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臣服吧,我們看穿你了...
2024/10/04 15:58:35瀏覽528|回應0|推薦0

黃金報告【The Gold Report】2024年9月20日
《蠢羊們將無所遁形:讀心術已到來?亦或是WEF散播恐懼?》
在去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的演講中,法拉哈尼教授(Professor Nita Farahany)主張,心靈閱讀技術不但真實存在,而且已在使用中。她提到腦部指標監測能提升安全性的情境,例如防止由於駕駛員疲勞引起的事故。她也承認了這項技術的「反烏托邦」潛力,例如在中毒腐爛共滅國強制進行腦信號傳輸。
舉例來說,中共國的火車駕駛員被要求佩戴腦部監測帽以監控疲勞程度。此外,亞馬遜和沃爾瑪等公司已在使用腦波監測技術。
那麼,心靈閱讀技術是否已到來,還是WEF在製造恐慌?本報告將探討讀心術的研究實際上走到什麼地步。
去年,在達沃斯,法拉哈尼告訴WEF的聽眾:「我們無法解碼語言,並且可能永遠無法通過簡單可穿戴設備解碼大腦中的完整思維。」今年,在加州,舊金山大學的團隊利用AI解碼有意識地思考的詞語,並將其轉化為語音,使用「將腦部活動轉換為意圖詞語的設備」。
下一步:
無線技術解讀代表思想的腦信號並傳輸...到何處?
根據法拉哈尼的說法,這一步已經邁出。但真的是如此嗎?對法拉哈尼的主張幾乎沒有提供任何證據,也未揭露出能將特定腦信號與特定詞語對應的數據庫,引發了WEF可能在製造恐慌的疑慮,讓守法公民擔心政府是否能知曉自己的思想。
在此,我們提供更多關於法拉哈尼主張的細節,讓讀者自行判斷其可靠性。
老大哥看穿你
法拉哈尼是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法律與哲學教授,專注於新興技術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影響。她的著作《為大腦而戰:在神經技術時代捍衛自由思考的權利》(The battle for your brain: defending the right to think freely in the age of neurotechnology)預見到未來自由思考可能面臨的挑戰。
在演講中,她坦言心靈閱讀技術的優缺點,因看到其中巨大的潛力,堅持不希望禁用這項技術。她的演講由《大西洋》雜誌的CEO湯普森(Nicholas Thompson)介紹,他對這項技術的描述充滿讚美:「它將讓你看到和理解美好的未來,在這裏我們能利用腦波來打擊犯罪、更高效地工作,並覓愛...」
https://youtu.be/hfqD5aW0X5U
腦波耳機將腦波信息傳輸到電腦系統,讓老闆完全可見,他因某名員工的「腦部指標」而獎勵她一筆績效獎金。
然而,情況迅速變壞,當執法部利用這些腦部指標時:
「辦公室裏籠罩着一片陰霾。除了電郵、短信和GPS位置數據外,政府還傳喚了過去一年員工的腦部數據。他們擁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你的同事涉及大規模的電信詐騙,現在他們正在尋找你同事與他合作者之間的腦部活動同步情況。雖然知道自己無辜,但知道自己暗自和他一起做事...你顫抖着,拔掉耳機。」
如何才能滑動「逃脫」?
法拉哈尼強調這項技術不僅存在,而且已在使用中。她補充說,許多人已準備好將其視為生活的一部份,因為當中有很多人使用蘋果手錶和其他可穿戴設備,來監測我們的某些內部過程。
在特朗普與賀錦麗的辯論中,有人懷疑賀錦麗佩戴的耳環實際上是接收器,幫助她回應問題。耳環接收器已存在,其他可穿戴設備如頭帶、帽子、耳機,甚至看似在耳後的紋身等都不僅能傳輸,而且還能解碼腦信號。
法拉哈尼表示,利用心靈「滑動」來實現科技的無縫互動,是「令人興奮且充滿希望的未來,但也可能是可怕的。我們還無法真正解碼複雜的思維,但已有很多我們能解碼的東西。」
為了個人安全
她對新技術內在「承諾」的首個例子是「更安全的工作環境」。例如,監測卡車司機的腦部指標,可能有助於避免因駕駛疲勞引發的事故(這同樣適用於飛行員和火車司機)。
「使用一種簡單的帽子,內嵌電傳感器,對警覺性進行1到5的評分,雇主能夠實時獲取重要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法拉哈尼明言獲取腦部指標的是雇主,而不是員工。她未明言的是,社會必須保護自己免受無視疲勞卡車司機的危害,這是推廣此類技術的潛在論據。
