之中。更讓人驚訝的是,許多民眾已經是犯罪行為下的受害者。調查顯示,廿六%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或是家人,曾經遭到過偷搶騙、毒品或暴力討債。

  本次調查於十月四、五日夜間進行,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簿為抽樣清冊,並以電話號碼的尾二數進行隨機抽樣。共成功訪一千零九位成人。訪問結果並依照台灣地區之性別、年齡與地區分布進行加權。在九五%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三.一%。

(中國時報200712月的治安專題)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qaz0328&aid=451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