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血淚長流,道盡世間老人悲哀—養老院的真相
2015/05/04 17:38:55瀏覽650|回應0|推薦3

 

血淚長流,道盡世間老人悲哀—養老院的真相 

 

  這是一家在某市非常有名的養老院,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有幸參觀了它,也結識了一些在這裡工作的人們。

 

  養老院給人最初的印象:窗明几淨,設備齊全,老年的健身室、棋牌室等硬體設施可謂一應俱全。護理人員也是面帶微笑,精心護理著老人家。

 

  但是我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在養老院的玻璃窗外,都加有護欄。我們大家都知道房間的玻璃窗加有護欄沒有什麼稀奇,但是樓道的窗也加上了護欄,我就有一點不太明白。於是我就詢問隨同我們一起參觀的護理人員:“請問為什麼要在樓道的窗也加有護欄呢?住在這裡大多數是老人家,他們通常不會像小孩子一樣淘氣爬上窗臺啊?”可我得到的答案卻讓我大吃一驚。護理員告訴我,安裝護欄的原因是:防止老人自殺。多麼讓人不理解的答案啊!那讓我們細聽護理人員的講述吧!

 

  不歸之路

 

  護理員講,由於這裡的護理條件與硬體設備都達到相當高的水準,所以自然收費也是不菲的。來這裡的老人大多是家境較好,但是家屬由於種種原因無法照顧,所以送到養老院裡來的。中國的老人們均有一種傳統的思想,那就是“養兒防老”,所以他們大多數心裡都極為苦悶。有的老人想不開,覺得家人拋棄他,嫌棄自己年老,活著也只能是給別人添麻煩,成了廢物也沒有意義了,所以有些這類的老人就採取極端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於是我又問:“難道養老院不採取措施嗎?”

 

  護理員說:“老人大多行動不便,採取的方式多為服藥或者墜樓兩種。所以現在有些老人說自己睡眠不好,要安眠藥的時候,護理員都要親眼看到他們吃下才肯離開。但是第二種方式就防不勝防了。最易發生的時間通常是在晚上,所以院裡已經安排護理人員,夜晚每隔一小時必須巡查一次,但有些事情卻是出人意料啊。給你講一個前幾天剛剛發生的事情,有一位老人,身體半身不遂多年,平日裡幾乎不能走路,想走路也只能靠兩個人攙扶,身子向前移動的時候,兩條腿也只能跟著在地上蹭,若想自己走路,也就只能手扶著牆移動一兩步而已。就是這樣一位老人,竟然在大白天,從自己所住的二層樓的房間走到頂樓(頂樓在5),從一張僅有一扇窗葉的小窗戶跳了下去!我們且不說,這位老人是怎樣到達頂樓的,就說這個小小的窗,它距地足有一米五,小小的一扇窗,僅能容得一個人側身而過,這位老人是何等‘堅定’地走上了這條不歸之路!老人在臨行前留下遺書,那既有對這個世界的留戀,又有著種種無奈,自殺的理由是:不願再給兒女增加麻煩,成為廢人拖累他們。然而卻把一生的儲蓄,寫明留給了孩子。”

 

  我們試想,這位老人當時的心境是何等的痛苦!滿心的傷痕,卻是念念為孩子們著想。結果出人意料的是,當這個老人的兒子來到養老院時,非但不急於看望亡故的老人,處理老人的身後事,卻在養老院裡大吵大鬧,說是養老院人為害死了老人,要求大額賠償,如果院裡不賠償就勢不甘休。

 

  其實我們明眼人一看便知,目的就不用我們再細說了,只覺得這位老人走得太可惜了,枉費了老人的一片苦心。

 

  護理員又跟我們講,他們現在最怕的就是老人自尋短見啊!在窗上安裝上護欄也是沒有辦法。但如果一旦出事,家屬很少從自身找原因,從不問問自己,老人真正不快樂尋短見的原因出在哪裡?

 

  是啊,把這些老人送離家庭,大多不是經濟上的問題,而是有種種理由。沒有時間也好,沒有精力也好,在這點上我們大家是不是都應該反思一下啊……

 

  護理員這時話匣子打開了,述說了他們在工作中種種境遇,種種委屈。她說:“現在養老院還有一件事情也是最傷腦筋的,就是被孩子們送到養老院的老人,時常有從院裡出逃回家的現象。”於是,我的好奇心又來了,護理員接著又給我講了一個事情。

 

  回家的路

 

  護理員說:“再給你講一個真實的事情吧。前不久有一位老太太被送來,這個老人70多歲,患有老年癡呆症,對過去很多事情都沒有記憶了,語言上還有一些障礙,不太能跟人交流。自從送到院裡沒多久,就開始了她的出逃之旅。有一次,吃晚飯的時間,這個老人趁大家都在餐廳吃飯,跑到養老院的後院,也不知怎麼這麼大的力氣,找來了兩個空汽油桶,且垂直的摞起來,爬到兩個汽油桶上之後,從將近3米的圍牆上跳了下去。試想讓我們年輕人搬動幾十斤重的汽油桶,把它摞起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何況還有那高高的圍牆,怎麼跳下去,我們都害怕把腿折斷啦!那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哪來的力氣與勇氣啊!結果院裡發現後,工作人員萬分焦急,心亂如麻。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飛機場找,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上發佈尋人啟事,所有能想到的辦法都想到了,就是沒有結果。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在這位老人家門前等待,一天、二天、三天……就這樣,終於在第十二天的下午,老人在家門前出現了!來讓我們看一看這位老人:灰白的頭髮散亂著,衣物不知什麼時候弄破了,已經是一條一條的,腳下的鞋子沒了,光著的兩隻腳都是血泡,有的已經磨破了,一走一個血點點。護理人員看到之後,頓時流下了眼淚,這眼淚中既有能找到她的喜出望外,也有對這個老人的心痛。其實養老院與她的家同在一個城市,如果我們搭乘計程車,也就僅需要十元錢左右,而老人竟然用了十二天才走回家來。當護理員問老人:‘您是怎麼回來了?都要把我急死了!’這位老人只說了一句話,卻已是老淚縱橫了,那就是‘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在此之後,這位老人依舊沒有被兒女留在家裡一起生活,還是被送回了養老院。這位患有老年癡呆症的老人,在此之後又先後出逃了6!現在護理員都有經驗了,如果再出逃找不到,只要到她家門口等,一定能等到。”

