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3/26 12:03:39瀏覽2124|回應0|推薦0 | |
談媽媽的持「家」態度 2014/04/11 孩子出外求學,碰到假期會回「家」;當兵的孩子放的假,第一時間會飛奔到「家裡」;出外工作下了班也要回到「家」。「家」是避風港、「家」是休息養命的地方;「家」更是分享愛分享快樂、吐苦水的地方。 我的老師 這一篇短文就先簡略草寫一位我所熟悉的傳統客家女人的典範。 我讀《論語》,發現不識字的岳母其實早已充分體現了《論語》一書的主要精神,也就是一種德行,而且這種德行更與家族的命運交織一起,故而才能感動人心、才能成己、成德。簡言之我發現家庭就是岳母生命的全部,亦可說岳母其實是沒有個人,沒有現代的個人主義的觀點,更沒有為自己的幸福而追尋而享受的觀點。 家庭就是她的世界。 家庭就是媽媽她全部的世界,我也相信媽媽具備了這種「德行」。這個家因為有媽媽支撐著,她的十個兄弟姊妹,夫家的五個兄弟姊妹,一個年頭下來總三不五時會有某個家族來串門子說東說西,婚喪喜慶總第一時間找她來商量,媽媽是大嫂也是大姊,一個長者的風範,也是她一輩子的負擔,一種很深而始終無法解脫的使命感。媽媽對自己和對他人並不會抱持太多不必要的執著,在她的人生處世裡頭和人相處「吃點虧也不會怎樣、多做一點也不會死」、「代誌過了就算了!」 在她身上學到一位「長者」處事的方式,那是是一種提攜、寬恕、無悔的付出。我更感到那是「人義」的氣度。 「家」就是不要計較、經得起挑戰(被罵)、不要要求過多。學會面對、學會處理、學會接受,放下身段,我認為這個「家」就能夠和睦想處,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學到做人處事的「人情和義理」的價值觀和正確觀,這是媽媽留給我們的傳家寶啊。 最後引用,心理諮商師暨作家安格斯《萬般不捨 也要學著放》: 別忘了,我們終究是凡人,這輩子無法避免摯愛親人突發的生老病死;我們更必須懂得,已逝去的摯愛親人一定不會希望自己一直為他的離去而不開心;快樂的活著,才是對往生者最好的交代。 沒有媽媽陪著我上班的第一天 2014/05/05 今天是媽媽出殯後,我第一天上班的日子! 回憶往昔,早晚問候媽媽是我必做的功課,平常媽媽都會比我早起,媽媽偶而會為我準備好早餐放在客廳上,等我下來吃………。 有首歌《母親》是這樣唱著: 老母疼子是天安排 不通當作阿母是奴才 你那失去了母愛 親像孤帆遇風颱 媽媽的心內 點點是關懷 愛心如流水 親情像大海…… 感人的歌詞句句在腦海繚繞,可是,從今而後,以再也吃不到媽媽為我準備的早餐了! 昨晚弟弟在LINE留言:「到台北上班七、八年,第一次沒有跟媽媽說『再見』,感觸良多!出發前到媽媽房間看一下,房間依舊,四處看看,流覽一陣真是不捨,爾候再也沒機會跟說媽媽『我要上台北了,注意身體哦!』」 媽媽出殯後的當晚,我不也在媽媽的房間裡駐留許久,媽媽穿過的衣服、睡過的床,都是那麼地熟悉……,獨自在房間裏頭雙眼已不聽使喚的汪汪淚流,那種空虛、頓失依靠的感覺,我相信會持續很久…很久…! 忙了一天下來,似乎也只能從工作中去稍稍忘卻內心的那種椎心的傷痛! 下班回到家已快八點了,我只準備了兩副碗筷…… 我和妻悽然舉箸,這一頓飯吃的很難過,強忍著眼淚,食之無味的一餐….. 沒有媽媽目送著我上班的第一天,也是沒有媽媽在身邊陪著我吃晚餐的第一天….. 