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31 14:00:23瀏覽999|回應8|推薦60 | |
記得小時候家中總掛著一些穿著和服的日本仕女的月曆,端莊的儀態、含蓄的笑容,襯托出背後美麗的日本景色,年齡稍大些,才知曉那是富士山,那是北海道,一間金碧輝煌的寺廟喚為金閣寺。 母親常剪下這些月曆黏貼在殘破的牆壁上當掩飾,在當時,對幼年窮困的我,那些美景猶如夢境般遙遠且不真實,至於那間裹著金箔的寺廟,我更是一無所知,望著它如同看附近的大廟「三鳳宮」,從不認為那樣的寺廟會與美有任何關聯,反而覺得有幾分俗麗。 直到讀了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才對那被描繪成「美得驚人」的金閣有了憧憬的想像。 「金閣寺」是三島中期的代表作,書裡以第一人稱「我」貫穿全書。書中的「我」出生在北陸地方一座小寺廟,從小聽父親敘述金閣寺的點滴,少年的心中,描繪著金閣寺美麗的 幻境。因口吃而與人群疏離的少年,整日眈溺於夢想中。父親死後,「我」成了金閣寺的徒弟,日日與心中的神殿相處,應為那美傾心,但在「我」的內心深處卻靜靜期待金閣寺的毀滅。 『金閣對我而言,絕不只是一種觀念。雖然山巒阻隔,但若想看清它的真面目,還可能前往實地去觀賞。「美」應該就是這樣既可觸摸得到,也可映現眼簾的東西。在這變動的世界中,我知道並且堅信,金閣永遠屹立不變。有時,我感到金閣像我手中玩賞的玲瓏精巧的工藝品;有時,又覺它像佈滿、聳立在天空中的巨大怪物~伽藍。少年時代的我,從不認為「美」是半大不小而適度的東西,因此,看到一朵沾上露珠朦朧透光的夏季小花,會令我覺得它像金閣一樣的美;看到山巔湧起的朵朵烏雲,夾雜隆隆雷聲,山際一線金光閃耀,這種蒼涼悲壯之美,也會令我聯想起金閣來;甚至於看到美人的臉,也會在心中形容她美得一如金閣。』 憑藉這樣的文字之美,想像已不再滿足我想ㄧ窺金閣的欲望,在和同事前往日本京都旅遊時,央求排進金閣寺的行程,終能得以一償宿願 夕暮時分來到金閣寺,澄藍的青空下,彩雲浮動,碧麗輝煌的金閣掩映在綠影蒼翠間,散發出莊嚴、貴氣,不可近狎的絕美氛圍。 金閣前臨廣闊的苑池(鏡湖池),青蔥綠樹及燦亮的建築倒映池中,更顯空靈。三島在書中描繪金閣寺:『這棟三層樓建築,約莫在1938年竣工。第一、二層式寢殿式建築,第三層純粹是佛堂式建築,中央擺著一座屏風,左右各置花瓣形門窗,屋頂覆檜皮,呈寶塔形,尖端高舉一隻金銅合金鑄成的鳳凰.......。屋頂卻呈傾斜,簷柱疏垂,雕工精細,顯得輕靈優美。』 近看金閣寺 但在少年變態的心裡,他期待金閣會付之一炬!「我」近乎絕望的等著。 『這早春的天空,正像透光的玻璃一樣,雖看不到它的內部,但我相信它內裡必隱藏著烈火和毀滅的種子。我對世人的關心是非常淡薄的,連父親之死,母親的貧困,幾乎都不曾影響我的內在生活。我只夢想著大災難、大毀滅、真正慘絕人寰的大悲劇,夢想著有一種像天一般巨大的壓榨機,把所有的人、所有的物質,無論美麗的、醜陋的,都在同等地位下壓得粉碎。』 對於生於戰亂,成長於和平的三島,是否也投入了他內心的夢,或是在人的心深處也同樣隱晦、同樣潛藏著毀滅性? 金閣寺並未如書中描述,在熊熊火焰裡付之灰燼,它依然在曙光中、在暮色裡屹立不搖,在星光月色下展現它無與倫比的絕美! 附註:金閣寺又名鹿苑寺,位於京都市北區金閣寺町。應永四年(1937年)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遺命將其築於衣笠山之麓的別墅改建成佛寺,開山祖師夢窗國師,屬臨濟宗相國寺派。全寺計有殿舍十三,唯今僅遺留下三層寶塔形造的金閣,因其勾欗、柱、壁均貼敷金箔,金碧輝煌,故名之為「金閣寺」昭和25年被人縱火焚毀,五年後才重建成功。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act.udn.com/ACT/U2U/u2uh_b2b.jsp?cid=8001&uid=19620521&style=uh_white></SCRIPT>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