她似乎沒有意識到,司機通常不會無止盡地駕駛幾個小時,這並不是出於樂趣,而是因為他們的薪水取決於能否按時將貨物送達目的地,而若雇主施加不切實際的目標,連續駕駛多個小時可能是唯一達成該目標的方式。
幫助雇主更「體貼」地對待員工
法拉哈尼還形容了另一情境,開放員工的腦部指標數據可能會為人人創造更安全的環境--在倉庫中,如果工人的腦部傳感器顯示過度疲勞,而同情心十足的雇主則派遣機器人調整工作條件,以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休息以便繼續工作。
然而,她似乎沒有意識到,雇主也可利用這些腦部指標信息來篩選出疲勞的員工,並用更有活力的工人替換他們。
儘管如此,她承認腦部監測的「反烏托邦」潛力,指出中共國的火車司機被要求佩戴特殊的帽子,將腦信號傳輸回控制單位,就可監控他們的疲勞程度。
「這可能是我們作為社會想要接受的事物。若能妥善運用,神經技術具有非凡的潛力;若運用不當,則可能成為我們引入過的最具壓迫性的技術。」
將減少工作場所壓力
法拉哈尼還舉出了美國使用腦波監測技術的例子。亞馬遜開始對倉庫員工進行這類設備的實驗。特易購和沃爾瑪也有類似行動,但導致了員工抗議並削弱士氣,因為這些技術的目的是檢測工作中的浪費時間和未經安排的休息。
她補充道,在疫情期間,許多轉向虛擬辦公室的公司使用某種形式的監測來掌握員工情況。她特別提到微軟對使用Zoom開會的員工進行的研究,顯示虛擬會議比面對面會議更具壓力,部份原因在於人螢幕上的不同背景。
簡化背景是一項簡單且不需費用的措施,以降低壓力水平。可以想像,這並不是微軟因腦波監測而實施的唯一措施。
它將讓你更具生產力
接着,法拉哈尼展示了一款未來感十足的耳機說道:
「...監測注意力的最新方式是通過這樣的設備:今年晚些時候(即2023年底)推出的耳機,可以捕捉腦波活動,判斷人是否在專注或心思飄蕩...」
「結果發現,不僅能判斷某人是否在專注,還能區分他們所關注的事物類型。當將這與其他類型的監控結合起來時,這種能力變得相當精確。」
腦植入物賦予語言能力
這些發展支持法拉哈尼的主張:「大腦中的更多內容將變得透明。」她補充道,事態發展之迅速,相關立法「無法跟上。」去年,她表示「我們無法解碼語音」,然而到現在,這已發生,正如《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JAMA Network)的一篇文章所報導的。
這篇文章基於對張愛德華醫生的訪談,他是舊金山加州大學神經工程與義肢中心的聯合主任。他和團隊聲稱成功開發出一項技術,使得罹患失語症(通常因中風而失去語言能力)的人能「說話」。
「我們的起點其實是試圖理解神經元中電活動如何控制聲道中的肌肉,以產生在說話時所發出的各種不同聲音。我所指的是嘴唇、下巴和舌頭如何形塑氣息,以創造像輔音、元音,甚至語音的語調等聲音。」
「...這讓我們非常清楚,這項技術對因癱瘓而失去溝通能力的人將有潛在的醫療應用。」
張氏的團隊使用了多種技術來解碼腦信號,包括在腦部手術期間進行的研究:
「我專攻的腦部手術是讓患者保持清醒,進行語言定位。我實驗室的一部份實際上位於手術室,我們不斷學習和理解大腦如何產生語言,並在進行測試時,最重要的是在手術中保護這些功能,無論是為了去除引發癲癇的病灶還是腦腫瘤。」
「這就是我們所稱的腦部定位,是臨床實踐的核心部份,與更廣泛的目標相輔相成。」
下一步是數位化解碼過程,使用放置在大腦上的電極:
「當發現大腦活動模式與特定語音聲音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後,我們申請了進行研究的批准,並向FDA詢問是否可以使用一種新型設備,基本上是放置在大腦表面的電極陣列。這些電極陣列連接到端口,該端口擁有約253個通道,將大腦活動的數據串流到電腦,進行分析,並使用AI將這些腦部活動轉換為特定的意圖詞語或語音聲音,甚至是虛擬角色的面部動作。」
從256條波動線到每分鐘70個單詞
這一過程的核心是機器學習,這是一種能夠處理大量數據並尋找和解釋模式的AI,將特定腦波與詞語聯繫起來:
「這一切的秘密實際上在於...機器學習。我們在這方面的99%時間與手術或設備本身無關,而是與理解數據有關。當看螢幕時,看到的就像256條波動線,這些是腦波...(我們)使用遞迴神經網絡將這些看起來像波動線的數據點序列翻譯成詞語。」