第一次沒有媽媽陪伴的母親節 2014/05/09母親節 光輝的五月,今年梅雨季似乎來的特別的早,已經下了兩天的雨,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過去,不管是綿綿細雨或是嘩啦啦的雨,只能讓我更添加思念媽媽的心境。 美貞同學在FB留言說:「有媽媽的孩子最幸福,媽媽永在吾心,好想好想我親愛的母親!」 剛辦完母親的後事,在我有生之年迄今半百歲月,除了二年金門服役沒辦法陪在媽媽的身邊過母親節之外,今年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沒有媽媽陪伴的母親節…… 想到母親在母親節前夕離開人世,子欲養而親不在,縱然是母子情深終需放手! 外頭,細雨下,心徜淚。「媽媽,我愛您,下輩子再做您的好兒子。」 逛三民市場 2014/06/07 三民市場是彰化市很大的一處市場集中地。市場的規模甚大,綿延甚長,交錯恆互了好幾條街弄巷,我也屬不清這裡的範圍有多大。在假日或適逢節慶,那可是用「擠得水洩不通」來形容也不為過。轄區警局有時也常出勤疏通勸導,說要整頓市容,半世紀下來似乎已經很難了。長久以來,住在這區域的人、各種維生的攤販、購物的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大貨車、小貨車、推車、機車、腳踏車,進進出出擺放地方,彼此遵守一種互不侵犯的約定與默契,在這區域也甚少有甚麼重大糾紛。攤販為了圖個三餐溫飽頗能樂天知命,購物的人也為了省下錙銖菜錢,和生活在這區域的店家攤販維持一種友善的態度,我想這就是長期累積後的一種現實的生活觀矣。 回憶以往,我會騎著機車載著媽媽,兩人一同前往三民市場購買居家吃的用的。 媽媽總在每一個想賣的攤販前寒暄之後又討價還價的購買,然後滿足的離開。他也沒菜單,就這條街逛過那條街,走完之後就全部買齊了。我也真佩服她腦袋裡總是清楚的知道家裡缺了甚麼,我就跟著、拎著,提著大包小包,母子倆也樂在其中享受著一種購物的樂趣。 我也記不起多久沒走進這市場了。今早我只能一個人逛,因為媽媽已經不在了! 市場裡一如往昔喧囂、吆喝的攤販世界,在這裡維生中的每位攤販不管是賣魚肉菜販、五金百貨、衣服小飾,不管是站或蹲、或店面、或路旁或騎樓一角,不難從他們的臉頰看出有一種內心充實飽滿的滿足感,藉著在這裡討生活肩起一家生活的重擔,就像是用勤勞來換取人生的智慧,習慣於每日固定作息的規律,知命、節儉、認真、規律、勤奮的美德,在他們身上看見了。 前往大覺禪淨寺祭拜母親 2014/08/17 媽媽往生第119天。 媽媽火化後因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日子下葬,因此骨甕就先暫放南投縣草屯大乘寶塔(大覺禪淨寺),俟擇得宜之日,在迎回母親骨甕和父親合葬長眠地底。 今天寺方舉行「秋季超渡祭祀大法會」,為諸先靈超渡,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們家族準備素碗、水果前往祭拜。二千桌以上的普施桌,仗陣浩大,顯然此地地靈人傑,讓許多的陽世親人放心將祖先安心立命於此。 熟悉的場景不一樣的心情,百日之前從火化場親手將母親的骨甕暫放於此,今日前來只能手舉一炷清香緬懷。當尋獲母親牌位(應該說是一張A4紙張上印著媽媽的名子),內心哽咽溢於言表,因為場地太熱汗流滿面,眼角泛出些許淚光已被覆蓋,已分辨不出是汗滴或淚水!「子欲養而親不在」,如今也只能從記憶中感受到媽媽那一絲絲魂縈的感覺,以及對家族每個人的付出、那麼的真、那麼的無私。 