 

  親愛的朋友,我們都知道,患有老年癡呆症的老人,大多記憶力都很差,很多事情都會忘記。但是留在記憶最深處唯有一件事,就是那條回家的路,會深深刻在老人心裡,永遠不會忘記。

 

  何時兒能來

 

  在離開養老院之前,我又親眼看到了這樣一幕:一對中年夫妻,大約將近40歲左右,一路走,一路對跟在身後的一位拄著拐杖、頭髮花白的老爺爺不耐煩地大聲說:別跟著了,別跟著了,你總跟著我幹什麼啊!”這裡護理員聽到如此大的聲音,連忙走上前來問道:“什麼事情啊?”這位男士說:“護理員小--姐,你來評評理,我爸爸剛剛給我打電話,告訴我有事,一定要來。你看我一來,他只是想跟我說說話,這不是沒事找事嗎?我工作這麼忙,還給我添亂,真是不懂事!”這時他的妻子也連聲說:“可不是啊,就會給我們添麻煩!你看這裡照顧的多好,有吃有喝,還總要叫我們幹什麼?真是想不明白。”

 

  護理員還要跟他們解釋些什麼,他們已經沒有時間聽了,一股風似的走到院子裡,開上他們的寶馬車,飛也似的走了。再看這位老人,拄著拐杖一路蹣跚,一直追到養老院的大門口,嘴裡還低低的說著:“還什麼時候來啊?還什麼時候來啊?”孩子的車早已走的沒有了蹤影,留下的只有車子卷起的塵土和老人眼中辛酸的淚水……

 

  此刻又恰逢我們的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在這個慶祝老年人快樂的日子裡,我想對這些工作繁忙將老人送到養老院的朋友們說:“父母辛苦一生養育自己,恩重如山,現在父母老了、走不動了、癡呆了、自己工作忙,就以這些藉口為由理所當然的把父母往老人院送,這是有良心的子女應該做的嗎?”

 

  送給大家一首歌吧,它叫《母親》,它是否能觸動我們心靈深處兒時的回憶呢?它是否可以令你想起父母的恩德呢?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摺傘有人給你打;

 

  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

 

  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

 

  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

 

  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幹啥,

 

  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

 

  你身在那他鄉住有人在牽掛,你回到那家裡邊有人沏熱茶;

 

  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

 

  啊……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

 

  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

 

  沉痛的感悟

 

  “杜鵑啼血猿哀鳴”,此文不忍卒讀,讀之不忍細思,思之不禁血淚長流。古聖先賢教誨我們,為人要懂得知恩報恩,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恩、眾生恩。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為人間第一義,為人子女,若連孝道都不講了,那又怎麼能稱得上是父母的孩子呢?

 

  真是不幸啊!兒女心中,居然連“孝”字的概念和影子都沒有,有的只是自私自利,貪圖享樂。卻忘了,自己身所何來?數年之後,自己又將往何處去?

 

  人都有生、老、病、死,這是自然的規律。在我們還是孩童時期,父母是如何悉心呵護我們的每一步成長啊。“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古人在《詩經•蓼莪》篇,就為我們展示了全天下父母養育兒女的艱辛勞累,“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複我,出入腹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父母以無盡的愛心,無怨無悔地付出才能成長到今天的啊!“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哪怕是殘破的身心,僅有的一點溫暖和愛意,仍然是毫無保留地付出給孩子……

 

  當人面臨老病,傾聽靜夜的無數悄聲,不可拒絕地等待著死亡的降臨,心理上將會是多麼孤獨寂寞、痛苦無依啊!當此之時,正是我們——父母的兒女們、孫子孫女們,竭盡心力,承歡膝下,曲順親意,善為開解,使老人樂以忘憂,報恩的大好時機啊!當父母看著健康開朗、懂得孝順和禮貌的兒孫,他們想到自己的身體和精神都有了良好的繼承,便會不在意自己的老病;當他們瞭解,死亡只是軀體的消失,靈魂將永生,便會坦然歡喜面對生死大事。假如我們能在老人家晚年,以當初父母在我們嬰兒時期照顧關懷我們的那份愛心,回過來照顧關懷我們的父母,則天下人人幸福,家家和樂,社會和諧,天下太平啊!

 

  我們今日,為人子女,有父母的怙恃,是多麼的幸福!我們為人父母,悉心愛護孩子,是多麼的幸福!我們為人子女,能夠有父母孝養,是多麼的幸福!我們為人子女,有老病疾苦的父母,需要我們竭盡心力來盡孝養之責,是最大的幸福!人啊,把握今生真實的幸福,為來日和後世子孫積德修善,這一生才會了無遺憾,才不會在面對良心的質問之時,呼天搶地,後悔莫及啊!

 

  回來吧,流浪的心;回來吧,不歸的人;回來吧,盡我們應盡的本分;回來吧,父母的今日即是我們的明日……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88ku&aid=22789293