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詐騙】封面故事/騙子隔空施法?老公深信不疑、旁人攔不住
2022/09/26 03:03:38瀏覽164|回應0|推薦0

封面故事/騙子隔空施法?老公深信不疑、旁人攔不住

 2022-09-25 12:32
騙子常常指使受害人購買禮卡後遙控兌現,如果收到類似要求應格外警惕。(Getty Images)

近來有關柬埔寨詐騙黑幕的消息滿天飛,上當受騙的知識分子大有人在,可見騙術高明,讓人防不勝防。我家先生一向自詡機警,卻在最近險些上當。

周六午後我剛在電腦前坐下,恰好友人發來了一個電動遊戲,便糊里糊塗的一鍵點擊下去;說時遲那時快,微軟安全系統啟動,電腦屏幕上不停閃現「Microsoft Security Warning」的字眼,並伴隨著女聲警告「此電腦已被鎖住,請勿關機,立刻撥打800-488-4604向微軟技術人員求助」。

電話那頭 說印度口音

我試了很多方法均無法消除這個頁面,更不敢關機,心慌意亂之下就撥打了那個電話號碼。接電話的男子操著一口濃重的印度口音,嘰哩咕嚕的說了一大串,我一個字也沒聽懂,便將手機交給了先生。先生和對方咕嚕了一陣子,換用他自己的手機,又應對方要求告知他的姓名和手機號碼。

再次通話不久,先生氣極敗壞地告訴我家裡的互聯網、電話線路、銀行帳戶及信用卡已於十天前被駭,現在不能使用電腦,也不能打電話或接電話,以免駭客從不安全的線路上竊取個資。我雖說腸胃不舒服但腦子還算清醒,一聽這對話和電腦維修毫無關係,便心知有詐,先生卻擺手不讓我說話,任由那人繼續擺布。

我趕快打電話向女兒求援,偏偏女婿不在家,女兒脫不開身,只好作罷。那人裝腔作勢地叫先生同時按「視窗」(鍵盤左下角有一個四個小方塊的那個鍵)和「D」鍵,再同時按「視窗」和「R」鍵;然後看到那人在電腦屏幕左下角空格處輸入「iexplore.microsoft」,如是兩次均無法將電腦解鎖,於是他說他大概需要兩個半小時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報上姓名 取信受害者

為了取信我們,他主動報出名字是Alex Watson,員工證號碼是MS110910,接著說現在應先通知銀行,但因我們的電話線路不安全,要先生給他銀行客服部門的電話號碼,由他透過微軟的安全線路打給銀行,才不會在通知銀行時被駭客竊取我們的個資。

這時我已可斷定是碰上了詐騙集團,大聲制止先生,先生非但不聽反要我閉嘴,乖乖報上了銀行客服部門的電話號碼。電話很快接通,又一名操著印度口音的男子非常禮貌的答說他是大通銀行(Chase Bank)互聯網安全部門顧問,為要確定先生是否銀行客戶本人,必須先問一些問題:姓名?郵遞區號?有幾個銀行帳戶?支票帳戶大約有多少餘額?儲蓄帳戶大約有多少存款?使用哪些信用卡?

藉口確認身分挖個資

我愈聽愈覺得不像話,拚命阻止先生回答,先生卻像中了邪般立刻翻出所有信用卡和存款簿,毫不遲疑地有問必答;還回頭惡聲惡氣地告訴我,已有5000元從支票帳戶匯至俄羅斯了,稱銀行顧問可以讓銀行止付使對方收不到錢;但因錢已離開先生的帳戶,而且銀行已經關門,他現在無法將錢存入先生的帳戶,只能暫時將錢存入簽帳卡(Debt Card)內,問先生可不可以到最近的勞氏零售店(Low’s)去取?先生回說最近的店開車也要半個多鐘頭,銀行顧問說沒關係,「帶上你的駕照、眼鏡和所有信用卡」,他會將手機一直開著,等先生上車之後再告訴他去哪裡。

女婿返家 查明騙局

我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時,好在女婿開門進來,他看了電腦屏幕一眼,馬上用手機查出800-488-4604並非微軟,而是Microtech Services這家公司電話號碼,而且電腦根本沒有被鎖住,這明顯是一個騙局。

先生卻置若罔聞,忙著收拾駕照和所有信用卡,告訴我們他現在要開車去赴約,既然女婿來了正好陪他跑一趟。其實銀行顧問的手機一直開著,先前我和先生的中文對話,他聽不懂也不在意,但女婿和我們的英文對話,他可是聽得一清二楚,知道騙不了年輕人,就不聲不響關了手機。先生這才如大夢初醒,不敢相信自己會差點被騙。

女婿當即正色告訴我們,近來很多詐騙集團都是以退休老人為對象,多選在晚上或周末假日的非營業時間,使用的姓名和員工證號碼可能都是盜用自真正的微軟員工,他們是一個團隊擠在同一間辦公室內,各人假扮不同的身分,所謂轉撥電話,不過是打給他們其中的一個同夥。如果先生如約到了店裡,銀行顧問大概會叫先生去買一張或幾張總值$5000元的禮卡,並將禮卡的號碼告訴他,於是他便能從別處兌現,隨即消失走人。

我一再追問先生為什麼會輕易中招?他想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禁懷疑騙子能隔空施放迷魂香?總之平日要多留意社會新聞,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凡事要三思而後行,不要給騙子可乘之機。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98&aid=17720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