造訪父親的墳坵 2014/10/05 今天和弟弟前往父親的墓前。 熟悉的場景,只是芒草已高過半人高度,不是道路的道路已尋不著踐踏過後的足跡! 看見墓碑上原本媽媽的名字是紅色的,射入眼簾已經換烙上金色的金箔....... 在父親逝世時媽媽就決定和父親「同穴居住」合葬一起,好讓他們繼續長相廝守,夫妻不渝的愛情。 再過二十一天, 這天過後,就再也看不到媽媽的身影了! 翌年,也只能手持清香面對著墓碑上的字跡、墳坵膜拜.... 雖是正午,但嗅得空氣中的暖冬並不熾熱,心裡沒做再多想、腦裡也是片空白... 媽媽進金 2014/10/26 媽媽離開也已經半年了,說要釋懷悲泣,打從心裡確實不容易啊!媽媽火化之後因沒有合宜的日子,所以就將骨甕暫放草屯大乘寶寺。 這一天,幫我們植墓草的李子任先生替我們準備飯、三牲、紅圓、發粿、酒、菜碗12項。擺設完畢後每人手持清香祭拜。地理師手持羅盤仔細的畫著「分金」正確的量出媽媽的坐向,之後由我兩兄弟小心翼翼的將媽媽的骨甕「安厝入宅」,看著一旁父親的骨甕,想想父母親「終於」又可以朝夕相處在一起,想必這是一個很好的安排! 隨後地理師準備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五穀籽、釘子,口中唸出一連串的吉祥話,我們子孫也在一旁應諾。整個儀式依照古禮在步驟順序規律地完成。 站在勒碑上面對青青墳丘,看著烙印在青斗石墓碑上父親和母親的名字,兩旁對聯「勤耕桑麻旺,心善子孫盛」,有著逝者對子孫的保佑與寄望。這場景在爾後也只能透過清明祭拜,對父母親的遙祭,勾勒那份思念與記憶!從媽媽躺下到今天的進金儀式,半年了,總算可以畫下一個句點!最後再禱父母親在天之靈,佑我兄妹三人暨其兒孫,在往後的日子有更超高的堅忍與克己之力,順遂地通過未來的一步步。 初一十五早晚拜飯 2014/10/09 媽媽出殯後迎回家裡的靈位,暫放在祖先牌位的一旁。 我們在小靈堂旁點了一對蓮花燈,看起來就比較溫馨。媽媽晚上睡覺也都會點上一盞燈,她說這樣半夜起來才不會跌倒。 依據傳統習俗先人過世未滿一年,每逢初一十五都要拜飯,祭拜至對年為止。藉由這種祭祀儀軌傳承孝道,除了慰藉對死者離去初期的精神上的一種寄託外,再來就是提醒我們慎終追遠以孝傳家的精神。但我總覺得留下這一個可以看得到的「靈位」,似也表達對死者的一種傷痛的撫慰大於祭拜的形式。對於一般寄放靈骨塔,我總覺無法立即看到來得緬懷,我喜歡這種模式,至少早晚我還能夠跟媽媽祭拜一次。 在這樣的方式相處一年的時間,夠了。 初一十五早晚捧飯祭拜媽媽,老婆和弟媳就肩負起這份工作,早上弟媳拜傍晚由老婆拜,因為弟媳是位上班族,妯娌說好倒也融洽,相信媽媽在天之靈亦能夠感受到她們兩人的心意。更相信以孝傳家的我們,只要心念虔誠,必定可以仗佛菩薩慈悲願力,受甘露法味,必能讓媽媽在西方淨土享福慧、沾法露。 是該放手了 2014/11/27 今天是母難日 在五十四年前的今天懷胎十月的母親生下了我 我相信在她的心裡絕對沒有一般身為母親的喜悅 因為 媽媽生下的孩子是一位先天唇額裂的寶寶 我相信在她的心裡五十幾個年頭的夢裡魂縈 牽掛著 惦記著 夠了 她是該放手了 媽媽今年四月離開了我們 有生之過第一次沒有媽媽陪伴的生日 心裡仍難掩對母親的思念 再過三天就過年了。 去年 去年 媽媽在此八十一天的日子,有著父親的廝守相伴,想必一切都好! 雙手合十,面對泛黃的墳塚,冬日的陽光照在大理石碑上,映入眼簾媽媽的名子,心裡不免哽咽起來! 提前跟在天之靈的媽媽拜個年,也算為人子所能做的一件事吧! 