張氏強調,解讀是基於參與者實際在螢幕上閱讀詞語所產生的腦波,而不僅僅是隨意思考:
「基本任務是要求參與者在螢幕上閱讀文本--不僅僅是思考所看到的內容,而是實際上試圖說出那些詞語。他們必須是有意識地想要說出來。」
他曾與幾位失語症患者合作,其中2名已無法說話超過15年:
「我們的最後一名參與者使用這個設備時能達到每分鐘約70個單詞。正常的語速約為每分鐘150個單詞,我們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這個速度很快,詞彙量超過1000個。我們將其模型化為30000個單詞,並持續保持良好的性能。」
從15年的啞巴四肢癱瘓到恢復語言的2週
和法拉哈尼一樣,張氏強調這項技術在過去數年中所取得的驚人進步。
「這個領域發展得如此迅速,以至於很難預測。甚至無法預測去年會達到的性能水平。而開始使用的算法也變得越來越強大。」
「5年前我們還沒有這些工具,而現在,我們正非常非常接近...(實現)臨床可用的目標。一開始,這需數個月的時間。而在最新的參與者身上,訓練算法基本上只用了2週的時間。」
同樣,張氏也強調這項技術內在的巨大潛力,無疑為重獲表達能力的人帶來了非常不同的生活:
「我認為我們的主要重點真的是在於全面的表達...恢復人們的本來面貌...」
「在研究中,對於最後一名參與者,我們有個非常獨特的機會,能夠使用她20年前婚禮的1小時影片,並以此訓練AI模擬受傷前的聲音。因此,這不僅僅是電腦中隨機的預設聲音。這實際上是她的聲音,經過訓練以符合這個模型,這在AI的幫助下成為可能。使用虛擬角色,她能夠選擇頭髮和眼睛的顏色。我們真的在談論一種全新的個性化和表達層次...即使是聲音的語調也是我們想要精確把握的部份。」
無線腦波解讀
在世界經濟論壇上,法拉哈尼被問及是否可在不使用可穿戴設備的情況下測量腦部指標,她直截了當地回答:「不能。」
如今,1年後,張氏團隊在致力於提升所開創技術的能力,計劃使其完全無線化:
「我們在進行電氣工程和硬體工程的研究,以使這成為完全嵌入式的無線系統,這樣就不必連接到頭皮上的端口線。所有數據都將無線傳輸到接收器並以此供電。」
當被問及這項技術是否能解碼那些未被「心理口語化」的想法時,張氏區分了使用的腦部指標類型:
「我認為我們已展示出,當某人有自願說話的意圖時,我們能夠解碼這一點。但正如之前所說,當人們只是思考某些事情時,我們的嘗試並不那麼成功。」
其中一個原因是,「口語化」的思維似乎在大腦中由與其他類型思維不同的區域處理:
「腦部的電極傳感器並不一定是在隨機思維產生的區域錄製數據。它實際上是從控制聲道肌肉的那部份大腦錄製信號。」
但張氏和法拉哈尼一樣,預測未來這項技術可能會進一步發展,從而引發複雜的隱私問題:
「因此,我們目前設計工作的方式是關於真正的自願性,即個體希望表達的內容。但同時,這也告訴我們,未來可能有潛力超越這一點,進入更私密的領域,比如內心的言語,甚至內心的想法。」
誰能信任這項技術?
面對觀眾,法拉哈尼詢問:「你們準備好了嗎?」她描繪了未來--一個非常迫近的未來,在此未來中,「大腦中的更多內容將變得透明。」
她強調:「這可能成為人類潛力的解鎖之鑰。」但接着補充道:「我相信這項技術有前進的道路,但必須將其交到員工手中,使他們能夠作為選擇使用,而不是用作測量腦部指標來解雇、聘用或歧視。」
雖然她承認說服雇主尊重思想自由和腦部指標的隱私將是個挑戰,但她似乎相信,鼓勵對「作為人類的基本權利」的廣泛尊重可能足以保護人:「我相信我們必須首先承認認知自由的權利,對大腦和心理經驗的自我決定權。」
然而,張氏和法拉哈尼都沒有提及「心靈讀取」技術的固有限制,儘管法拉哈尼展示了非常現實的問題--例如,被捕的員工的無辜同事如何證明,儘管她的腦部指標與被假定的罪犯同步,但她並沒有與他一起策劃?
張氏對所開發的技術的一些關鍵方面也不願透露太多。當訪問者詢問如何驗證輸出是否真實反映了失語症受試者所表達的思想時,他避而不答。
毫無疑問,遭受神經損傷並失去語言能力的人會渴望重獲這種能力,即使技術尚不完美,甚至即使這帶來不僅使他們的言辭透明化,還使思想暴露於他人面前的風險。
然而,法拉哈尼所形容的「反烏托邦可能性」究竟該如何避免,以及如何能夠保護自己免受她所說的「真的可能成為我們所釋放過的最壓迫性技術」的影響,仍然非常不明確。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7ab68df&aid=18113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