古諺:「親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懈。」 但在論語陽貨篇(17-2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我們終究是凡人,不管是誰遲早都會碰到親人的逝去,已逝去的親人一定不希望自己一直為他的離去而不開心,「禮樂如常」才是對往生者最好的交代。一切如常、一切照舊,一種平常之狀、一種極其深靜而神秘的平坦心境。 在下周就是媽媽往生的「對年」亦即周年。四月三日(農曆二月十五日)是最後一次拜媽媽的日子。據習俗初一十五早晚捧飯祭拜婆婆的這份重責,是落在媳婦的身上。 時代變遷,我不知道這習俗能為續多久! 如果沒媳婦該怎麼辦,再來媳婦工作上是否允許,初一十五不一定都是假日… 也許我想太多了… 老婆和弟媳在這一年裡分工合作祭拜,總算告一段落了,對年完之後就會擇日進行合爐的工作。 老婆、弟媳,謝謝您為媽媽做了這最後的一件事情,相信媽媽在天之靈亦能夠感受到您倆的心意。願兩位能受甘露法味,法沾媽媽在西方淨土慈悲願力,一切吉祥如意,福慧安康。 媽媽對年了 2015/04/10 農曆二月二十二日(提早一個月) 媽媽往生遇逢閏年,因之提前一個月為之。 「緬懷」是記取媽媽的好、媽媽的一切,太過思念對媽媽是一種負擔,對自己也是種傷害。放手讓媽媽安心,放手讓自己更堅強迎向陽光,做到生死二相安。 媽媽離開迄今滿周年,找了師姐到府誦經《大乘波若金剛寶懺》,為往者祈福,生者消災。老婆一大清早就起床打點祭拜的三牲飯菜碗、紅圓發糕、水果糕餅、蓮花冥紙;妹妹也特別精心準備了一份水果蓮花金和媽媽生前愛吃的糕餅,相信孩子為媽媽做的這點,她定能感受到。 隨著世代交替與變遷,對於往生者的繁文縟節或有變通簡化,但我總覺得該有了禮俗依然不能精簡得太簡單,古訓「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讓孩子在這樣的儀式中,感受到對親人的慎終、追思、緬懷,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身教、一種承傳,媽媽生前這樣教導我們,我們也這樣教導孩子,是謂世傳世啊。 一切如常、一切照舊,把家庭照顧好、把工作做的好、把書讀的好,這是對她老人家最好的禮物!隨著師姐頌唱中,分三次焚化祭拜的蓮花、冥紙、元寶給媽媽享用。祭拜媽媽儀式約二小時,最後師姐化掉小靈堂媽媽的帛位,在這一刻才真真正正的結束對媽媽有形物體的膜拜,而走入記憶、追思的意境! 媽媽的後事,到此功德圓滿。 母親節 憶母親 2015/05/10 今天是母親節,碰巧農曆(三月二十二日)是媽媽的忌日。媽媽往生遇逢閏年,依據民間習俗過世的人沒有在算閏月,因之媽媽對年提前一個月為之。 天底下的父母親總是將最好、最寶貴的留給我們,像蠟燭不停的燃燒自己,照亮孩子!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今天好嗎?」都能讓他們高興溫馨很久。 媽媽離開第二十一天是第一次沒有媽媽陪伴的母親節。今年是第二次。媽媽對年那一天,師姐化掉小靈堂媽媽的帛位,在這一刻才真真正正的結束對媽媽有形物體的膜拜,而走入記憶、追思的意境! 想到母親在母親節前夕離開人世,子欲養而親不在,縱然是母子情深終需放手!一年的時間很短,媽媽的房間依舊一樣的擺設(老婆會按時整理乾淨),她日常在用的東西也都存放著好好在抽屜裡,似在等待遠遊的媽媽歸來般…!天邊可以是夕陽日照般柔潤,天邊也可以是旭日赤陽般艷照。媽媽的一生就像一個華麗的彩瓶散發著生命的光輝,不管是赤陽艷照或夕陽日照,已淬鍊且融合在我的身體每條血脈裡! 今天弟弟買了一朵白色的康乃馨,放在廳堂公媽牌位前,再禱媽媽能夠在佛祖旁聽經禮佛,福慧萬疆,而我們也一切如常、一切如舊。 今年的母親節跟去年一樣很平常。 中秋的思念 2015/09/27 中秋夜 媽媽離開已經五百朝夕晨昏了! 詩人王維「每逢佳節倍思親」,末了「遍插茱萸少一人」,讀起來總令我格外的辛酸! 妹妹說要讓孩子在圍聚一起,那是一種精神的延續,一種親情的擴張,一種無法言語的深邃,藉著這節慶讓我們家族能夠有機會凝聚在一起,但又何嘗不是如心口懸上千百斤石,只為一解相思之苦啊! 如果生活是一杯水,那麼痛苦就是掉落杯中的灰塵。 我說「生活在記憶裡,那是一種傷痛心悱!」 我們可以選擇讓心靜下來,慢慢沉澱那些痛苦。 藉中秋月圓,一紓對母親的一種緬懷與懷思! 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走出傷痛陰霾,止於情。 公媽分靈 2015/11/08 十一月八日子時,老師和弟弟、弟媳三人帶著新製的公媽龕到家裡分靈,依老師指示我兩兄弟各持八柱清香,先行祭拜廣澤尊王後在祭祀祖先,稟明此次分靈目的,儀式莫約三十分鐘。完成後,老師將分靈的祖先牌位放進謝籃,然後弟弟手持公媽龕並囑不能回頭看,起程時並喊歷代祖先要回程了。因祖龕不能見天,老師手拿黑雨傘於上車前遮蔽。 外頭街道在晦暗的光線照射下,望著車子駛離雙眸視線,在這一刻心裡有種很酸很酸的感覺!自媽媽離開迄今也漸漸適應夫妻二人的生活日子,一二十年來每逢周六日弟弟全家人一定會回來一起吃飯,那是一種甜蜜的日子,左鄰右舍也常投以羨慕的眼光,直誇我們兄弟、妯娌感情極佳。而今之後那種感覺也將會漸漸式微,又於今在「公媽分靈」後,要兄弟倆家人在一起吃頓飯的機會想必更少更少了! 過去以父母親為首的「大家庭」今後也將分枝散葉,我兩兄弟也將重新在建立起另一個家族生活的模式,一代傳一代。也由衷祝福郭家歷代祖先在另一新住家能過平穩安適的住下來,亦一如往昔佑我郭氏家族一脈,子賢孫孝,無災無厄。 丙申年對母親的思念 2016/02/10大年初三 對很多人的「年」,大部分的人都洋溢著一種歡樂。 而此刻的我,總感覺過年是個傷感的日子! 今年的年是沒有媽媽陪伴的第二個年,媽媽離開已一年半的了。 以往圍繞在媽媽身邊的很多人和事,都慢慢幻化、醞釀而漸漸改變而螁色! 電話寂靜的躺在桌邊角,另一端也沒有人拿起話筒撥著問候拜年的聲音! 「每顆心上某一個地方,總有個記憶揮不散。每個深夜某一個地方,總有著最深的思量!」這是《城裡的月光》這首歌中的一段歌詞。 這個世間萬千的變化,心若知道靈犀的方向,那怕不能夠朝夕相伴。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先生說:「只是沒有想念吧!真想念就近在心中,還有什麼遠的呢?」 距離有時間的距離,有空間的距離,有實際的距離,有思想的距離…… 「南柯一夢歡相見,魂兮歸來共相隨。 」 嗚呼 ! 何遠之有! 媽媽忌辰 2016/04/28 農曆三月二十二日 今天是媽媽離開第二年的忌辰。 想緊緊抓住什麼,往往握痛了手心。若懂得放手,就會懂得以一種輕鬆的心態去看待人生所有。但似乎沒那麼容易辦到! 自知難報您養育之恩,更難報桐城祖德的澤被,而思念之情似乎並未因時間淡逝而稍稍降低!幸好兩個孩子懂事,尚能以一種謙儒知善的心懷面對自己的人生,也算是對在天之靈的媽媽的一種告慰! 今天是星期四,我並沒有請假。一早在廳前媽媽的神主牌位點了一柱清香,心裡向媽媽說了一些話「有您陪伴的日子真的好好喔」,我還有好多好多的話想跟您說……只是沒法說出口…… 我叮嚀老婆煮了一些媽媽生前喜歡的飯菜,別忘了要妹妹回來跟媽媽敘敘,她們母女總連著心,想必妹妹觸景傷情,心裡必然又要難過好一陣子…… 憶娘親 2016/04/28 母親忌日(農曆三月二十二日) 夕陽斜邊掛,曛染映天際。 幕垂憶親人,淚珠沾襟衣。
母親節 憶母親 2016/05/08母親節 今天是母親節,上周剛過完母親逝世二周年的忌日。 孩子為媽媽過節慶本就是件愉快的事情。但對一個過完媽媽忌日的孩子來說,內心的傷痛似乎尚未平復,當然在這節慶裡也就五味雜陳,「親不在,何言愉!」 歌手費玉清有首歌《天之大》動人心弦,歌詞中是這樣寫著: 媽媽 月光之下 靜靜的我想你了 靜靜淌在雪裡的牽掛 媽媽 你的懷抱……. 有了你我才有家 離別雖半步即是天涯 思念 何必淚眼 愛長長 長過天年 幸福生於會痛的心田 唯有你的愛是完美無瑕 天之涯 記得你用心傳話….. 蕩氣迴腸的歌詞中,蘊藏著一個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從靈魂深處湧現最珍貴的眼淚! 母親的愛是完美無瑕,愛長長,長過天年! 母親節前夕,各行各業無不絞盡腦思,如何賺取孩子口袋中的荷包! 孩子們更是煩惱要送什麼禮物最能表達孝心? 昨晚參加社區慶祝母親節活動,議員林世賢蒞臨會場,他說:「對媽媽的態度最重要,和顏悅色,我活到三十幾歲才懂得這道理!能夠牽著媽媽的手,走一圈公園是無比的幸福,這就是至深、至極、至邃的親情愛。」 我相信,這份禮物是媽媽心底內最想要的。 今年是第三年沒有媽媽陪伴的母親節…… 一樣是平實、平淡、平悵的一天…… 媽媽八十冥誕─思念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2016/07/24(農曆六月二十一日) 再聽一次歌手費玉清《天之大》這首歌: 思念 何必淚眼 愛長長 長過天年 幸福生於會痛的心田 唯有你的愛是完美無瑕 天之涯 記得你用心傳話….. 每聽一次,心就糾結一次! 母親的愛是完美無瑕,愛長長,長過天年! 今天是媽媽八十冥誕,剛過完媽媽的忌辰(農曆三月二十二日),在內心深處對於這些特別的節慶裡,依然無法螁去對母親的追思、緬懷!也只能藉筆尖寫下,對媽媽無限魂縈牽腸的悲泣。相信母親的遺範,亦必將遺留在子孫的血脈裡持續擴張,並永永世世地,如此生生不息。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距離有時間的距離,有空間的距離,有實際的距離,有思想的距離…… 「南柯一夢歡相見,魂兮歸來共相隨。 」 嗚呼 ! 何遠之有! 《陪媽媽看電視》這一篇是在五年前,母親健在時所寫下的一篇文章 隨這高科技的竄起,手上一支手機,隨時透過螢幕即可洞悉天下之事,已非難事。 現在的青少年或更年長的,在資訊爆炸的世代裡,已毋需在緊盯著電視(或書本)來吸取浩瀚知識,陪媽媽看電視這件事情,也變成為時下父母親的一種寄望了! 但我總認為,能陪著父母看一齣戲、或一則報導、或議題性的探討,我還是相信能從老一輩人的經驗法則裡找出一個可被接受、可被理解、更甚一個正確的指引方向,這必然是毋庸置疑。 無論生活是苦是甜,好好珍惜這段時間;無論生命是長是短,良善的一刻也溫馨。 兩周前夜裡夢見母親,喃喃自語一番,吾似也沒聽懂! 南柯一夢,魂兮歸來,怎不唏噓! 2016/12/14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